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36530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八达岭长城作为中国最早向国内外游人开放的长城景区和国家重要的礼宾接待地,已先后接待过包括尼克松、里根、福特、卡特、布什、田中角荣、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蓬皮杜、撒切尔夫人、希恩、伊丽沙白二世、明仁天皇和皇后等在内的374位外国元首和首脑。如此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纷至踏来,游览长城风光,这在世界其他名胜古迹中也是罕见的。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题词:“我到过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题词:“对于凝聚着中国千年文明、智慧和力量的长城,我深表敬佩”。 美国总统克林顿题词:“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由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历史上三次大规模修建

2、长城表,一、纵横十万里,材料一:经过实地调查和查考历史文献才知道,长城不全是汉族统治者修筑的。从秦始皇算起,修筑长城的汉族统治者只有汉、隋、明三个主要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北魏、北齐、北周、辽、金五个朝代,还有元代,也先后对长城的关隘进行过修缮和利用。 材料二:北京居庸关关城中心的云台,就是元代的遗物。券洞内刻有蒙、汉、藏、维、梵、契丹等多种文字,及其珍贵,它也是元代修缮利用长城关隘的实物例证 罗哲文古典建筑研究和保护 问题: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上述材料,罗哲文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 法了解长城的修筑情况?,长城是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1根据图片一,判断此段长城最有可能修建

3、在什么地方?请说出理由。 2根据图片一,你认为这段长城是怎么建成的? 3根据图片一、二、三、四,说出长城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建筑上遵循什么原则?,图片一 建筑材料:流沙、碎石、芦苇、红柳。,图片三,图片二,图片四,二、独特的建筑风格,8,二、独特的建筑风格,1.选材和构筑原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2.建筑风格,(1)和当地和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2)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 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9,三、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长城的防御工程,以烽燧报警系统,城墙普前沿阵地,敌台为前沿战斗据点,关城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并以军用道路互相联系沟

4、通,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组成: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军用道路,长城各部分名称及功能,三、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城墙,关城,敌台,烽燧,11,长城的城墙 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女墙,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

5、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1、城墙:长城主体,依地形和防御功能而建,包括墙基、垛口墙、女墙、敌台等。,12,13,14,建于峰顶 的 敌台,敌台有甚么作用呢?,它既可驻兵防守,又可储备粮食与武器弹药,可加大防御功能.,15,16,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

6、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2、关城:长城防守的重点,在重要关口,险要之处。著名的有阳关、玉门关、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山海关等。,17,各门上均筑城楼,城中心筑钏鼓楼,城外绕经护城河。关城周围有军事设施和建筑物,东门外筑有瓮城,外绕有东罗城,天下第一关雄踞门上。,关城一般设在山河重大关口险峻之处,易守难攻,是防守的重大要点.,18,山海关 山海关是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地处河北、辽宁两省的交界处,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是华北通往东北三省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19,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

7、第一关。,山海关倚山临海,形势险要。关北万山重叠,长城从山下蜿蜒而过,与关城相连,一直延至海边。关城高10米,厚6米多。城楼上层,悬有”天下第一关”的匾额。,20,山海关近影,21,山海关所在的辽西走廊是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地带,山海之间相距不过数公里,峭壁洪涛,束若瓮牖。山海关据此要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明所特别倚重。山海关作为一座军事重镇,在明代初、中期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势力的侵袭,至明代后期,则主要是防备东北方女真的入侵。,22,嘉 峪 关,23,嘉 峪 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西南隅,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5年),因城在嘉峪山麓而得名。此关南面为祁连山,雪峰如玉

8、,绵亘千里;北为龙道山、马宗山,与祁连山相连,形势险要,自古为军事要地和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咽喉。,24,登关楼远望,塞外风光,戈壁潮海,尽收眼底,长城若游龙,时隐时现,雄伟壮观。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在军事上是明朝河西地区的保障,在建筑上是古代军事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迄今仍保存完好,屹立于祁连雪峰和北山荒漠之间,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25,居 庸 关(平台),居庸关。在北京城西北,是长城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犹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26,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

9、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分迅速了。,3、烽燧:重要组成部分,建于沿线的山峰、高岗或易于瞭望之处,是报警设施。,27,28,4、城障:纵深防线,设

10、在险要地段,供官兵驻守戍边。,5、军用道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在长城内侧,功能是用于皇帝巡边、大军出塞、军情传递和军用物资的运输。,材料一:另一方面,一两百步设一空心敌台,作为驻守士卒居住、贮备粮械的堡垒。台虚中三层,台宿百人,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下层中空,上层四面箭窗,上建楼橹,环以垛口,设有火炮。使敌箭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 罗哲文长城 材料二:关城由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有时还有罗城、护城河)等组成。城门上方一般建有城楼,它是军事观察所和指挥部,也是战斗据点。瓮城是在预想的敌人主攻方向的城门外,再围上一个小城,形成二道城墙。罗城是在预想的敌人主攻方向瓮城外,再围筑一道城

11、墙,它不仅起掩护瓮城的作用,而且能掩护内城城墙较长的地段。一般在关城的四周均有护城河,形成了关城的又一道防线,迫使敌人必须涉水过河才能到达城下,增加了攻城的难度。 朱汉国主编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敌台的功能。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前面介绍,说出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的特点。,体系完备,防御严密,结构复杂,四、丰富的文化内涵,1.装饰艺术:,传说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定城砖的传说、冰道运石、 山羊驮砖、望京石、穆桂英点将台 民歌民谣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山海关 山海

12、关,地面宽,南有海,北有山,当中有个第一关,下面就是角楼湾。/ 穷罗城,富西关,不穷不富角楼湾。/桥对桥,庙对庙,一步三筒碑,狮子比城高。 成语 不到长城非好汉 狼烟四起 固若金汤 塞翁失马,2.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33,3.其他: 民族关系:民族矛盾与融合的产物 中华民族的象征:凝聚力、卓越的智慧与创造力、勤劳勇敢、热爱和平。,长城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长城是文化艺术的摇篮。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讴歌长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长城地带也是民间文学生长的沃土。孟姜女哭长城、杨六郎镇守倒马关、戚继光坐镇蓟州、烈大血染九门口、媳妇楼的传说、喜峰口的故事优美的传说,

13、动人的故事层出不穷,表达了人民大众对正义善良的赞叹,对邪恶暴力的鞭挞以及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34,五、积极作用(巍峨的历史丰碑),1、防御作用:,保护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2、中外关系:,保障丝绸之路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3、边疆开发:,有力推动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4、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35,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

14、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今天,在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长城早已生去了它本来的军事意义,成为人们凭古吊今和欣赏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座座雄关险隘,建筑雄奇壮美,古韵犹存,地势危峻险要,风光秀丽,在祖国的大地上散发着夺目的光彩。,长城对当今旅游的影响:,不到长城非好汉,36,春 日 长 城,37,夏 日 长 城,38,秋 日 长 城,39,霜叶红于二月花,层 林 尽 染,40,冬 日 长 城,4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2,所有这一切都说明,长城有一种因时间的流逝而增值的文化内涵。它所经历的磨难,所熬

15、过的岁月,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判断,足以唤醒良知,折服世界!,2003年历史高考试题: 长城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赠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期西汉除修筑长城之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

16、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材料三:从出土的大量秦汉文物表明,塞外在秦汉时已使用牛耕铁犁以及货币和度量衡,且与内地并无差异。 材料四 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参照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在处理汉蒙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心声。年,中国军民在长城一线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请举出其中一个事例。 ()参照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