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口腔解剖 及口腔 卫生保健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80885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1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口腔解剖 及口腔 卫生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口腔解剖 及口腔 卫生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口腔解剖 及口腔 卫生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口腔解剖 及口腔 卫生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口腔解剖 及口腔 卫生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口腔解剖 及口腔 卫生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口腔解剖 及口腔 卫生保健(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口腔,什么是口腔科学?,口腔科学的重要性,1、口腔科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2、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疾病特别是龋病列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3、随着研究的深入,口腔医学分科日益增多,研究细化。 4、知识面宽、基础扎实,是高素质人才的一种表现。,1、白色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是艾 滋 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2、口腔内舌毛状白斑:,备注,3、与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病:与HIV感染密切相关的牙周病表现为牙龈发炎、牙龈溃疡、牙龈坏死以及牙齿松动,并可出现牙龈出血疼痛和恶变等症状。,备注,口腔疾病与全身

2、系统性疾病的的关系密切,Click to add Ttle,备注,学习目的,熟悉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生理。 掌握口腔颌面部检查。 掌握口腔卫生保健相关知识,学会自我保健与简单的口腔宣教知识。 熟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学习方法,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注重专科特点。 以课堂讲授为主线,课后阅读为辅助,多思考,多提问,多讨论。,第一讲,口腔解剖概述及口腔卫生保健,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第一节 概述 口腔及颌面部区域是指颜面部下2/3 颜面部: 上 发际 下 下颌下缘 两侧 下颌支后缘 分 界:眉间点 鼻下点,颌面部解剖分区(图),解剖特点和临床意义: 位置显露 血供丰富 解剖结构复杂 自

3、然皮纹 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 疾患易波及 毗邻,备注,第二节 颌面部应用解剖与生理,上颌骨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备注,二、 颌骨:,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前壁:眶下孔(眶下神经),后壁:上颌结节(后上齿槽神经),一体:上颌骨体,上壁:眶下管(中前上齿槽神经),内壁:鼻腔面,上 颌 骨,特点:1)血运丰富 2)骨质疏松 3)固定,二、 颌骨:,上 颌 骨,上颌骨,1、支柱式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1)外伤时,本身和邻骨均可发生骨折,严重者,合并颅底骨折,易危及生命。 (2)骨折段移位与所受力有关。 (3)血运丰富,愈合快。颌间固定3-4周,下颌为6-8周. (4)骨质疏松,脓液易引流,减

4、少发生骨髓炎。 2、解剖薄弱部位及临床意义:薄弱环节骨折多发。,一体:下颌骨体,上缘为牙槽窝,容纳牙根 。,一角:下颌角,体与支相交处。,喙突:颞肌附着点 。,两突:,髁状突:翼外肌附着点,下颌骨,内侧面中央处有一孔下颌孔(下齿槽神经,血管进入处),特点:,1.血运较上颌差,2.骨质致密,3.运动灵活,4. 角、颈联合部(颏部)为骨质薄弱区,下颌骨,解剖特点 及临床意义 1、解剖薄弱部位; 2、血供较差且骨皮质致密; 3、强大的咀嚼肌群,骨折易受牵拉错位。,备注,三、肌 肉,1.咀嚼肌:,二腹肌:起于乳突切迹,止于下 颌骨内侧。,颌舌骨肌:起于下颌舌骨肌线,止 于舌骨体(甲状软骨上方),颏舌骨

5、肌:起于下颌骨颏棘,止 于舌骨体。,降颌肌群 (开口肌群),嚼 肌:起于颧突、颧弓,止于下颌 骨升枝角(外),颞 肌:起于颞凹、止于下颌骨喙突,翼内肌:起于上颌结节,止于下颌 升枝角(内),升颌肌群 (闭口肌群),翼外肌:起于蝶骨大翼外板,止于下颌关节 盘,髁状突。,功能:单侧收缩,使下颌向对侧移动;双侧收 缩,使颌向前伸。,颊 肌:起于下颌牙槽突,止于口角周围的表情肌。,功能:表情及协同咀嚼。,2.表情肌 :,笑肌、上唇方肌、口轮匝肌、颧肌等。,特点:,1.位置表浅,2.肌肉薄弱短小,3.起于骨壁或筋膜,止于皮肤,功能:七情、喜怒哀忧伤思 。,四、血管,1.动脉: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五支

