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教学讲义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636695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教学讲义(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区域地理复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复习目标: 中国气温、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掌握0C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等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和分布(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 中国的气象灾害,常用天气符号,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晴,多云,阴,雾,雷雨,中雨,雨夹雪,小雪,冰雹,冻雨,一、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原因: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北方白昼较南方长 (3)南方多阴雨天气,日照时间短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2、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温度带,范围,10,作物熟制,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黑龙

2、江省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和内蒙古大 部分、新疆北部,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地区和新疆南部,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1600,8000,16003400,34004500,45008000,一年一熟,早熟的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玉米、谷子、甘薯,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水稻一年三熟,二、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分布特点及成因(空间、时间) 2. 干湿地区(界线、景观差异),45月在两广,56月在江淮,78月在华

3、北、 东北,9月难撤,10月结束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降水类型:华南(锋面雨、台风雨), 江淮(梅雨、台风雨) 华北、东北(锋面雨),2、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特点及原因:,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植被,湿润地区,半湿润 地区,半干旱 地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

4、南边缘,森林,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高原东南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和青藏高原西北部,森林 草原,草原,荒漠,三气候特征,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2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思考:怎样理解中国气候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最热的地方;气温的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 和年纪也都较大。,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1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2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3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我

5、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盛行。,1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夏涝、春旱现象严重 2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3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读“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回答问题。,(1).在多年平均情况下,福州梅雨起始日是 ,徐州梅雨终止日是 。,5.21日,7月14日,(3).我国东部地区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分布特点是:自南向北_;自东向西:_;,.南方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北方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东部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西部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偏长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偏弱 梅雨期雨天很少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较强,(4).上海有的年份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很少(这种情况俗称“空梅”),其原因分别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