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知识)中医知识大全针灸)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659709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知识)中医知识大全针灸)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医疗知识)中医知识大全针灸)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医疗知识)中医知识大全针灸)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医疗知识)中医知识大全针灸)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医疗知识)中医知识大全针灸)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知识)中医知识大全针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知识)中医知识大全针灸)(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知识大全(针灸)1.针灸穴头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

2、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其他病症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

3、百会中。针灸的81特效穴位.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1.发热特效穴曲池穴2.咽痛特效穴少商穴3.咳嗽特效穴列缺穴 4.胸痛特效穴巨阅穴5.胸闷特效穴督俞穴6.晕厥特效穴人中穴7呕吐特效穴合谷穴8上腹痛特效穴中脘穴9.下腹痛特效穴大横穴10.腹胀特效穴建里穴11.呃逆特效穴耳穴膈区12.便秘特效穴支沟穴13.下肢水肿特效穴三阴交穴14.面部水肿特效穴太溪穴15.头顶痛特效穴四神聪穴16.偏头痛特效穴太阳穴17.前额痛特效穴印堂穴18.头晕特效穴风池穴 19.鼻塞特效穴迎*20.肾绞痛特效穴肾俞穴21.胆绞痛特效穴阳

4、陵泉穴22.手臂麻木特效穴手三里穴23.眼肌痉挛特效穴攒竹穴24.迎风流泪特效穴承泣穴25.腰酸背痛特效穴委中穴26.小腿抽筋特效穴承山穴 27.老年人流涕特效穴卜迎*28.口干舌燥特效穴天池穴29.磨牙症特效穴内庭穴第二章 针对疾病的特效穴1.心动过速特效穴少海穴2.心动过缓特效穴通里穴3.心绞痛特效穴内关穴3.病毒性心肌炎特效穴一一心俞穴4.低血压特效穴素髎穴5.失眠特效穴安眠穴6.哮喘特效穴定喘穴7.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特效穴中脘穴8.肋间神经痛特效穴阳陵泉穴9.胆囊炎、胆石症特效穴胆囊穴10.贫血特效穴脾俞穴11.高脂血症特效穴丰隆穴12.梅核气特效穴四关穴13.甲状腺功能亢进特效穴膏盲穴

5、14.尿路结石特效穴下极俞穴15.月经超前特效穴太冲穴16.月经延后特效穴气海穴17痛经特效穴三阴交穴18.胎位不正特效穴至阴穴19催乳特效穴膻中穴20更年期综合征特效穴血海穴21.小儿厌食症特效穴承浆穴22.小儿疳积特效穴华佗夹脊穴23.小儿流涎特效穴涌泉穴24.小儿遗尿症特效穴膀胱俞穴25.小儿夜啼特效穴一推天河水26.小儿腹泻特效穴天枢穴27.落枕特效穴天宗穴28.脚腕扭伤特效穴环跳穴29.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特效穴飞扬穴30.肩周炎特效穴照海穴 31.手腕扭伤特效穴阳池穴32颈肩僵硬特效穴肩井穴33.小指发麻特效穴小海穴34肛周瘙痒症特效穴长强穴45眼角鱼尾纹特效穴瞳子廖穴 36.黑眼圈特

6、效穴四白穴37复发性口腔溃疡特效穴劳宫穴38.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特效穴下关穴39慢性咽炎特效穴太溪穴第三章 养生保健特效穴1.补虚特效穴关元穴2.手脚冰凉特效穴气海穴3.去除睡意特效穴上星穴4.加强腕力特效穴大陵穴5.提高女性*特效穴回春穴 (即十宣穴)6.提高男性*特效穴*7.延长*时间特效穴关元俞穴8.早泄特效穴大肠俞穴9.持续老年性生活特效穴阴廉穴10.安神醒脑特效穴神庭穴11.平定情绪特效穴少府穴12.晕车晕船特效穴鸠尾穴 针灸必背歌.txt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更难,又爱又恨的人最难。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

7、受。针灸必背歌1.五输穴: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2.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

8、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知。 3.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4.十二原穴歌:太冲原肝丘墟胆,心包大陵胃冲阳,太渊肺而太溪肾,京骨之原本膀胱,神门心兮太白脾,合谷腕骨大小肠,三焦要从阳池取,十二原穴仔细详。5.十二背输穴歌 :三椎肺输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输,十一脾输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输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输与十九平。6.十