6、:甲状 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颌外动 脉)、颌内动脉、颞浅动脉。,2.静脉:与动脉伴行,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浅静脉网:面前静脉+面后静脉。,深静脉网:翼静脉丛,此丛可通过暖圆孔 与颅内海绵窦相通。,静脉,颅内海绵窦 翼静脉丛 面前静脉 起于额静脉、眶上静脉汇成 内眦静脉 浅静脉网 面后静脉 颞浅静脉、 颌内静脉汇合 前支 面总静脉 颈内静脉 (颌内静脉) 后支 耳后静脉 颈外静脉 锁骨下静脉 深静脉网 翼静脉丛 颌内静脉 面后静脉 卵圆孔、破裂孔与海绵窦相通。,* 特点:,1)面部静脉大多无静脉瓣,约 30%人有静脉瓣。,2)与颅内相通 。 危险三角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

7、根联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备注,颌面部常见较重要的淋巴结有: 浅淋巴结 1、腮腺淋巴结 颈深上淋巴结 深淋巴结 2、颌上淋巴结收纳来自鼻、颊皮肤、粘膜淋巴 液 颌下淋巴结 3、颌下淋巴结上下颌骨、颏下淋巴结 颈深上 淋巴结 4、颏下淋巴结 引流颌下淋巴结 颈深上淋巴结 5、颈淋巴结 (颈浅 、 颈深上 、颈深下 ),六、神 经,1.三叉神经: 为第五对颅内神经, 分为眼支、上颌支、 下颌 支。,名称,分段,分支,分 布,颧 N,鼻腭 N,腭前 N,后上齿槽 N,颧、颞部皮肤,3-11-3硬腭前1/3粘骨膜和牙龈,8-33-8硬腭后2/3粘骨膜和牙龈,8-6 6-8牙髓、牙周膜、牙槽骨和颊侧牙龈

8、,翼腭凹段,中上齿槽 N,6-4 4-6牙髓、牙周膜、牙槽骨和颊侧牙龈,前上齿槽 N,3-1 1-3牙髓、牙周膜、牙槽骨和颊侧牙龈,眶 内 段,面 段,眶下 N,下睑、上唇、粘膜及皮肤、鼻侧皮肤,上颌神经(圆孔出颅)(感觉),名 称,分 段,分 支,分 布,前 股(运动),颊 N,8-5 5-8 颊侧牙龈、粘膜和皮肤,下齿槽 N,颏 N,舌 N,8-1 1-8 牙髓、牙周膜、牙槽骨,4-11-4 唇侧牙龈、粘膜和皮肤,舌前2/3粘膜、下颌舌侧牙龈和口底粘膜,后 股(感觉 ),下颌神经(卵圆孔出颅),2.面神经 :为第七对颅神经,主要是运动神经,伴有 味觉和分泌纤维。,分 支,受 损 临 床 表

9、 现,颞 支,额纹消失,颧 支,睑裂闭合不全,颊 支,上唇运动受限、毕唇沟消失,下 颌 缘 支,口角歪斜,颈 支,支配颈阔肌,血供及神经支配,面神经和三叉神经 面神经表情肌支配颜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司味觉。司理唾液分泌。颌面部手术时,特别是腮腺手术应注意防止误伤面神经而造成面瘫。腮腺肿瘤如伴有面瘫,应考虑恶性的可能。 三叉神经有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分布于头面部及口腔司理感觉。,六、涎腺,口腔颌面部有三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一)腮腺:,(二)颌下腺:,(三)舌下腺:,腮腺,腮腺是最大的一对涎腺。位于两侧耳垂前下 方和颌 后窝内。开口于腮腺导管腮腺实质内有面神经通过。,颌下腺,混合腺

10、(浆液多和少量粘液)位于颌下三 角,开口于舌下肉阜。,舌下腺,混合腺(粘液多和少量浆液)口底黏膜舌下襞深面 ,是最小的一 对涎腺。,七、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为全身唯一的双侧联动关节,具有移动的滑动两种功能,其活动与咀嚼、语言、表情等功能密切相关。,下颌髁突(关节头),颞骨的关节凹,关节结节(颧弓根部),构成,关节盘:双凹半圆型纤维软骨板(缓 冲牙合力)。,关节囊: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包绕整 个颞下颌关节。,关节韧带:茎突下颌韧带、蝶下颌韧 带和颞下颌韧带(悬吊关 节、限制运动范围)。,非骨性,颞下颌关节,第二节口腔,消化 协助发音和语言 感觉 辅助呼吸,一 口腔以牙为界分成两部分: (一)口腔

