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整合 探究突破 巩固提升)专题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doc

上传人:dream****gning 文档编号:137636050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整合 探究突破 巩固提升)专题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整合 探究突破 巩固提升)专题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整合 探究突破 巩固提升)专题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整合 探究突破 巩固提升)专题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整合 探究突破 巩固提升)专题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整合 探究突破 巩固提升)专题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整合 探究突破 巩固提升)专题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9: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实验目的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进一步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3进一步熟练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1实验依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2实验电路:如图所示3E和r的求解:由UEIr得,解得4作图法数据处理,如图所示。(1)图线与纵轴交点为E。(2)图线与横轴交点为I短。(3)图线的斜率表示r。三、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坐标纸。四、实验步骤1按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成电路,电流表取00.6 A量程,电压表取03 V量程,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有效电阻最大(图中左端)。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2、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下一组(I,U)值。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5次,用同样的方法,再测出五组(I,U)数值。然后断开开关,整理好仪器。4建立坐标系、描点。纵轴表示电压,横轴表示电流,取合适的标度,使所描坐标点绝大部分分布在坐标纸上,必要时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取值。5根据描出的坐标点作出U-I图象,并延长与两坐标轴相交。6测算电动势和内电阻,准确读出U-I图线与纵轴和横轴的交点坐标,即读出E和I短,进一步算出内阻r,如图所示。五、数据处理本实验中数据的处理方法,一是联立方程求解的公式法,二是描点画图法。方法一取六组对应的U、I数据,数据满足的关系式U1EI1r、U

3、2EI2r、U3EI3r让第1式和第4式联立方程,第2式和第5式联立方程,第3式和第6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E、r,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大小。方法二在坐标纸上以路端电压U为纵轴、干路电流I为横轴建立UI坐标系,在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组(U,I)值所对应的点,然后尽量多地通过这些点作一条直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则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即是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一次函数的纵轴截距),直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电池的内阻r。即r|。六、误差分析1偶然误差(1)由读数不准和电表线性不良引起误差。(2)用图象法求E和r时,由于作图不准确造成的误差。(3)测量过程中通电时间过长

4、或电流过大,都会引起E、r变化。2系统误差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影响而导致的误差。(1)如图甲所示,在理论上EU(IVIA)r,其中电压表示数U是准确的电源两端电压,而实验中忽略了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V而形成误差,而且电压表示数越大,IV越大。结论:当电压表示数为零时,IV0,IAI短,短路电流测量值真实值。E测E真。因为r测,所以r测r真。从电路的角度看,电压表应看成内电路的一部分,故实际测出的是电池和电压表这一整体的等效内阻和电动势(r测和E测),如图乙所示,因为电压表和电池并联,所以r测小于电池内阻r真,因为外电阻R断开时,A、B两点间电压UAB等于电动势E测,此时电源与电压表构成回路,所

5、以UABE真,即E测E真。(2)若采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IA为电源电流真实值,理论上有EUUAIAr,其中UA不可知,而造成误差,而且电流表示数越大,UA越大,当电流为零时,UA0,电压为准确值,等于E,如图丁所示。结论:E为真实值。I短测I短真。因为r测,所以r测r真,r测为r真和RA的串联值,由于通常情况下电池的内阻较小,所以这时r测的测量误差非常大。七、注意事项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2要测出不少于6组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然后用方程组求解,并求平均值。3画U-I图线时,由于读数的偶然误差,描出的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在

6、作图时应使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4由于干电池的内阻较小,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这时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但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仍为电源的电动势,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仍为内电阻。八、实验改进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1用一个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电路如图所示,测量原理为:EI1(R1r),EI2(R2r),由此可求出E和r,此种方法使测得的电动势无偏差,但内阻偏大

7、。2用一个电压表和电阻箱测量,电路如图所示,测量原理为:EU1r,EU2r。由此可求出r和E,此种方法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偏小。3用一只电压表粗测电动势,直接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所测值近似认为是电源的电动势,此时UE,需满足RVr。4用两个电压表可测得电源的电动势,电路如图所示。测量方法为:断开S,测得V1、V2的示数分别为U1、U2,此时,EU1U2r,RV为V1的内阻;再闭合S,V1的示数为U1,此时EU1r,解方程组可求得E。命题研究一、实验的理解和应用【题例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

8、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a)电流表(量程00.6 A、03 A)(b)电压表(量程03 V、015 V)(c)定值电阻(阻值1 、额定功率5 W)(d)定值电阻(阻值10 ,额定功率10 W)(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额定电流2 A)(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额定电流1 A)那么(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A;R0应选择_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的滑动变阻器。(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主要原因是_。思路点拨:(1)根据电源的电动势选择电压表,根据干路电流的估算值选择电流表。(2)根据电流表、电

9、压表的读数取值范围选择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3)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引起。解题要点:规律总结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设计1电流表接法的选择:相对变阻器,本实验采用电流表内接法;2保护电阻:为了保护电源,可加一阻值较小的定值电阻,这一定值电阻可以视为变阻器的一部分。命题研究二、创新设计实验【题例2】 (2012山东德州模拟)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 V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如下器材:A电流表A1(满偏电流10 mA,内阻10 );B.电流表A2(00.6 A,内阻未知)

10、;C.滑动变阻器R0(0100 ,1 A);D.定值电阻R(阻值990 );E.开关与导线若干。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乙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测出多组数据并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V,内阻r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思路点拨:(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写出I1I2的关系式。(2)结合图象和表达式求出电动势E和内电阻r。解题要点:规律总结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其他方法近年来,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注重实验方法的迁移应用。(1)本实验除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完成外,还可以

11、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或“电流表和电阻箱”来完成。(2)利用图象求电动势和内阻,画哪两个变量的图象的原则是图象为直线,其截距及斜率的物理意义可结合欧姆定律列方程来寻找。1下面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方法是( )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1I1r和EU2I2r,求出E、r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象,再根据图象求出E、rD测出多组I、U的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E,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内电阻r2(2012江

12、西南昌检测)要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1)闭合开关S1,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并记录下每次的电阻值R及对应的电流表A的示数I(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可忽略不计);(2)根据数据,作出图象R,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以求出:电源电动势E_V,内电阻r_。3(2012重庆理综)某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家乡盛产的柑橘制作了果汁电池,他们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探究电极间距对E和r的影响。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甲(1)测量E和r的实验方案为: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_,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

13、图象,得出E和r。(2)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3)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U-I图象如图乙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曲线c对应的电源电动势E_V,内阻r_,当外电路总电阻为2 500 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P_ mW。(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乙参考答案考向探究突破【题例1】 答案:(1)0300.61010(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池实际输出电流小

14、解析:由于电源是一节干电池(1.5 V),所以电压表量程选03 V;估算电流时,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一般几欧姆左右,加上保护电阻,最大电流在0.5 A左右,所以电流表量程选00.6 A;由于电池内阻很小,所以保护电阻不宜太大,否则会使得电流表、电压表取值范围小,造成的误差大;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一般比电池内阻大几倍,取010 能很好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若取0100 会出现开始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很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不变最后突然变化的现象,很不便于调节。关于系统误差一般由测量工具和所用测量方法造成的,一般具有倾向性,总是偏大或者偏小。本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测量值小,造成E测E真,r测r真。【题例2】 答案:9.010解析:由实验电路,R和A1串联相当于电压表,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1(RRA1)I2r解得:I1EI2延长I1I2图线,当I20时,读出I19.0 mA,解得E9.0 V。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解得r10 。演练巩固提升1C解析: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象可消除某次测量不准造成的偶然误差,选C。2答案:(2)24解析:本题考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根据实验原理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