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准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641142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疗药品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疗药品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疗药品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疗药品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 检查评订原则和方法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二、 本标准设评定条款共93条。其中设否决条款5条(条款号前加“*”);重点条款17条(条款号前加“*”),每条满分为10分;一般条款71条,每条满分为5分。三、 各条款评分系数以达到该条款所要求的程度确定。各条款评分系数规定如下: 达到要求的系数为1; 基本达到要求的系数为0.6; 达不到要求的系数为0。四、验收评定时,按配制制剂类别确定具体检查项目。否决条款合格,且评分条款总得分率不低于60%为合格。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实施细则项目序号考 核 内 容满分得分备注一、机构与人员(9项

2、45分*1项)1-1医疗机构应有由主管院长、药学部(药剂科、药局)及制剂室、药检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组织。51-2医疗机构的制剂室应直属药剂科领导,包括配制、检验两部分。5*1-3配制和药检负责人应具备大专以上药学学历(或具有主管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熟悉药品管理法规,具有制剂和质量管理能力并对制剂质量负责。*1-4医疗机构制剂室从事制剂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士或中专以上药学学历,其他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药学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少于制剂人员总数的50%。101-5灭菌制剂、普通制剂与中药制剂应配有相应专业的药学技术人员。51-6药检室检验人员应由药师或大专

3、以上药学学历的技术人员担任并要保持相对稳定。51-7从事灯检工作的人员裸眼视力应在0.9以上,无色盲。51-8制剂和药检负责人变更时应30天内报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51-9应制订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及技术培训,每年至少考核一次,并有考核记录备存。5二、厂房设备与设施(17项85分*1项 2-1制剂室周围环境必须保证制剂质量的要求,距制剂室30米以内不得有公厕、锅炉房、太平间、传染病房、动物房以及其他污染源,10米以内不得有露土地面,外部环境要保持清洁。52-2制剂室内墙壁、顶棚、地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脱落物和缝隙,应耐受清洗和消毒。 52-3制剂室应具有与制剂

4、要求相应的照明、室温调节、通风及“五防”(防尘、防污染、防蚊蝇、防鼠、防异物)设施。 52-4制剂室的房屋和面积必须与所配制制剂品种要求相适应,按制剂工序合理布局,人、物流分开,一般区和洁净区分开,内服制剂与外用制剂分开,无菌制剂与其他制剂分开,办公室、休息室与配制室分开。 52-5各种制剂应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操作间,每个剂型按工序划分操作岗位,进入洁净区应设有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和洗手、消毒等设施。52-6根据制剂工艺要求,洁净室内应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别,其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符合规定,并定期检测和记录。5*2-7配制大容量注射剂的关键岗位应符合洁净级别要求,灌封岗位的洁净级别应为100级

5、,稀配、滤过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岗位为10000级,浓配、称量、 配料等岗位应为10万级。2-8配制前,制剂室主要的操作工作台必须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不得使用普通的窗式空调器、电风扇送排风。52-9各制剂配制岗位应有防潮、排尘的措施,地面应无积水。52-10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等必须与其后续工序严格分开,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102-11洁净室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在设计和安装时应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52-12洁净室应有足够照明,主要工作间的照度宜为300勒克斯(lx)。 52-13洁净室温度应控制在18

6、-26,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工艺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52-14洁净室的窗户、技术夹层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送入一定比例的新风。 52-15洁净室内安装的水池、地漏的位置应适宜,不得对制剂产生污染。100级(不包括局部百级)洁净区内不得设地漏。52-16制剂室应具有与所配制剂相应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成品等库房,通风应良好,各种物料不得露天堆放。52-17药检室的使用面积与设施应与其所开展的检验任务相适应。5三、设备(10项共55分*1项)3-1制剂室应

7、具有与制剂剂型和品种相适应的、符合制剂质量要求的设备、衡器、量具等,内服和外用制剂所用器具应分开。53-2设备的选型、安装应符合制剂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制剂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53-3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和吸附药品。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10*3-4配制大容量注射剂所使用的注射用水,必须采用多效蒸馏水器制备,并符合中国药典标准。3-5大容量注射剂的灭菌设施宜采用双扉灭菌柜。53-6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用做配制大容量注射剂的注射用水,需储存

8、时储罐的通气孔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存应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53-7药检室应配备与配制品种相适应的检验仪器设备。103-8用于配制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配制和检验的要求,要有明显的合格标志,并定期校验。53-9所用设备应有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设备显著位置有状态标识。53-10设备要有专人管理,维修、保养、使用要有记录,仪器、设备要建立档案。5四、物料(10项70分)五、卫生(11项60分)4-1配制制剂的原料应符合法定药品质量标准,从合法生产单位购入,有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并在效期内使用。104-2辅料及包装

9、材料应按规定进行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内服制剂的辅料应符合药用和食用的标准。54-3制剂所用中药材应按质量标准购入,合理贮存和保管。54-4没有药用标准的特殊原料应进行安全性等试验并得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104-5各种物料要严格管理,合格物料、待验物料及不合格物料应分别存放,并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不合格的物料,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54-6各种物料应按其性能与用途合理存放,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规定条件贮存,挥发性物料或易燃溶剂应存放在安全处,避免污染其它物料或引起燃烧。54-7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品的贮存、保管,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

10、104-8物料应按规定的期限贮存,贮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54-9制剂的标签、使用说明必须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不得随意更改。104-10制剂的标签、使用说明应按品种、规格,专库(柜)存放,专人保管,按实际需要量领用;标签出入库、销毁应有记录,不得流失。55-1制剂室应制订卫生管理制度;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由专人负责。55-2配制间内不得存放与配制无关的个人物品和杂物。配制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55-3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施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55-4配制间和制剂设备、容器等应有清洁规程,内容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

11、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55-5洁净室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55-6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配制操作和洁净室等级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穿。洁净室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55-7不同洁净级别房间使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应定期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洗涤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55-8在配制输液的洁净区内使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应在制剂室内设专用洗衣设备并进行清洗、整理、消毒或灭菌。55-9洁净室仅限于

12、在该室的配制人员和批准的人员进入。55-10配制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55-11制剂人员应有健康档案,并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制剂的配制和分装工作10六、配制管理(17项共100分*2项)6-1应对制剂室设施及设备、制剂处方、工艺、质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所有验证记录应归档保存。56-2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方案、验证记录、验证报告、评价和意见、批准人等。5*6-3配制制剂必须有处方、配制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上述文件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修订,不得随意更改。6-4每批制剂均应按投料和产出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果有差异必须查明原因,方可按正

13、常程序处理。56-5每批制剂均应编制配制批号,并标明配制日期、贮存条件;效期药品的应标明有效期。56-6制剂用水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规定;普通制剂应使用纯化水配制,无菌制剂应使用注射用水配制。106-7纯化水、注射用水的水质应定期按中国药典的规定进行全检,每次检查均应有详细记录。56-8每次配制后应进行清场,并应有清场记录。每次配制前应确认无上次遗留物方可配制。56-9不同制剂(包括同一制剂的不同规格)的配制操作不得同时在同一配制操作间内进行。106-10配制过程中应避免称量、过筛、粉碎等可能造成粉尘分散而引起的交叉污染。56-1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容器、设备需有醒目的状态标志,应标明物料名称、批号及数量等。56-12配制含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的制剂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106-13配制制剂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10*6-14输液瓶、胶塞等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不得重复使用。不得外购软包装输液袋用于大容量注射剂的灌装。6-15每批制剂均应有能反映配制各个环节的完整记录。操作人员应及时填写记录,记录要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复核人及清场人签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