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八版)最新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768739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1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第八版)最新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thology,心血管系统疾病,Chapter seven,.,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高血压病的概念、基本病变,内脏病变期各脏器 的形态学改变及结果。 3、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风心病的病变及与临床联系。,AS、高血压病和风湿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高血压病 风湿病 心瓣膜病,.,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细动脉硬化,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

2、clerosis, 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结构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基本病变: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 致管壁增厚及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并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及一系列继发改变。,受累部位:主要为大中动脉及弹力肌型动脉。,.,(一)危险因素 1、高脂血症 2、高血压 3、吸 烟 4 、继发性高脂血症 5、遗传因素 6、其它因素(性别、年龄等),一、病因及发病因素,.,1.损伤应答学说 内皮损伤 生长因子 单核巨噬细胞聚集 摄取脂质 泡沫细胞,(二)发病机制,.,2.脂质渗入学说 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 脂质沉积 巨噬、单核增生 泡沫细胞 脂纹、纤维斑块,脂质渗入,.

3、,3、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 1) 吞噬作用 单核巨噬泡沫细胞 2) 促增殖作用 激活巨噬生长、细胞因子SMC增殖 3) 参与炎症与免疫 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相互作用,.,1、脂 纹(fatty streak)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4、继发性病变(complicated lesion),二、 病 理 变化,(一) 基 本 病 变,AS形成对机体的影响,.,1. 主动脉粥样硬化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3. 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 4. 肾动脉粥样硬化固缩肾5.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6.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二) 主 要

4、动 脉 的 病 变,back,.,病变特点:多发于血管的心壁侧,呈新月性偏心狭窄,冠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oromary atherosclerosis),好发部位:主为左前降支,其次为右主干、左主干,分 级:可分、共四级,病变后果: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由于是因冠状动脉缺血所引起,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disease ,IHD)。,二.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性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定 义:,.,心 绞 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

5、性猝死,分 类,.,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一)心绞痛(angina pectoris),表 现: 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域左上肢,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硝酸酯制剂可缓解或消失。,.,类 型: 1、稳定型心绞痛 轻型,重体力劳动、心耗氧量增加时发作 2、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上不稳定,进行性加重 3、变异型心绞痛(又称Prinzmetal心绞痛) 常在休息时或夜间发作,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指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致供血区持续缺血缺氧而导致

6、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1、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不能 完全缓解; 2、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3、进行性心电图变化; 4、伴发热、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一、心肌梗死类型,1、内膜下心肌梗死 2、透壁性心肌梗死,.,肉 眼 镜 下6小时后 梗死灶苍白色 心肌变性8-9小时 梗死灶土黄色 心肌凝固性坏死4 天 后 灶周充血出血带 心肌坏死炎性反应,1 周 后 肉芽长入,呈红色 出现肉芽组织2-3周后 陈旧性梗死呈灰白色 梗死灶机化,瘢痕形成,2、心肌梗死病理变化,.,心肌梗死的生化改变,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SGOT)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SGPT) 肌酸磷酸

7、激酶(CPK) 乳酸脱氢酶(LDH),尤以CPK对MI诊断有参考意义。,心肌坏死后,酶释放入血,致血中浓度升高:,., 心力衰竭 心脏破裂 室壁瘤 附壁血栓形成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包炎 心律失常,3、心肌梗死的合并症,.,临床表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三)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心肌纤维持续性和(或)反复加重的缺血缺氧所致。,肉眼观:心脏增大、心腔扩张,心壁伴有多灶性纤维条 块, 心内膜增厚并失去正常光泽。,镜 检:弥漫性心肌纤维肌浆空泡化、多灶性心肌纤维 化,伴邻近心肌萎缩和(或)肥大。,.,诊断冠状动脉性猝死的条件 1、法医学检查排除自杀与他杀; 2、病理

8、解剖学检查除冠状动脉中-重度粥样硬化和相应心肌病变外,无其它致死性疾病。,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较常见于中年男性,可发生于某种诱因作用后,如饮酒、劳累、吸烟、情绪激动时。,.,第二节 高血压病 (hypertension disease),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以全身细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1、遗传因素 (1)75%的高血压具有遗传素质 (2)基因的突变和变异等 Na+/K+泵功能 细胞内Na+、K+升高细小A收缩,BP升高 2、超重

9、肥胖、高盐膳食和饮酒 3、社会心理因素 4、体力活动 5、神经内分泌因素,发 病 因 素,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发 病 机 制,1、遗传机制 已公认为高血压发生的基础之一。遗传模式为单基因遗传模式和多基因遗传模式,尤以后者为主。,2、各种机制引起的钠水潴留、血管收缩等使血压升高。(如RAAS、儿茶酚胺、内皮素等) 3、血管重构机制 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等。,.,.,类 型,良性(缓进型)高血压 恶性(急进型)高血压,二、类型和病理变化,.,(一)良性高血压(benign hypertension),又称缓进性高血压(chronic hypertensio

