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我国的民族教材课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658739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我国的民族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专题复习我国的民族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专题复习我国的民族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专题复习我国的民族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专题复习我国的民族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我国的民族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我国的民族教材课程(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我国的民族,设计者:刘晓欢,一.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重点),根本原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蒙古族的祖先很早就在内蒙古大草原,利用那里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从事畜牧业生产。,藏族人民,青藏 “驮驮子”游戏,1、民族平等,(1)含义、地位,含义: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地位:是我国处理民族关

2、系的首要原则,(2)原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过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3)表现,政治权利、经济发展、文化和社会地位上平等,2、民族团结,(1)含义、地位,含义:各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和睦、友好和互助的关系。 地位: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2)原因,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稳定的前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国家统一的基础。,(3)要求(三反对),反对大民族主义 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反对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3、各民族共同繁荣,(1)含义、地位,含义:指各民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发

3、展、共同富裕。 地位: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2)原因,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保障。,(3)要求,民族地区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自身优势; 国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西部的支持; 发达地区大力支援,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基础,前提条件,物质保证,4、处理民族关系三大原则之间的关系:,转 动 脑 筋,1.自1995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和15个援藏省市先后派出1260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西藏工作,并投资32亿元,实施援藏项目716个。自50年代以来,中央给西藏的财政补贴和各类投资累

4、计达500多亿元。上述事实表明 A没有国家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就不会有任何发展 B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援助减慢了整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但这是民族团结的需要 C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发达地区的援助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关键,( C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我国 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当前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消除 各民族之间是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 A B CD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

5、经消失 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C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权利的平等 D各民族已实现了共同繁荣,( D ),( B ),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这里是否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呢?,民族区域自治是不是不要中央的领导?,自治机关是包括哪些,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国家统一领导,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思考:,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2、地 位,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主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

6、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核心,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D,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 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 B、 C、 D、,D,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都有哪些。,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文化管理权,其他的自治权,注意区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经济自治权,不定项: 下列选项,属于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有 ( ) A制定自治

7、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自治宪法 C安排使用地方财政 D使用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A C D,由历史情况所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由现实情况所决定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材料一,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接连不断地爆发了民族冲突与战争,如索马里、卢旺达,苏丹、波黑、车臣、阿富汗、科索沃等。这些冲突与战争大都是由民族问题引起的,民族分裂的情绪持续扩散。而我国却向世人展示了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景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它使各族人

8、民既各得其所,又同舟共济。 材料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占总面积的74%,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基础。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自治区坚持以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发挥牧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加工业和乡镇企业,把畜产品加工业作为畜牧业的一个后继产业,以推动内蒙古经济的全面发展。自治区有制定农村牧区小康规划时提出,到本世纪末农业比例达55%,牧区率先达到小康。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凡涉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政府,按照其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问:在我

9、国设立民族区域自治有何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三、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坚持和完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坚持和完善有关法律,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4)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学生讨论:,课堂小结,社会主义 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10、,如何巩固,坚持和完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有关法律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方面平等,-经济方面平等,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目前,全国个少数民族中,有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个少数民族有现行的本民族文字种,这些文字都实现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西藏中小学普遍实行藏语教学或藏汉语双语教学,从小学到高中共种课本、种教学参考书和种教学大纲被编译成藏文。继蒙古文网站之后,世界首家藏文网站同元藏文网站已于年月在中国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建成。,-文化方面平等,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11、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 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BACK,eg: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eg: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eg: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

12、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并规定对执行 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BACK,BACK,eg: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eg: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eg: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40年间,西藏财政支出共计875.86亿元,其中的94.9来自中央补贴。近十年来,共计援藏干部2000多人,援助资金及物资101.66亿元(不含中央同期的117个援建项目的资金)。,BAC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