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664339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解决方案系列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 28前 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决策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信息流、业务流和知识流的数字化与一体化集成为基础,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构建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更为高质、高效和便捷的服务。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事关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全局,对于我国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挑战,加快政府

2、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经过“十五”期间努力,国内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电子政务建设重点逐步从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向应用系统建设与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统一管理转移。基于统一标准,建立统一平台,打破因政府部门“条块分割”形成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窗”局面,实现政府各个业务系统的

3、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成为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任务。实现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统一管理是全面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根本保障,也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规划和开发政务信息资源,设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设”。2004年12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政务信息共享,要结合重点政务工作,推动需求迫切、效益

4、明显的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继续开展人口、企业、地理空间等基础信息共享试点工作,探索有效机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体系建设是继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又一事关电子政务建设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系统工程。作为国内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平台提供商,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自主创新,全力打造具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平台和创国际品牌的同时,基于“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携手遍布全国各地和各行业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多年从事政府GIS应用与电

5、子政务建设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积累和总结,针对政府组织结构和业务的特点,以政府业务管理的事务型和事件型业务为两条主线,以人地关系系统的理论为依据,提出以信息资源平台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思路,以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与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和专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整合和共享为突破口,以地理信息框架整合人口、法人、宏观经济信息和相关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基于“一张图”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应用模式,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全方位的GIS应用解决方案。目 录第1章以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思路11.1什么是电子政务11.2电子政务应用层次、发展阶段以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6、31.2.1电子政务应用的三个层次31.2.2电子政务发展的三个阶段41.2.3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问题61.3以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为核心的星型电子政府体系结构81.3.1电子政务体系框架81.3.2信息资源管理平台101.3.3平台建设的主要技术思路131.3.4以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总体结构与运作模式171.4信息资源平台在区域信息化中的作用19第2章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建设突破口212.1地理信息系统简介212.2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242.2.1事务型应用242.2.2事件型应用242.2.3分析型应用252.3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26第1

7、章 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系统第1章 以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思路1.1 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又称电子政府(e-Government或i-Government)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决策与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信息流、业务流和知识流的数字化和集成为基础,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统一、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更为高质、高效和便捷的服务。电子政务可简单概括为政府内部管理信息化和政府对外服务与沟通信息化两方面:1) 政府内部管理信息

8、化政府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通过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以信息流、业务流和知识流为支撑,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与优化,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构建政府管理与决策的数字神经网络系统,提高政府管理、决策与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效率。表现为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和G2E(Government to Employee),即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同级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工作人员之间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对政府内部管理信息化而言,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互动与协同是关键,信息资源

9、整合和共享形成的信息流是政府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互动与协同的基础。2) 政府对外服务与沟通信息化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为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和公民)提供信息服务、实现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网上审批、公共服务和招标采购,实现面向企业和公众的一站式(One Stop Service)服务,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公众监督和参与,促进政务公开和政府管理与决策的民主化,表现为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和G2C(Government to Citizen),即政府对企业和公众的管理与服务,并通过招标采购获取企业为政府提供的服务。政府对外服务与沟通,最终

10、体现为基于信息流和业务流的政府对企业和公众的管理服务的集成,政府与企业和公众的互动。电子政务发展是政府内部管理信息化和对外服务与沟通信息化相结合、“内外兼修”的过程。电子政务以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为载体、信息为纽带、软件为工具、机构和业务流程为保障,变革政府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通过信息流、业务流和知识流的数字化促进政府部门的互动与协同,改善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政府管理与决策信息的公开还权以民,促进公众参与;提高政府管理与决策的透明度、减少腐败;提高政府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等。电子政务类似于电子商务(e-Comme

11、rce),主要目标是使政府与市民(G2C)、政府与企业(G2B)、政府与政府(G2G)、政府与工作人员(G2E)之间的互动(interaction)更友好、更方便、更透明、费用更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高速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是信息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和经济的信息化最终体现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统一,体现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主体之间基于信息流、业务流和知识流的互动,构建高效、敏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政府拥有80%以上的信息资源,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因此,电子政务在社会经济信息化过程中发挥着先导和带动作用。图1.1 社会经济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1.

12、2 电子政务应用层次、发展阶段以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1.2.1 电子政务应用的三个层次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应用的过程,电子政务应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办公自动化系统(OA)、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如图1.2所示。图1.2 电子政务应用的三个层次1)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主要以日常办公过程中公文、文档和简单的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为重点,侧重于非结构化的管理信息处理,基于通用的办公软件(如Office、WPS)提供文字处理,文件的管理、共享和传输,简单的数据分析(如电子表格),电子邮件等功能,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具有非结构化的特点,基于文件的数据传输与共享是本阶段的一个

13、主要特征。2)管理信息系统(MIS)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以结构化的业务信息的管理与应用为重点,以数据库为核心,集成管理与业务信息,实现整体业务系统的信息采集、存贮、处理和应用的一体化,通过业务流程将业务系统的业务和管理活动基于信息流组成一个整体的自动化功能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在于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各种业务和管理数据,侧重结构化信息的整合与管理,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实现业务数据的采集、处理、查询、检索和分析功能,是信息流和业务流的集成,流程管理(工作流)是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3)决策支持系统(DSS)在MIS系统基础上扩展决策分析功能,从MIS系统数据库中提取和加载

14、业务数据,利用各种分析模型和数据挖掘技术,帮助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利用数据和模型求解问题,做出判断,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在于采用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技术管理决策分析所需的数据,基于各种模型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系统进一步发展将形成知识管理系统,促进知识流的形成与发展。表1.1电子政务应用三个层次的特点电子政务应用层次数据组织管理方式软件功能办公自动化系统(OA)文件通用OA软件文件处理、电子邮件、简单数据处理,非结构化信息流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MIS)数据库根据应用需要定制,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结构化的业务数据处理、查询、检索、分析,信息流

15、与业务流的集成。决策支持系统(DSS)数据仓库根据应用需要定制,以决策分析为中心,需求可变。分析、预测,知识管理,信息流、业务流与知识流的集成。电子政务应用最终要实现OA、MIS与DSS三个层次应用的有机集成,形成信息与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流、知识流和业务流的统一管理和应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是信息流、知识流和业务流的基础。1.2.2 电子政务发展的三个阶段目前电子政务应用大部分处于第二个层次上,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部门应用为核心的阶段、以部门协同为核心的阶段和以对外服务为核心的阶段:1)以部门应用为核心的阶段主要关注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与业务应用,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单位,实现单位内部组成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流程统一管理、业务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应用。局域网是这一个阶段的网络基础。由于以部门为核心,各部门各自为政,对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业务协同缺乏统一的考虑,往往形成以部门或行业为中心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窗”。目前,国内大部分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停留在这一个阶段,缺乏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的整体考虑和统一规划。2)以部门协同为核心的阶段随着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府部门之间互通互联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