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36526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1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思考,End,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城市,原因:,西方列强:一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众多的中国通商口岸建立工厂,开设商店、银行,还舶来各种洋货。二是租界里的西方人在那里建起西式洋楼,开西式餐馆,乘西式轿车,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清政府:在济南、武昌等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埠通商,发展近代工商业。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如宽阔的马路、地下水道、自来水供应、电灯照明等,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渐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随之

2、发生变化。 进步阶级: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2、表现, 衣:先是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了西服。继而是留美幼童经过与学监的斗争,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以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 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也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西式的糖、烟、酒和饮料传入。 风俗习惯:改变了传统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那时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等。以后,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2、农村,基本状况: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 新变化:只有少量的“洋油”、“洋火”、“洋布

3、”等洋货, 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民所有制 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42.8%,农民收入增加30%,全民平均 消费水平提高了33%,这是改革开放前增长最快的时期。,材料二,粮票、布票和油票,开动脑筋想一想,1、建国以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为什么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3、当时是否解决了温饱问题?,归纳总结,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提高。 多数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改善。,2、改革开放后,吃:到1987年,中国人民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

4、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 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穿:衣服的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 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年轻人利用假日逛商场,看时装表演,买时尚服装,已成为一种休闲的方式。 住:农民纷纷兴建新房。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 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旧习陋规被洗涤呢? 又有哪些新风尚被树立呢?,阅读材料,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

5、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请回答:,1、哪些人在这部婚姻法颁布前就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 2、这部婚姻法颁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从而构建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范式,也为婚姻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辩一辩:,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风俗习惯又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呢?,谈一谈,归纳总结,风俗习惯, 新中国成立后:下令取缔社会丑恶现象。 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 改革开放后: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

6、是( )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阳历 2、维新派在改良社会风俗上,大胆地突破清朝禁忌,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突破的禁忌主要有( )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住洋楼吃西餐 改正朔,用阳历 A B C D 3、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下列对这一时期农村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广大农村仍然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 农民依旧过着贫穷的生活 传统的风俗习惯更是坚若磐石 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为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 的生活增添了些新的因素 A B C D,A,B,A,4、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 B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

7、C远离大城市 D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 5、新中国成立后导致中国社会家庭生活产生重大变革的标志是( ) A取缔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B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新婚姻制度 C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D制定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近代风俗习惯变迁的是( ) A婚姻自由,一夫一妻 B剪辨与放足 C握手、鞠躬等礼仪 D“先生”“同志”等称呼,B,B,A,7、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投机商哄抬物价引起的粮食购销的尖锐矛盾,国家实行的粮食政策是( ) A发放邮票 B粮食直补 C统购统销 D顺价销售 8、后至20世纪末,一位中国市民感受新的节日气氛,新节日不包括( ) A国庆 B元旦 C春节 D五一节,C,C,9、你的爸爸若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你觉得他表述的政府实行的新生活措施内容,下列哪一项不应该有( ) A取缔聚众赌博 B改革婚姻制度 C取缔卖淫嫖娼 D实行双休日 10、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饮食水平,实现安居乐业,党和政府发起了( ) “菜篮子”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 安居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A B C D,D,D,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