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634714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一、目标:1、通过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在初中阶段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地理科学奠定基础。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训练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养成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在学习、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3、迎接咸宁市九年级地理中考,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发挥考出最佳成绩,为升学准备考分。二、内容:初中阶段的全部教学内容,共4本教材。三、重点: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2、八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四、难点: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五、策略:1、突出重点。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以讲授为主,而且当新课一样讲授。原因:这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原因:这章知识性强

2、、灵活多变;原因:后边章节不少的地方都有所涉及;原因:学生在高一级学习中的基础。其余各章节则以学生背、练为主。2、分散难点。第一章的讲授分成三段完成,这样可以分散难点,让学生可以轻松的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3、讲讲、背背、练练。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一节设计一个练习,其余各章节分册分章设计练习。4、八年级上册新课中插入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并在四月份结束全部新课。六、时间:根据近年来我校的实际,周课时2节,要到五月份初才进入中考复习状态。七、进程及课时分配:第一阶段:教材过关,分章分节复习。1、七上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3课时)(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2、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3、2 课时) (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3、七上第一章第三节 地图(2课时)(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4、八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2课时)(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5、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课时)(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6、八上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2课时)(讲背1课时、练和评附在八上第四章)7、八上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2课时)(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8、八下第五章 四大地理区域(2课时)(讲背1课时、练和评附在八下第六章)9、八下第六章 省级区域(2课时)(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10、八下第七八九章 省内区域、跨省区域(3课

4、时)(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第二阶段:中考综合训练,10天做综合训练题。第三阶段:中考适应性训练,5天做中考模拟题。第四阶段:学生自主复习,查缺补漏,10天原则上不讲不练,学生背考点、读练习卷、提问。中考复习提要第一部分七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1.形状 2.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3.麦哲伦及麦哲伦航海的目的、线路、结果二、地球仪(一)基本概念地球仪、地轴、南极、北极、经线(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纬线、赤道、经度、纬度、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纬网(二)基础知识1.经线:形状、方向、长度、走向、经线圈2.纬线:形状、方向、长度、走向、纬线圈3.经度:零度确定

5、、度数划分、代号、度数变化、半球的划分、4条特殊的经线4.纬度:零度确定、度数划分、代号、度数变化、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11条特殊的纬线5.经纬网的意义 6.经纬线间隔度数的计算7.对称点 8.咸宁通城的经纬度位置(三)经纬线的难点1.东、西经度的判读 2.北、南纬度的判读3.经纬度与半球的关系的判读 4.极地投影图的判读三、地球的运动 (一)、基本概念:自转 公转(二)基础知识1.自转和自转:运动轨道面、夹角及倾斜、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中心2.地理现象: 昼夜的形成、昼夜的交替、时刻的早迟、昼夜长短及变化、日出时刻的早迟、太阳高度及变化、太阳高度与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及变化、五带、四

6、季及四季的交替(三)、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画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太阳的直射点 晨昏线与昼夜半球 四个位置的节气名称和日期(四)、地球上的五带图:在图上填注画描7条纬线的度数名称和意义五带的名称和地理特征四、地图(一)基本概念:地图、比例尺、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地势、地形、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二)基础知识 1.地图的三要素2.比例尺:(1)公式 (2)种类 (3)大小 (4)运用比例尺测算 (5)地图的缩放3.地图上的方向: (1)地图的方向:一般地图、方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极地投影图 (2)两点之间的方向:地图上两点间的方向判断:

7、普通地图、一般经纬网图、方向标地图、极地投影图、两地分别在东西经的方向; 直接根据经纬度判断方向4.图例 5.注记 6.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7.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坡度的陡缓、山地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陡崖 8.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第二部分八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看中国的位置优越1.位置:半球、经纬度、五带、海陆、四端点、优越性二看中国的疆域辽阔1.陆地领土:面积、陆界 、海岸线 、南北距离、东西距离 、 跨时区、14个陆上邻国2.领海:我国的领海、领海面积(管辖面积)、四海一洋、内海、岛屿、半岛、四海分界线、海洋资源丰富、6个隔海相望国家三看中国的行政区34个(23+5+4+

