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隋的兴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85530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 隋的兴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课 隋的兴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课 隋的兴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课 隋的兴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课 隋的兴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 隋的兴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 隋的兴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时代,第1课 隋的兴亡,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大一统的建立和巩固,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隋唐(公元610世纪),学习目标,识记: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大运河开凿的时间;隋朝灭亡的时间。 理解: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分析: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及大运河通航的意义。 重点:隋朝的统一和繁盛 难点:正确理解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影响。,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2-3页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用双色笔标出,时间3分钟,1、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隋文帝年号? 2、隋统一全国的时间、灭的哪个政权? 3、谁开始用分科考试

2、的方法选拔官员?至哪位皇帝时设置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第1课 隋的兴亡,581年,杨坚(隋文帝),外戚夺权,589年,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开皇,概况,科举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2)民族融合加强。,(4)隋文帝锐意进取,隋朝强大。,(1)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南方空前开发,为统一准备条件。,(3)南方陈朝统治腐朽黑暗。,隋朝的强盛,原因:(1)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2)实行科举制。,表现:(1)疆域辽阔。(2)社会经济迅速发展(3)国力强盛(4)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增。,科举

3、制,科举制,状元,材料一:“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材料二:各地运往都城的布帛和粮食络绎不绝。京城及各地官仓储粮多的千万石,少的也有数百万石。,隋朝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自主学习二:阅读课本4-5页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用双色笔标出,时间5分钟,1.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开凿的时间?在位的皇帝是? 2.运河概况:(识读教材“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来完成,三点四段五河) 运河的中心 ;南北端点,北达 ,南至 ;从北到南的四段 、 、 和 ;连接的五大水系 、 、 、 、 。 3、运河地位:是古代世界 的运河。 4、运河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 的交流。 5.唐朝建立的

4、时间;建立者;都城;唐高祖是谁?,洛阳,涿郡,余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钱塘江,淮河,长江,最长,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1.大运河开凿目的:,3.大运河开凿的影响,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 开凿大运河的皇帝:,隋炀帝,3.作用: (1)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2)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3)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他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2014年6月22日, “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

5、,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假如你是隋朝时杭州的一个读书人,要去洛阳赶考,最好的方式是?,说明: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2)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

6、的看法?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1)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1)胡曾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看法怎样?,(3)同意皮日休的观点。因为他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也指出了其巡游江都的腐化。,隋炀帝游江都,隋朝为什么二世而亡?,他穷奢极欲、酷虐残暴,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破坏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基本的生存条件,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炀帝暴政 根本原因,(1)建立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4)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的暴政,(3)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秦、隋两朝的相同点,(2)政权特点:采取新的措施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5)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秦长城和隋大运河。,合作探究,(6)历史作用: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隋文帝: 建立隋朝; 统一全国; 改革前朝制度; 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设置进士科,确立科举制; 统治残暴灭亡,唐高祖: 建立唐朝 都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