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教学内容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641085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教学内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國古代系統思想,陳慶瀚 機器智慧與自動化技術(MIAT)實驗室 義守大學電機系 pierreisu.edu.tw 2005年9月20日,產業研發碩士專班課程,本週主題,易經中國系統思想的認識論基礎 墨家的系統科學方法論 道家的系統動力學模型,中西方系統思想比較,易經的系統思想,易經的系統思想的特色,描述宇宙事物結構和變遷的系統模型化(modeling)工具 強調整體 (global)大於全部(total)的系統思想 是一種系統辨證而非系統解析的思想,易經的詮釋系統觀點,簡易可化約(拆解) ,可還原(合成)的概念。 變異持續變動的,是一種動態模型。 不易不變的、很久的,是一種定理。作為一種模型

2、一定要具有此特性,因為模型是要用來解釋、說明真實事物,是由真實世界加以抽象化,成為模型,進而用模型來解釋真實的世界,所以模型必須具有恆久性。 而此三種觀念彼此是矛盾的,所以是辯證的矛盾,非分析的矛盾。,墨家的系統思想,以人為本的系統思想; 基於科學認識論的系統思想: 認識的定義、認識形成的過程、認識的來源、知識的分類、直觀認識、認識的動因、認識的目的 墨家思想並非著重建立模型,而是探討如何理解、分析、解釋一個自然的現象,所以是一種方法論的型態展現。,墨家的系統科學方法論,觀察者所觀察到的現象整體為何? 這個現象整體可以區分成哪些部分?或哪些相對的部分? 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如何?或小類與大類的關係

3、如何? 各類認知的現象是否可還原到實例狀態予以說明? 造成各類現象的原因為何? 觀察者調整或變動現象中部分對象的狀況,原本的因果關係會有何變化? 如何窮盡一現象整體的各種可能變化? 如何以理論的建構反映現象整體的因果關係?,李賢中,道家的系統思想,道是無名、無狀、無象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可得名曰徹。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道德經。十四章 道是渾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無不知其名,字之日道。道德經。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四十二章 道是無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德經。四十二章,道家的自然主義系統模型,道家的系統思想強調萬物是由渾沌中誕生。渾沌並非混亂,渾沌從虛無中演化出結構,此一機制是一種自組織的動力學,即無為。,結語,易經:系統建模 墨家:系統方法論 道家:系統動力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