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课件知识分享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629911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霖铃课件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雨霖铃课件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雨霖铃课件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雨霖铃课件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雨霖铃课件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霖铃课件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课件知识分享(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宋词的发展脉络,婉约与豪放,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

2、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雨霖铃,宋柳永,柳永出身于仕宦书香门第。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却屡试不中,仕途很是坎坷。初试落榜曾填了一首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其实这只是一时的抒怀之作,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却对此词一直耿耿于怀。后柳永再次应试,本已中榜,但在放榜时宋仁宗却特意将他黜落,并说“且去填词”。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3、。,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伎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宋代刘季高在一次酒宴上批评柳永的词,就有一位老太监拿笔和纸跪在他面前说:“来,你写一首给我看看?!” 这可以算是超级粉丝了!,在宋代,柳永的“粉丝”军团构成了一种很奇特的现象。在这群追星族构成的金字塔中,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的全部阶层厚实的基座是当时疯传柳词的社会最基层的人们,稳固的中坚力量是当时同一代的知识分子,顶端还有一再阻拦他入仕的宋朝皇帝和中文大字不识几个的金国皇帝。 宋是一个比较八卦的时代,从今天留下的大量的笔记所津津乐道的生活

4、琐事就可以知道。皇帝在吃饭的时候常常叫宫中的歌舞妓唱柳永的词,当时柳永一定也知道,其实宋仁宗也真的很喜欢他的词。,苏门四学士的秦观也受到柳永的影响。有记载说秦观从会稽入京都开封,见老师东坡。东坡说:离别这么久,你作文应该更有进步了。京城时下正盛唱你的山抹微云之词。秦谦虚了几句。东坡很快又说:怎么分别之后,你却又跟从柳七学词了吗?秦观慌忙说:我虽然没什么才学,但也还不至于如此,老师别误会。东坡又说:“销魂,当此际”难道不是柳七的句法?秦观才惭服。 据说后来,秦观曾试图修改此句,但已经广为流传。,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不久之后,以一代名妓陈师师为首的京城“众家姊

5、妹”,就大张旗鼓地把柳永的尸骨运到了洛阳城外开阔的乐游原,并举行了盛大的法会,声势浩大令京城大族不敢丧葬。其后一个月,全国各处青楼歇业痛悼柳永。此后每年清明,演艺界诸人都从各地来到乐游园,备祭礼拜扫,当时称之为“吊柳七” 或“吊柳会”或“上风流冢”。,柳永一次路过江州,有人告诉他:当地当红明星谢玉英是他的“粉丝”。 于是柳永前去拜会,见面的时候,他发现谢玉英的桌上、床头放着的,全是他的词集。柳永当时就很感动。 那么美女谢玉英对柳才子,本来就很崇拜,见了面更是一见倾心,于是决定从良跟柳永走,才子佳人,一段好姻缘眼看就要成了。 可是柳永当时有公事,就与她相约,来年一定回来江州迎娶她。 天意弄人,一

6、年后柳永再过江州,谢美眉恰好出门远行。“人面不知何处去”,于是他留词一首,独自回了京城。 谢玉英回家看到信后,从江州一直追到开封,却因为机缘不巧,两人再也没有机会见着面。 柳永死后,谢玉英和全体人民一样哀痛不已。一代红颜就这么在哀痛的折磨之下,仅仅两个月就追随柳永而去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

7、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

8、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 梁衡读柳永,柳永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诗仅存数首,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有乐章集。,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 。玄宗触景生情,甚是思念

9、贵妃,遂作雨霖铃一曲,以寄恨焉。,雨霖铃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悲莫悲兮生别离。 (屈原九歌少司命)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乌夜啼)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南宋李清照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南宋 吴文英唐多令,上片:临别情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凄切 点明季节,寒冷的天气,凄清悲切的气氛。 对长亭晚 点明离别的伤感,默默相对直至天色已晚,无声胜有声。 骤雨初歇

10、预示离别之船将要起航 上片第一层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凄清悲切。,寒蝉: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柳永自己就一再用过这个意象,如 引驾行“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又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因此,它不是一个专有的地名,在送别的场合都用得着,如,王褒送别裴仪同的“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王昌龄少年行的“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以精练之笔刻画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一边留恋情浓,一边却兰舟催发,所以都门帐饮毫

11、无兴致 兰舟 舟”即小船,相传鲁班曾经刻木兰树做小船,后来“兰舟”变成了船的美称。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细节刻画是情感的集中表现 ,真挚动人 泪眼 泪,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送别诗”一类的重要意象,绝大多数别离者都难免泪下沾巾。临别挥泪,在他们,恰如临别饮酒、临别折柳一样经常、一样普遍。如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

12、 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烟波、暮霭、楚天 “烟、雾” 的蕴意和内涵主要在于象征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楚天:楚地的天空(战国时楚国很大,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这里泛指南方天空。,上阕:,皆,依依惜别,写实,景语:,情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虚,写实,写实,下片 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点明伤离别的主旨。自古伤离别是常情,此时离别更遇冷落清秋,呼应了上片的寒蝉凄切,递进语

13、气强调了此时清秋离别更让人难受。,清秋 秋风多厉,草木凋落,万物蛰伏。在这样的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下,秋意象积淀着民族的悲剧性的心理记忆。它的主要内涵是凄凉、愁怨和悲伤。秦观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残更与恨长。”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 看似平常的一句诗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杨柳岸”: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

14、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词 “年年柳色,灞陵送别”李白忆秦娥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兰陵王柳,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风,在古人的眼中,风也是最能触动离愁别恨的事物,尤其是秋风,更是离愁、忧怨、感伤的“愁种子”。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晓风,不是暖风或微风,指深秋的凌晨清冷微带寒意的风,“自古逢秋悲寂寥”,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残月”:为什么不是圆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

15、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破镜一样的残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如“惆怅晓莺残月” 韦庄,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李清照,“今宵酒醒何处”表现作者分别后孤独、无助、迷茫的精神状态。,3、一舟临岸,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凄清的气氛,冷落的客情,清幽的风景,绵邈的离愁,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中。杨柳、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触动离愁情怀,酒醒可谓愁更思愁,愁何以堪。 虚构离别之后的相思之苦,与前面实写离别场景融为一体,更形象地抒发别情。,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16、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千种风情都成虚设,只因离开了相爱的人。更与何人说呼应了上片的竟无语凝噎,倾吐了别后长久孤寂,虚度年华的痛苦。,皆,下阕:,羁旅长愁,写虚,景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情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落 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景语:,寒蝉、长亭晚,骤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勾勒环境,渲染气氛,别后去向,别后情景,别前,别后,2情语:,都门帐饮,执手相看,清秋伤别,良辰好景,情事,情态,点旨,别后生活,离别时,别后,练 习,1、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 A、骤雨:急雨 歇: 停 B、都门:京城门外 帐: 通“畅”痛快地喝 C、无绪:没有心思 执手:手拉着手 D、沉沉:深沉 经年:一年 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起首三句写离别之时,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 B、“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虚实结合,刻画了人物 的语言和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