第三章: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93040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中学生的情绪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三章:中学生的情绪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三章:中学生的情绪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三章:中学生的情绪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三章:中学生的情绪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中学生的情绪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中学生的情绪发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学生的情绪发展,一、情绪与情绪理论 二、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三、中学生情绪的调节,一、情绪与情绪理论,情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程度的反映 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主观体验,(一)情绪的涵义,(二)情绪的产生,需 要,需要满足,肯定的情绪,如喜好、愉快,需要没有满足,否定的情绪,如憎恨、苦闷,2.情绪的状态分类 心境 激情 应激,(三)情绪的主要种类,1.情绪的基本分类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涵义:一种比较持久而又比较微弱的情绪状态。心情好时,干什么都有精神;悲观失望时,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心境,特点:缓和而又强度非常小;持

2、续时间比较长;具有弥散性,性质: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举例:人逢喜事精神爽;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激情,涵义:是一种反应强烈的、暴风骤雨般的、激动而持续时间短的情绪状态,特点:激动性和冲动性,强度大;发作短促;特定情境,指向性明显,性质:双重性(积极和消极),举例:怒发冲冠;摩拳擦掌;吹胡子瞪眼睛,应激,涵义:也称为应激状态,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案例:英雄司机吴斌,(四)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都不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反映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联系,两者之间的区别,从需要角度看,情绪和有机体生物需要相联系,情感同人的高级需要联系,如友谊感

3、,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发生较晚,人类特有,个体进化到一定阶段才产生,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影响,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表现,强度方面强弱之分 紧张度方面紧张、轻松之分 性质方面愉快、不愉快之分 复杂度方面简单、复杂 作用方面积极、消极 影响力方面增力(增强)、减力(瓦解),情感的主要种类,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情感:爱国主义等;对周围人与集体的情感:友谊感、同情心等;对自己和自己行为的情感:良心、羞耻心、荣誉心、自尊心等,美感: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

4、验,理智感: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比如成功感、好奇心与新异感;对判断所需证据不足时的不安感;对科学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迷信、谬误的憎恨等,(五)情绪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一)表情动作的三种表现形式,表情动作简称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部表现,或指有机体通过自己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表情动作可以分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动作表情,面部表情指面部的表情动作。眼、眉、嘴、鼻等的变化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情绪,言语表情指情绪在音调、节奏和言语速度方面的表现,动作表情指情绪在身体姿态、四肢活动方面的表现。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悲恸时捶胸顿足、惧怕时手足无措、骄傲时趾高气扬,(二)情绪发生

5、时伴随的内部生理变化,内脏器官的变化,生气或受惊吓时呼吸短促并加速,心跳和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加。突然震惊还会暂时中断呼吸,腺体分泌活动的变化,大怒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血压升高和肌肉紧张度的增加。由于焦虑,抑郁消化腺活动则会下降。,(六)情绪的主要理论(7个),詹姆斯兰格理论,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个体对身体反应的知觉就是情绪。“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人,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坎农巴德的理论,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无助于情绪的发生,情绪的产生由大脑皮质解除丘脑抑制的功能,即激发情绪的袭击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及机体其他部分。送到大脑皮质

6、的信息产生情绪,送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刺激激活生理反应,沙赫特的理论,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于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阿诺德拉扎鲁斯的理论,情绪具有进化适应价值(生物性),也受社会文化情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社会性),五、情绪的主要理论,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该理论主要以依扎德五代表。该理论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果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情绪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与20世纪50年代创立。他认为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

7、果。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决定的。,(七)常见的情绪问题,1.忧郁 2.恐惧 3.孤独 4.愤怒,七、情绪的功能及健康情绪,(一)情绪的功能,动机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二)情绪与心身健康,积极的情绪与情感长期存在,有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与情感长期存在,引发的生理变化不能复原,导致健康受损伤。损伤的程度因人而异,例如:常见的心血管病(高血压、心肌梗塞、冠心病等),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与长期情绪紧张有关。,研究标明,经常处于担忧、畏惧或苦闷等精神状态的人容易得癌症,案例,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托马斯(Thomas,C.B)从1984年开始,对该校17个毕业班的13

8、37名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48人后来患癌症。这些患者性格都属于内向型。他们敏感而易抑郁,常隐蔽自己的怨恨,压抑畏惧、忧虑情绪等,中医认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二、中学生的情绪特点,1.丰富性和细腻性。 2.爆发性和冲动性。 3.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4.外露性和内隐性。 5.心境化和持久性。,三、中学生情绪的调节,(一)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具有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二)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1.敏锐觉察情绪。 2.平和接纳情绪状态。 3.正确调整情绪。 4.有效表达情绪。 5.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