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69059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4 页 开学语文试卷 开学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夹缝/夹袄 匀称/称心如意 拾金不昧/拾级而上 B. 憔悴/荟萃 默契/锲而不舍 殚精竭虑/怒不可遏 C. 龟缩/龟裂 斗志/斗转星移 发愤图强/令人发指 D. 脊梁/贫瘠 胸襟/噤若寒蝉 勘测水位/堪当重任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的一项是() A. 腈纶 怒不可遏 纷至沓来 接踵而至 B. 浮躁 阳奉阴违 行将就木 强词夺理 C. 瞭望 相辅相成 名副其实 不修边幅 D. 狡辩 漫不经心 轻

2、歌慢舞 震耳欲聋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3. 古诗文默写 _ ,在河之洲。 _ ,君子好逑。 _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_ ? 山光悦鸟性, _ 。万籁此都寂, _ 。 _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_ 。 _ ,白露为霜。 _ ,在水一方。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 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篇名句却不多。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 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

3、善。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_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 诵。 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 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四、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30 字) 河南日报 2019 年 5 月 9 日讯“传民族薪火、展中原风采”。5 月 8 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州登封观星台举

4、行。 上午 11 时, 火种采集仪式正式开始, 手持采火棒的火种采集使者从观星台顶端楼梯缓缓走向采火器 ,来自全国不同民族的 56 名小歌手身着各民族盛装,诵唱二十四节气歌,礼赞先 贤智慧。以火种采集仪式为标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帷幕全面拉 开。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 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介绍该会徽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 第 2 页,共 14 页 ,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 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6. 水浒 常把两个人物放在一个事件中来塑造,充分展示人物不同的性格

5、。请从下 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鲁智深与林冲(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李逵与宋江(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7.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

6、使怎样的形象? 全诗反映了唐代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0 分) 8.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 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7、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 ,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而楼制工巧奇丽,立 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又不如岳州岳阳楼。君 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 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杰:高大。殊:差别。眼界:视力所能 看到的范围。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大观:雄伟景象。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排空:一扫而空。 第 3 页,共 14 页 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薄暮:傍晚时分。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锦鳞:美丽的鱼。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语段(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 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0 分) 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给母亲梳头发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 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 白的发根清晰可

9、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 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 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 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 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 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 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 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

10、人。 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 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 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 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 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 ,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 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 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

11、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 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 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 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 ,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 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 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 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

12、,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 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 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 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给我洗澡呢!” 我用不太 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他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 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 信,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 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 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

13、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 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 絮聒。母亲背对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 第 4 页,共 14 页 ,像婴儿沐浴后那样 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 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 个盹儿吧。 (作者:林文月。有删改) 本文由“我” 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 简要概括。 第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 析。 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

14、句。 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 ,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 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 是一个民族最为 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 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 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

15、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 元前 841 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 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 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 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 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 80 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 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 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 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 对母语的不自信,

16、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 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 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这种文化最重 要的载体和最集中的体现。因而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 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感觉,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 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 富有想象力的特征, 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 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 60 秒,汉语 5 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 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 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格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 ,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