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某石油公司信息化建设系统综述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641476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8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某石油公司信息化建设系统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管理信息化某石油公司信息化建设系统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管理信息化某石油公司信息化建设系统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管理信息化某石油公司信息化建设系统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管理信息化某石油公司信息化建设系统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某石油公司信息化建设系统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某石油公司信息化建设系统综述(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被列入世界五百强的特大企业,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化工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的股份制企业。在石油精练、生产和贸易、石油市场开发及其他石油化工产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于2000年10月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上市成功。中石化的发展战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投资回报最大化,并建设成为主业突出、资产优良、技术创新、管理科学、财务严谨、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级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在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资本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兴未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及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针,采用先进

2、的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石化传统产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国际竞争力,赢得新发展,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挑战。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分公司)负责中石化在贵州省境内的成品油销售、运输、存储等业务,占据了本省近80%的批发和零售市场。随着中国的入世,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变化,贵州石油分公司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公司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后台信息系统的支持。因此,必须实施信息化,适应改革、支撑改革、促进改革,围绕石化发展战略目标和核心业务,以信息技术服务并促进贵州分公司管理现代化、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信息化

3、之探讨第一章、 贵州石油分公司介绍一、贵州石油公司历史贵州石油分公司是贵州一家大型成品油销售骨干企业,是一个具有行业集团化管理职能的经济实体。公司始建于1951年3月,名为“中国石油公司贵州分公司”,受省商业厅与中国石油公司双重领导,负责贵州的成品油供应。风风雨雨数十年,1985年5月6日,贵州石油公司成建制从省商业厅划出,改为“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贵州省石油公司”,成立了独立的石油成品油销售体系,成为贵州唯一一家专营石油成品油的大型企业,公司受中国石化总公司和贵州省政府双重领导,由省经贸委代管,省公司对全省所属企业的经营业务和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1992年,更名为“贵州省石油总公司”。199

4、9年6月9日,贵州省石油总公司整体划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成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成员。2000年3月经过重组改制,从贵州省石油总公司划出,成立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由中石化销售公司(销售事业部)管理。贵州石油分公司共分3级,下设8个地、州、市一级分公司和1个润滑油分公司,71个县级(市、特区、区)二级支公司,1个控股公司。截止2002年底,公司系统有正式职工2054人,其中大学毕业生111人,大专生546人;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837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08人,初级职称622人;拥有万吨级通槽油库11座(总储量27万余立方米),自营加油站728座和遍

5、及全省中心城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农村零售网点的服务体系,拥有资产总额13.4亿元。二、市场供应、营销及近年经营状况(1)供应和保障情况主要供应商为茂名、荆门、长岭、北海和东兴炼油厂。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情况制定进货计划,供应商按计划供应,采购定价采用国家定价的方式,运输方式(从炼厂到油库)基本为铁路罐车运输。(2)营销状况执行统一进货,统一结算,统一价格、统一运输、统一资金管理,发挥集团公司整体优势;营销主渠道为全省各分公司、县公司及加油站网点,拥有自有加油站731座(约占社会总量的65.2%),其中在营加油站659座,平均单站年加油量1100吨。汽、柴油的销售价格受国家发改委和物价局控制

6、(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润滑油(脂)的销售价格由企业自主确定。(3)近年经营状况重组上市几年来,贵州石油分公司的经营状况总的趋势很好。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提高市占有率,降本压费,减员增效,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按照“零售创效益,批发占市场,配送稳用户”和“以量定价、量价互动”的经营策略,积极开拓市场,重视零售工作,扩大了终端销售量;加油站从上市前(98年)的312座上升到731座,零售比例提高,零售量由上市前(98年)的20万吨上升到85万吨,使利润大幅上升。但应看到,这也有宏观环境方面的影响:首先,国际油价近几年持续攀升,使成品油供应趋紧,国内油价保持在高位,一但国际油价

7、风云变幻,如2001年,国际油价走低,企业的效益就大幅下滑。第二,中石化形成上中下游的供应链体系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特别是油料由销售公司销售,炼厂不得自销,使得中石化内部的利益分配有利于销售企业。第三,目前国内仅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销售成品油(其余规模太小),有垄断的嫌疑,并且国家还制定价格保护政策;近几年中石化和中油经常联手推价,尽量使油价保持在高位,两家的利润总额常常占国有企业的1/3。如果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情形就会大不相同,石化行业就可能处于保本甚至是亏损的边缘。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万吨、万元经济指标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油料购进97 95.32109.34120

8、油料销售(市场占有率)90 80%94.4380%111.3778%125.7177.84%零售(市场占有率) 3680%57.5973%73.7179%85.0880%主营业务收入266700270166.6309003397631吨油毛利(元)187331.06415472商品流通费用总额39329303623154634020吨油费用(元)437.22 318.84283271利润6648 12271260223112加油站(座)619691729731三、 竞争对手分析、竞争优势和劣势目前,我司的最大竞争对手是中国石油西南销售贵州分公司。在短短几年中,他们从无到有,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