11、前庭:是指牙列与唇颊之间的潜在间隙。 (二)固有口腔:指牙列以内到舌腭弓之间的空腔。 下颌姿势位 正中颌位,口腔前庭,口唇,唇,上唇,下唇,口裂两游离缘间;,口角两侧联合处;,唇珠上唇红缘中央突起部分;,人中沟上唇中央有一浅垂直沟;,红唇唇部皮肤向粘膜移行部;,颊系带: 4 4 之间,成扇形、线形粘膜皱 。 腮腺导管开口:7 7 上颌第二磨牙。 前庭沟: 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沟槽。该区域组 织松软,是口腔 局麻穿刺部位及手术切口位 颊 置。 磨牙后区:由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组成,智齿炎症呈 红肿。 翼下颌皱襞:延伸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 的粘膜皱襞 。,口腔的表面形态,备注,上

12、唇系带过短,备注,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态,固有口腔:固有口腔亦称口腔本部。指牙列以内到舌腭弓之间的空腔。 外表形态:包括腭、牙冠、舌及口底。 1、腭硬腭和软腭分隔口鼻腔,腭前2/3为硬腭黏膜,呈粉红色,牢固附着骨面上,角化层较厚 腭中缝 切牙乳头 切牙孔 有鼻腭 神经血管束通过。 腭大孔 有腭前神经血管束通过。,软腭:,腭部后1/3,正中有一垂状突起悬雍垂。,硬腭:,腭部前2/3, 中切牙之后,腭中线上 切牙孔 。,7 7 龈缘至腭中线中外1/3腭大孔。,腭,舌,舌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备注,牙齿,1、乳牙数目、名称、萌出时间 数目:20个 名称: 萌出时间,乳牙与恒牙

13、,乳牙萌出时间和顺序,乳牙萌出时间与顺序,恒牙,数目 名称 萌出时间和次序p11 特点:1)时间与顺序: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顺序先后萌出。 2)左右对称萌出:中线左右同颌的同名牙几乎同时萌出。 3)下颌早于上颌:下颌牙的萌出要比上颌的同名牙早。,恒牙萌出时间及次序,连线题,请将题目与相应的答案连线 1)最早萌出的乳牙 2)最早萌出的恒牙 3)最晚萌出的乳牙 4)最晚萌出的恒牙,上颌第二乳磨牙 下颌乳中切牙 下颌第一磨牙 上颌第三磨牙,恒牙与乳牙牙位书写 乳牙常用罗马数字或大写字母 恒牙常用阿拉伯字母,牙齿的解剖形态,牙齿表面各部分名称 牙冠 牙根 牙颈,2、牙根的数目和形态,牙髓 腔,牙,备注

14、,牙齿的功能,切牙和尖牙切断、发齿音、撕裂食物、支撑口角 双尖牙和磨牙咀嚼、磨细,牙齿发育异常,牙萌出异常 牙数目异常 牙形态和结构异常 牙结构异常,牙周组织,口腔各部位黏膜的结构特点,咀嚼黏膜 被覆黏膜 特殊黏膜 口腔黏膜功能和增龄变化,位于舌体之下,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之上。,舌系带两对有一乳头状突起舌下肉阜(颌下腺、舌下腺导管开口),组织疏松,感染时组织肿胀上挤导 致窒息。,粘膜,口底,口底 范围:舌、口底黏膜之下,口底肌肉之上,下颌骨体内侧与舌根之间。,第三节 颌面部,(一)表面形态标志 1、睑部区域的表面志 2、鼻部区域的表面 3、口唇区域的表面标志 唇面沟、口裂、口角、唇红、唇红缘

15、、唇弓和人中点、唇峰和唇珠、人中、人中嵴 (二)表面形态的协调关系,第二章 口腔 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工具三件套 口镜、探针、镊子,第三章 口腔卫生保健,口腔的卫生的重点,微笑 是最好的名片,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口腔卫生的重点清除牙菌斑及牙结石,漱口 刷牙 洁牙间隙 牙龈按摩 龈上洁治术(洁牙、洗牙),重点控制菌斑、消除软 垢和食物残渣,漱口 氟水适用于中等或高发龋地区,对龋活跃性较高或易感者。 剂量:0.2% NaF溶液,每周1次 0.05% NaF溶液,每周1次 56岁每次用5ml;6岁以上每次10ml 方法:含漱1分钟后吐出,半小时内不进食或漱口。,氯己定(洗必泰) 浓度:0.12或0.2 每天2次,每次10ml,每次1分钟 甲硝唑 浓度0.025mg 每日2-3次,刷牙,工具 保健牙刷小头,软毛 牙膏含氟牙膏 效果:龋齿降低率2040% 学龄前儿童使用氟化牙膏的注意事项: 必须家长监督和帮助,每次少于0.7g牙膏(5mm); 刷牙后漱口、吐净; 最好使用儿童牙膏 3岁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