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649756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开题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策略开题报告1、 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构想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纵观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课文不过三百来篇几十万字,即便学得再好,所得也很有限。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有以

2、下几种情况:1、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现在的学生课程多,作业重,根本谈不上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2、“轻阅读”现象严重。大量的书写作业占据了学生的时间。网络、电视等媒体信息的摄入替代了学生的阅读。3、学生个体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差异大。各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会阅读、“浅阅读”和“局部阅读”等现象。学生阅读缺乏老师有目的、有系统的引导,盲目性突出。4、学校与家庭缺乏正确的阅读习惯培养指导,导致学生读书兴趣不浓、数量偏少、阅读习惯不佳、能力有待提高等现象。针对以上现象,我们确定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策略”这一课题,期望通过研究,能有效的改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

3、读量。2、 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要求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课标中,还对各年级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我国对小学语文教育在课外阅读这一块的总要求,农村小学也不例外。然而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太远,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中探讨问题,解决问题。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研究目标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巩固字、词,积累好词好句,达到大量阅读的目的。 2、研究意

4、义 (一)、课题研究能够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课题研究能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题研究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节约时间。课外阅读是我们经过研究讨论,查阅资料,借鉴经验,用心良苦地为我们的孩子们量身打造的课外阅读。这样,他们就可以免去很多查阅资料的时间,直接阅读,美美的享受课外阅读带来的快乐,在阅读中成长。4、 课题研究阶段任务研究准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2月)学习有关读书心理、读书理论方法、学习心理等方面资料,搜索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编辑研究资料,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并制定研究方案。研究实施阶段(2016年3月-2016年12

5、月)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及家长对课外阅读认知的状况,收集系列数据并分析。筛选整理出小学生常用的一些具体阅读方法和喜爱的书籍,提炼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以此作为读书教学的基本内容。 研究总结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1月)将研究结果运用于班级教学,要求全班学生基本掌握适用的读书策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撰写有关论文,回顾课题探究的全过程,写出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现状分析与指导策略。 五、课题实验中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要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通过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考,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以取得研究的实际效益。具体选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案

6、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一)调查法:研究者作为课题的实施成员,在尽可能客观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适当记录,以随笔、反思的方式体现。(二)案例研究法:结合课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撰写案例1份,为课题研究的推广提供详实有力的材料。(三)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个实施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回溯、追因,及时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途径、策略和经验,及针对研究情况对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失误进行及时总结提炼,每学期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积极投稿。(四)文献研究法:积极阅读相关理论书籍,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寻找一

7、条捷径。六、课题的研究原则1、 课外阅读要立足语文课本 2. 课外阅读延伸要把握学情 3. 课外阅读为辅 7、 研究成果的表现方式、研究进展情况 1、表现方式 读书笔记交流:每月月末让学生把自己在这个月课外阅读中所作的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并进行评比。 阅读才能展示:利用读报课的时间,每次安排一位学生为大家读一篇最近阅读的佳作。 建立读书会,发挥品牌效应。我校开展以“相约好书、牵手美文”为主题的多种形式读书会,将读书会作为读书活动开展的阵地,发挥好对内对外宣传作用。2.进展情况2016年1月课题如期开题。我们首先召开了开题会,开题会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本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了解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

8、状,明确了分工,制定了个人研究计划,讨论了具体做法和措施,同时,课题组根据领导和各方提出的论证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实施方案。3月份组织教师广泛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通过学习、交流、研讨,增强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提高分析、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5月份运用调查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认知的状况并把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还召开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问卷调查交流研讨会,互相进行了学习和探讨。在会上,老师们都分析了自己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谈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促进了科研课题的深入开展,有助于老师对班级学生思想现状的了解和掌握,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活动。着手完成准备筹划阶段小结,形成规范性的论

9、文。2016年7月份至今是具体实施阶段,是全体成员深入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教育教学实践以及相关实验研究活动的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尝试让网络说话。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置课外阅读课题专题博客,进行科研管理。 (二)加强理论培训,把握课题研究方向。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科研理念和纲领性文件做指导,我们紧抓学习不放松,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新朗读手册、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等。还采取个人自学、外出学习,讲座辅导、提问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三)进行课例研讨。我们采用了同题会课的形式要求每个成员都要上好一节阅读指导课。阅读指导课流程如下:个人钻研陈述思路

10、综合智慧尝试教学修改定案同题会课研讨总结 长期以来,我们尝试利用早读课、班会课,开展“诗文朗诵比赛”、“名 人格言交流会”、“新书介绍”、“课外阅读摘录笔记评比”“谈谈读后感”、“故事大王比赛”、“小博士竞赛”等活动。此外我们在本校还举办了“古诗文诵读比赛”、“读书交流会” 、“故事大王比赛”、 “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这些活动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学生阅读的兴趣。特别是“经典美文诵读”比赛评比活动。在这次活动前,由于我们研究人员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调动起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的热情,学校刮起了一股学习经典美文的热潮。我们惊喜的看到我们的研究正在悄悄

11、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8、 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在我们不断地创新实践中,我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指导策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探索与解决: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有时会得不到保障,使课题的正常开展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来自家长的,有来自学生本身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等。2、教师的自身的不足和活动赛事的频繁,使教师对教材研究不够细化或不能落到实处。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一)学生能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二)完成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方法资料的汇编。积累研究过程中的素材,装订成册,作为今后教学实践的参考资料。(三)能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的呈现,如论文的发表。(四)撰写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总报告。十、课题组织(一)课题主持人:邹成平(二)课题组成员: 孙磊 课题设计 余国霞 收集资料 高辉武 陈方杰 段远康 周绪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