9、2002年成品油销量就达到18万吨,市场占有率约为12.4%。他们正凭借其强大的资金优势,不断地新建、收购加油站,拼命抢占终端销售市场;并以价格优势发展联营单位、特许经营单位,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随着兰(兰州)成(成都)渝(重庆)成品油输油管线的贯通,他们的资源进一步得到保障,必将对我司造成新的冲击。本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资源较为稳定、有保障,油品质量好,油料品种齐全,销售网点遍布全省,有充足的储油设施,企业品牌有较好声誉,在贵州经营五十余年,与各级政府部门有良好的关系。本企业的劣势是:中间环节多,市场反应速度较慢,经营成本高,销售价格高于中油贵州分公司和社会经营单位。随着入世过渡期逐步结束,国

10、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我们会面临各种市场力量的激烈竞争。国外大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快、规模和力度越来越大,他们更具战略性和规模化的竞争行动,将给我们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同时,来自国有大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的对外开放,势必一样要对内开放,象中海油、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等特大型企业早已对成品油市场虎视眈眈,铁路、电力、民航这些重量级企业也想分一杯羹,他们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本土市场更为熟悉,与政府部门又有良好的关系,因此,也许他们比国外公司更具竞争威胁。一些民营企业在完成资本积累后开始进入石油化工领域参与竞争。如果这几股力量再汇合起来,将令我们处境更为艰

11、难。因此,我们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实力,利用我们的行业先入优势,抬高市场准入门槛,继续主宰成品油市场。 第二章、贵州石油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一、 网络系统和硬件设施(1)省公司机关局域网络省公司机关局域网络建设起步较晚,于1999年迁入新办公大楼后才进行了网络结构化布线。目前,机关局域网络基本覆盖了办公大楼的所有办公室,主干网带宽达100Mbps,桌面带宽为10Mbps (但许多为共享10M带宽),有小型机一台,各类PC服务器8台,各类PC机100余台,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多业务交换机、UPS等设备,总投资约350万元。(2) 地市公司和县公司状况

12、八个地市公司中有三家建有局域网,地市公司共有服务器16台,PC机150台,包括网络设备,总投资约300万元;各县公司和加油站有PC机200余台,包括其他设备总投资约200万元。 (3) 贵州石化广域网贵州石化广域网建设始于2000年,建设初期的网络结构为:a、8个地市公司与省公司采用56K拨号连接b、省公司与中石化总部采用128K帧中继连接经过三次广域网改造、扩容工程,目前的网络规模是:1、与总部之间的数据通道为128K帧中继专线,备份通道为卫星数据线路;2、与8个地市公司之间的数据通道为2MSDH数字电路,备份通道为VPN(虚拟专用网络)线路(8个地市公司为ADSL512K接入INTERNE

13、T,省公司为2M光纤接入INTERNET);3、与14个油库、79个县公司之间的数据通道为VPN(虚拟专用网络)线路(10个油库、70个县公司为ADSL512K接入INTERNET,4个油库、9个县公司为56K拨号接入INTERNET,省公司为2M光纤接入INTERNET),没有备份通道。 现在,我公司已形成了省内以2MSDH数字电路为骨干、省外以128K帧中继为骨干的基本网络雏形,其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贵州石化网络拓扑图中石化总部帧中继128K卫星.省中心光纤2MADSL宽带线路512K(包括部分56K拨号)SDH数字电路2MINTERNETADSL512K15个油库79个县8个地市分公司二

14、、应用系统贵州石油在80年代末开始引进计算机,陆续应用了基于D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财务系统、统计系统、工资系统,后在FOXBASE上升级。在随后的近十年中,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财会和业务统计部门,其他部门只是简单的办公文档处理(就是打字)或简单的计算,有的甚至拿来当摆设或者玩游戏。而财会和统计部门也都是各自为政,系统间没有关联,并且省公司与地市公司也是各用各的系统,这些系统也只是代替了手工的记账、计算、统计等初始功能,各个系统间如何集成,一直没有考虑解决。全省的操作平台不仅不统一,数据不能集中,反而平台越来越多,各系统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各类统计的口径越来越多;数出多门经常发生,难以对

15、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有时反而产生误导,给领导决策带来麻烦。贵州石油公司上划集团公司后,特别是99年搬入新的办公大楼后,随着硬件投入的增加,硬件设施的改善,计算机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改观。一是大的环境催生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主要因素是中石化公司总部对计算机应用的推动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石油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石化总公司实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销售业务系统等项目,自上而下地改善了我司的计算机应用状况,通过搭建网络、配置设备、人员培训,使我公司的信息化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我司的信息化工作不但离总部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还无法满足本公司自身的实际应用的需求。当前的现状是:网络系统初俱规模,但网上的信息量少,可用的、有价值的信息更少,典型的“有路无车”。目前应用的财务、业务销售系统还只局限于这两个部门的垂直应用,还未与其他系统有效地集成,给领导决策层的信息支撑力度不够等(本文在第五章中将着重论述)。目前的主要网络业务应用系统及关联图如下:a、销售二期业务系统,应用范围为省公司、8个地市公司及14个油库;b、销售一期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