10、n),占高血压病的95%,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长,进展缓慢,最终常死于心、脑病变。,.,1.功能紊乱期 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孪收缩,无器质性病变 2.动脉病变期 (1) 细小动脉硬化 (2) 肌型小动脉硬化 (3) 大动脉硬化,病 理 变 化,.,3. 内脏病变期 (1) 心大 (2) 肾小 (3) 脑(出血) 高血压脑病 脑软化 脑破裂性出血 (4) 视网膜,病 理 变 化,.,高血压性心脏病,代 偿 期:心脏肥大 (向心性肥大)失代偿期:心腔扩大 离心性肥大,临床表现: 1、病人可有心悸; 2、血压持续升高,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 3、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及劳损,X线呈靴形心; 4、严重者可有

11、心力衰竭表现。,.,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镜 下:部分肾小球纤维化和玻变,肾小管萎缩、消失; 部分代偿性肥大、扩张,间质结缔组织增生、 淋巴细胞浸润 镜下。,肉眼观: (原发性颗粒固缩肾),临 床:可有轻至中度蛋白尿,并逐渐出现肾功能 衰竭表现。,.,原发性高血压之脑, 高血压脑病 脑软化脑软化灶 脑出血脑破裂性出血 (好发部位、出血原因、临床表现),.,病 变: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细动脉硬化。 眼底镜:血管迂曲、反光增强、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 压,重者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血、出血。意 义:临床上常通过眼底检查判断高血压病的病变 程度及预后。,原发性高血压之视网膜,.,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

12、ted hypertension),又称恶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血压显著升高,尤以舒张压明显,常大于230/130mmHg,病变进展迅速,较早出现肾衰竭。,.,基 本 病 变,增生性小动脉硬化 坏死性细动脉炎,病变主要累及肾、脑和视网膜。,特征性病变:,back,.,好发部位:心脏、关节、皮肤、皮下组织、脑和血管好发年龄:5-15岁,以6-9岁为发病高峰好发区域:寒冷潮湿地区,第三节 风湿病 (rheumatism),是一种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以形成风湿小体为其病理特征。,.,1、发病前1-2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2、病人血中抗“O”滴度增高(1

13、:500u以上)3、抗菌素预防和治疗,可降低发病率及复发率4、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流行季节、区域一致,一、病因与发病,其发生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但不是溶血性链球菌直接引起的,风湿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多倾向于抗体交叉反应学说。,.,二、基 本 病 理 变 化,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期:,1.变质渗出期 2.肉芽肿期,有关名词:风湿细胞 风湿小体,3.纤维化期或硬化期,.,三、风湿病的各器官病变 (一)风湿性心脏病 (rheumatic hear disease,RHD),1、风湿性心内膜炎 2、风湿性心肌炎 3、风湿性心外膜炎,风湿病的发病与进展,.,1.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

14、matic endocarditis),病变初期 瓣膜肿胀,间质粘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病变主要侵犯心瓣膜,以二尖瓣最多见,其次为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病变后期 1,疣状心内膜炎 在瓣膜闭锁缘形成单行排列、灰白色、粟粒大小疣赘 物,易机化,不易脱落。 2、心内膜Mc Callum斑,.,2.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成 人 表现为灶性间质性心肌炎,儿 童 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浆液渗出为主 心包炎性积液(湿性心包炎),3、风湿性心外膜炎(rheumatic pericarditis),病 变:有多少不一的纤维素和(或)浆液渗出,临 床:可有心

15、前区疼痛或胸闷不适体检有心包 磨擦音或心界扩大,心音遥远等。,纤维素渗出为主 (绒毛心,corvillosum),缩窄性心包炎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二)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特 点:,1、呈多发性、游走性、复发性; 2、主要侵犯大关节; 3、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 4、关节滑膜呈浆液及纤维素性炎的特点; 5、愈复时,渗出液可完全吸收,不致关节变形。,.,(三)皮肤病变,肉 眼:淡红色环状红晕,中央色泽正常,微隆起 镜 下:呈非特异性渗出性炎改变,1、环形红斑(erythema annulare) 多见于儿

16、童,为风湿活动的表现之一,具有诊断意义。,2、皮下结节(subcutaneous nodules) 四肢大关节附近的伸侧面皮下 肉 眼:圆形或椭圆形(0.5-2cm),质硬,活动无压痛结节。 镜 下:中央为纤维素坏死,外周见放射状排列的Aschoff细 胞和成纤维细胞及淋巴细胞。,.,(四)风 湿 性 动 脉 炎,1、大小动脉均可受累; 2、表现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和淋巴细胞、单核细 胞浸润,可有风湿小体形成; 3、后期血管壁纤维化而增厚,使管腔狭窄,并发血栓形成。,.,(五)风 湿 性 脑 病,1、多见于5-12岁儿童,女孩较多; 2、主要病变为风湿性动脉炎和皮质下脑炎; 3、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及小脑皮质明显; 3、累及锥体外系时,可出现小舞蹈症。,.,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