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讲课稿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683984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讲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讲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讲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讲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讲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讲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讲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精品文档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测量力的大小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运动和力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力,本课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力是有大小的,并学会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试力的大小。在测试操作中掌握技能,启发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指导学生明白怎样做才不会超过测力计最大的测量值,熟悉并掌握力的单位“牛”。本课有三个活动:、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和刻度标示。、用弹簧测力计测试力的的大小。这是本课的重点内

2、容,教学时提醒学生使用测力计的三点注意事项,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技能并填写好记录表。、对比实验(水平,垂直拉动文具盒)。这个活动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来安排的。4、课外拓展,做橡皮筋测力计。本教学设计试图让学生充分利用他们最喜欢的实验方法去探究学习和总结。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开放性,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落实在教学之中。教学策略:这节课主要用了三个教学策略。1. 多媒体辅助教学2.小组自主合作.3.兴趣探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技能目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勤于思考、大胆解释、乐于用科学知识

3、分析日常事物。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读和规范的测量操作三、教学准备:1、弹簧测力计、钩码、小车、沙、橡皮筋测力计2、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引入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师:在上课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班谁的力气最大?今天我们俩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掰手腕,举重,拔河师:这些方法都不错。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东西,同学们看,你们认识吗?生答师:他的名字叫拉力器。怎么拉呢?师讲述拉拉力器的方法。师:你先来。学生拉拉力器,现在老师来,我们两个谁的力气大?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师:拉力器上的什么拉的长?生:

4、弹簧。师:老师拉得弹簧长一些,说明老师的力气大。(边演示边说)看老师,我慢慢加大拉力,弹簧就会逐渐(拉长),拉力慢慢减小,弹簧逐渐(缩短)。弹簧的伸缩就能表示力的大小。聪明的人们根据弹簧这样的特性板书:拉力大,伸长长设计出一种测量力的仪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力的大小。板书课题:测量力的大小(二)认识弹簧测力计1、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弹簧测力计,书中就给我们介绍了四种测力计。书中这四种,老师也带来了其中的三种,同学们看,能不能叫出名字?大屏幕出示:第一种,我们把它叫做(平板式弹簧测力计)老师手中的这个就是?第二种同学们也见过,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称东

5、西用的,他的名字叫做手柄式弹簧测力计。第三种,叫圆筒式弹簧测力计。同学们看老师手上的这个,他的形状像什么,所以叫?最后这种,(叫条形盒弹簧测力计。)这节课的试验中我们用到的就是这种,叫?虽然有这么多款式的弹簧测力计,但它们的功能是一样的,就是?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由那几部分构成?各个部分分别又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看书77页,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内汇报,一人问,其他人答。PPT展示(点击部位)师问生答,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各个部分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指针的作用,指针指的位置就是测量的力的多少,刻度板作用引导学生,刻度板上的刻度,帮助

6、人们读出数的多少,引导说出弹簧的伸缩能表示力的大小。2、认识力的单位和测量范围。我们已经熟悉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测量力的大小还要知道他的单位。师:刻度板的左上方都标着什么呢?生:上面有“n牛师:“牛顿”是力的单位,为什么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呢?出示课件,你们认识他吗?他有什么发现?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段文字。师边问边板书:牛顿 牛 n师:同学们,指针的右面还有什么呢?生:还有“克力”。“GF”师: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重力的单位。用子目录gf表示。那么“牛顿”和“克力”两者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 看刻度板,一牛对应着多少克力?生:1牛等于100克力。板书1牛100克力。师:一牛约等于

7、100克力,因为100克力是0.98牛,所以1牛约等于100克力。看课件师:刻度板上一大格表示多少牛?师:你再看一看这个刻度板的一小格代表多少牛?生:小格代表0.1牛。师:会认读测力计了吗?老师考考大家。出示三道测力计读书图。学生认读。 师:测力计最大能测量多少牛?超过5牛的物体还能用他测量吗?超过会怎样?所以我们测量的物体必须控制在5牛以内。(三)使用弹簧测力计1、感受力、估计力师:5牛的力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来体验一下1牛的力有多大好不好?叫两名同学到前面体验。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小组体验(一分钟时间)2、师:我们已经体验到了1牛的力的大小,那么一个勾码的重力有多少牛呢?同学们每人提

8、起一个勾码来,和老师一起来估测一下他的重力是多少?看谁估计的准。谁来告诉老师你估计的结果?知道老师估计多少吗?老师估计是0.5牛。3、师:这个钩码到底有多大的重力呢?看老师来实际测一测。刚才我估计是0.5牛,可以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吗?首先拿起测力计的提环,一定要注意手要拿着提环,不要拿着测力计的边上。检查指针是不是指着0,第一桌的同学,你来检查一下指针,没指0.老师把指针调整到0.看一看,现在指着0吗。然后用测力计勾住钩码,把它慢慢提起来,不要用力过猛。开始读数,读书时视线要和指针相平,视线比指针高了,低了都不行。是0.5牛。测量完后把勾码和测力计这些实验仪器放回原处。这个勾码我估计的准不准?

9、你们想不想用测力计亲自动手测一测?在测量前,先来了解一下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出示大屏幕)谁来给大家读一遍?这些注意事项记住了吗?4、 下面我们分组测量,桌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勾码,小车,沙子,看大屏幕(出示记录单) 每组都有一张这样的记录单,讲解记录单的填法)先估计物体的重力的大小,再实际测量。算出估计值和实际测量的差距。把结果填在记录单上。注意填上单位,是什么?(牛)5、我们看要求,哪个同学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要求:(1)测量时,分工合作(操作员、读数员、记录员等),轮流更换。(2)先估计,再实测,把实验数据及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3)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这些要求记住了吗?好,开始

10、实验。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小组,并作指导。提示要填写单位牛。6、汇报实验数据出示实物投影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结果?拿着记录单,到前边来,念给大家听。通过几次测量,你们组估计的是不是越来越准确了?展示两个小组的记录单。哪些组估计的是越来越准了 ?四、看大屏幕下面我们再来试一试,水平拉动文具盒要用多大的力,垂直拉文具盒用多大的力?这两次的测量结果相同吗?怎么做呢,看老师,把测力计水平放在桌面上,勾住文具盒,慢慢匀速的拉动他,看是多大的力。再用测力计垂直慢慢提起文具盒,看他是多大的力,把结果写在记录单上。每个小组只测量一个文具盒。学生测量并汇报记录单。其他小组测量的两个力相同吗?大屏幕出示水

11、平拉动和垂直拉动的力不相同。这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科学知识呢,我们要到下一节课去学习。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觉得有收获吗?收获到了什么呢?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高兴。六、 课外延伸 你们喜欢测力计吗?想不想自己拥有一个?看老师做了两个橡皮筋测力计,一个是用单股橡皮筋做的,另一个是用双股橡皮筋做的。我们留一个课外作业就是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看大屏幕所需要的材料是硬纸板,橡皮筋,回形针,谁来读一下操作步骤?思考:怎样正确画出这两个测力计的刻度?用单股橡皮筋和用双股橡皮筋做的测力计有什么不同?课下同学们可以一起研究制作。用它测量一些小的物品。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同学们再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