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29813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770前476年),(公元前475前221年),(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汉朝,(前202年9年),西汉,东汉,(25年220年),温故知新,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特点:首次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特点: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温故知新,三国鼎立,第16课,官 渡 之 战 赤 壁 之 战 三 国 鼎 立,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

2、交战双方、时间、地点、结果,三国的建立,三国经济概况; 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3、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学习目标,第16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背景:,第16课三国鼎立,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经济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曹操像,第16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胜利,结果:,交战双方:,时间:,袁绍和曹操,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意义:,以少胜多,特点:,第16课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3、匈 奴,刘璋,刘表,袁术,张鲁,袁绍,曹操,第16课三国鼎立,第16课三国鼎立,袁绍,曹操,曹操,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之后彻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长期以来的割据战乱局面。,第16课三国鼎立,二、赤壁之战,背景:,曹操统一北方, 孙刘势力有所发展。,第16课三国鼎立,右边是明朝人画的有关刘备和诸葛亮的一幅画。看看画中的人物都是谁?他们去做什么?这里还有个成语故事,谁能说得出来?,三顾茅庐,动 脑 筋:,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第16课三国鼎立,二、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失败退回北方,结果:,交战双方:,时间:,曹操和孙刘联军,意义:,以少胜多,特点:

4、,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第16课三国鼎立,曹,刘,孙,孙刘联军 不足五万,刘,刘,20万大军,刘,刘,208年 赤壁之战,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1、三国建立的背景:,三、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第16课三国鼎立,2、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5、,三、三国鼎立,220年,洛阳,曹丕,221年,成都,刘备,222年 229年,建业,孙权,第16课三国鼎立,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第16课三国鼎立,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三、三国鼎立,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就重视农耕,大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下来。魏国建立之后,统治者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1)魏国经济的发展,第16课三国鼎立,三、三国鼎立的形成,第18课三国鼎立,(2)吴国经济的发展,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孙吴开发

6、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孙权,三、三国鼎立的形成,(3)蜀国经济的发展,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的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第16课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刘备,孙权,联合抗曹,赤壁之战 ( 208年),魏,蜀,吴,本课小结,歌诀记忆,200年曹袁战官渡,统一北方奠基础。 208年赤壁起战火,孙刘抗曹少胜多。 三国鼎立魏蜀吴,洛阳成都建业都。 三国经济有发展,230年卫温去台湾。,本课小结,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7、 )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A、220年 B、222年 C、221年 D、229年,C,A,D,课堂练习,4、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5、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6 、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战。这句话有没有错误?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这句话有错误。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课堂练习,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课后活动,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幸存的人有如百分之一,想起来就让人感到苍凉。,(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

8、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东汉末年,因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出现了百姓流离失所、死者相籍的场景。,战乱连年不断,造成人民大量死亡,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课后活动,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写于“官渡之战”),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他实现了吗? 原因又是什么?,(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宏大的志向统一全国,没有,曹操想统一中国,但“赤壁之战”败于

9、孙刘联军。,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课后活动,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 上的主动;招贤纳士,人才济济。,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主观,客观,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原因?,经济:实行屯田,发展生产。,军事:精通孙子兵法,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课后活动,孙、刘,曹操,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课后活动,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10、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历史使人智慧,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自满必然失败; 2、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3、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4、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动 脑 筋:,阅读材料,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回答:,(1)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