8、2)1.三级行政区划 2.首都、自治区、特区3.省级单位的名称、简称(3字简称1个,两个简称5省)、省会及位置、板块轮廓(特别记住:川、陕、云、黑、鲁、粤、内蒙古、甘、辽、鄂、赣、藏、青、新等省的轮廓,另有桂、青、晋等)四看中国的人口众多1.人口大国:人口总数 2.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分界线3.人口分布的特点、原因 4.人口问题 5.我国的人口国策、具体要求五看中国的民族团结和睦1.民族数 2.各民族人口 3.民族分布特点4.民族政策 5.民族文化:节日 文体 宗教六、中国疆域政区之最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形和地势1.地势总趋势、阶梯分布及分界线、地势优越性 2.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

9、、优越性3.主要山脉(五纵三横一弧)、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分布、特点; 三大丘陵与著名风景点;山地面积广大及利弊4.中国地形之最 5.咸宁(通城)的地形二、中国的气候1.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 2.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3.气温:特点、分布、温度带、咸宁(通城)4.降水:特点、分布、原因、干湿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咸宁(通城)5.气候的特点:季风及分界、范围、特点。梅雨与伏旱、咸宁(通城)6.三大灾害性天气 7.中国气候之最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1)概念:内、外流河 内、外流区域 (2)内、外流河的分布及水文特征(3)河湖众多(数据) (4)中国河湖之最2.黄河、长江:发源

10、、流程、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支流、水利工程、母亲河3.黄河:“几”字形、中国的忧患、“地上河”、治理黄河4.长江:流域面积、各河段别称、三峡、“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九曲回肠”“地上河”、长江的防洪和灌溉中国的几条地理分界线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基本概念1.解释: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2.识别:自然资源与非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国情二、我国的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2.土地资源的类型、比例及分布3.为什么要保护珍惜土地、怎样保护 4.我国的土地日 三、我国的水资源1.为什么说水是最宝贵的资源? 2.水资源的类型、

11、分布、问题3.水资源主要是指? 4.水资源问题是世界化的问题? 5.水资源的基本国情怎样?6.节水标志及其含义7.解决我国水资源矛盾的途径:(南水北调的目的和线路)8.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9.为什么要珍惜保护水资源、怎样保护八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一、中国的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先行官”、“生命线”。 2.运输方式种类、特点、选用3.交通网的分布 4.公路运输特点、高速公路、川藏和青藏公路5.铁路:(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2)主要铁路干线(5纵3横、西南干线2条)(3)重要铁路枢纽二、中国的农业1.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地位、分布、五个部门 2.农作物的地区差异、三大产棉区。 3.

1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4.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三、中国的工业1.什么是工业?工业的地位、分类、分布 2.四大工业基地 3.上海4.高新技术特点、门类、分布、中国“硅谷”八下第五章中国地理区域的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划分的依据及名称、分界线、位置、范围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相同点:气候、地势、地形、农业2.自然环境差异:位置、范围、自然环境(气温:一月均温、年较差、特点;降雨:年降水量、雨季;地形;植被;河流:流量、汛期、结冰3.人文地理差异:农耕(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作物种类);交通、民居、其他方面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两大区域的突出特点及自然景观、“日光城”2.两区的农

13、业:(l)四大牧场特点、牲畜品种(2) 种植业特色、品种、分布八下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一、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自然环境:地理方位、地形位置、经纬度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气候。2.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数据)3.历史悠久的古都和文化名城、名胜古迹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1)旧城格局、(2)今日北京的格局、(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1.地理位置、组成、面积、人口2.“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的建立、特区区旗图3.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澳门的支柱产业。(2)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合作 (3)香港的经济特点三、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岛l.自然环境(1)位置(纬度、海陆)、组成、面积、人口、民族(2)自然环境:地势地形,多火山、地震,气候,山峰、河、湖2.美丽的宝岛 3.出口导向型经济、“台湾硅谷”4.富饶的宝岛:产品、森林、樟脑、7个美称、矿产 不可分割、盼统一四、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位置、范围、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气候特征、植被特征(高山、荒漠和绿洲)2.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坎儿井、主要农产品3.能源开发:石油、天然气、“西气东输”八下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位置 2.对外开放的前沿及有利因素3.外向型的经济、与港澳“前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