9、二腹募穴歌:天枢大肠中府肺,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经日月肝期门,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寻,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窥浅深。7.下合穴歌:胃经下合三里量,上下巨虚大小肠,胆腑有病取阳陵,膀胱委中焦委阳。8.十六郄穴歌:孔最温溜肺大肠,梁丘地机胃脾乡,阴郄养老心小肠,水泉金门肾膀胱,郄门会宗包三焦,外丘中都但肝藏,阳维阳交阴筑宾,阴跷交信阳跗阳。9.八会穴歌: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骨汇大杼膈俞血,脉在太渊气在膻。 10.四海: 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针灸科论文中医针灸论文:面瘫的针灸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10、针刺6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面瘫患者经针灸治疗,痊愈45例好转20例。结论针刺治疗面瘫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且经济实用,几乎无毒副作用。【关键词】面瘫;针灸治疗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又称歪嘴风、口僻,是指口眼向一侧歪斜的一种症状。本症多由风邪入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为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可按中风辨证治疗。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经络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面瘫患者65例。其中男28例,女37例;年龄2670岁,平均47.3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1

11、5 d。1.2临床症状 面瘫起病突然,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不能做蹙额、皱眉鼓腮等动作,口角歪向健侧,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在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部分患者唾液分泌减少,或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症状。1.3结果65例面瘫患者经1015 d针灸治疗,其中:45例痊愈;20例好转。2针灸对症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基础治疗。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配穴:局部取穴还可以加阳白、太阳、翳风;风邪侵袭加风门,风池;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肝气郁结加太冲;气血双亏足三里、脾俞、胃俞。地仓向颊车方向透刺0.81.2寸,合

12、谷针刺对侧穴位。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风邪侵袭面部,风中面部经络,气血阻滞,面部筋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取阳白、太阳、地仓、颊车疏通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散风寒之邪;“面口合谷收”,取合谷为远部取穴之一。风邪侵袭加风门,风池以疏散风邪;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清泄肝阳;肝气郁结加太冲疏肝理气;气血双亏加足三里、脾俞、胃俞调理脾胃,补益气血。3讨论面瘫患者是由于风寒之邪入侵面部经络,导致面肌瘫痪的病证。绝大多数为一侧性,极少数为双侧性,发病以2040岁者居多,男

13、性多于女性,面部两侧的发病率大致相同,无明显的季节性,复发者极为少见1。面瘫的辨证,主要通过病期及兼证进行。本病以患侧面颊平坦、皱纹消失,目张不合、露睛流泪、引口移颊症为主。临床上有寒、热、虚证之不同,寒者多由感受风寒之邪所致,面部引口移颊,肤色不变,兼见头项痛,恶风寒,舌红苔薄白等证。热者因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病多以耳部疱疹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口眼歪斜,并兼有面部肿胀,耳鸣重听,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证。虚证多为面瘫日久不愈,出现面颊筋惕肉瞤,抽搐,兼见心烦,心悸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等。治疗本病以疏风通络,活血牵正为主,兼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养血润燥。面瘫是由风邪人中面部,经络阻滞所致。

14、关键在于辨别是否兼夹有寒、热或痰之邪。风邪外袭:突发口眼歪斜,伴见恶寒或发热,流清涕,苔薄白,脉浮,多有面部受凉史。风邪侵袭经络,风邪善行数变,故起病突然,寒为阴邪,其气凝闭,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流清涕;苔薄白,脉浮为风寒袭表之象;肝风内动:以口眼突然斜,眩晕欲倒,头重脚轻为证候特征。肝为刚脏,体阴用阳,由于恚怒气逆,肝阳化风,上窜面部,损伤阳明脉络,牵动缺盆与面颊而歪斜。虽然此证与外风侵袭导致的口眼歪斜症状有相同之处,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外风,一个为内风。由于外风引起的,兼见表证,如恶寒发热,身痛,脉浮等症;而内风多有肝风内动的前兆,如眩晕、耳鸣或肢体麻木等。二者不难鉴别;肝气郁结:以口眼歪斜常随精神刺激而出现为特征。常见于多愁善感的女性,与他人发生口角是非,或独自思虑不遂,或耳闻目睹不快之事,致肝气怫郁,阳明脉络不和所致。除口眼歪斜外常伴有情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