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讲课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629371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讲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讲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讲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讲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讲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讲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讲课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一、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推出的背景 纲要的贯彻和实施 纲要中新的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 教育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统一 教师角色转换 扩展教育资源,教育的两条路线(两种模式): 现代教育:建立在统一性、知识、管制、规范、训导基础上,适应大工业社会 后现代教育:建立在主动活动、个性、尊重人格和权力、引导的基础上,适应信息社会 转变观念(理论学习和培训) 变革实践(课程改革),时代的变革和教育的适应 ()时代的变革 信息时代和科技时代 全球化和多元化社会 市民社会(民主化自在)与竞争 “逃避自由”,()社会发展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拥有独立自主的个性(

2、感性和理性的和谐) 拥有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能力) 拥有积极而开放的生活态度 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教育的现实困境 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根深蒂固 教育观念模糊不清 教育行为的功利性强,教育效益不高,(二)理论基础 “快乐成长课程”就是我们初步建立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中是建立在以下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 教育是为了促进幼儿的“成长”。(成长和发展) ()“成长”是一种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和步伐实现的变化和进步。 ()儿童成长是一种文化的“成长”; ()这种“成长”是幼儿朝向积极的社会生活追求的方向的变化和进步。 ()这种“成长”是指各种教育活

3、动希望促成的幼儿的“成长”,快乐对促进幼儿成长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它能引导和激励幼儿投入积极的活动,作为一种动机力量增强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它能有助于幼儿形成人际依恋和产生积极的社会反映,帮助幼儿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 ()和幼儿“成就”相关的快乐能让幼儿自我肯定,包含了力量和信心,是幼儿进一步成长的基础。 “凡是包含教育目标的地方,我们几乎总是关注儿童的情感,关注引导而不是驱使儿童去学习”。,基于上述认识, 我们将幼儿的成长设定为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朝向合理的方向的、现实的、情绪愉快的身心变化,即是“快乐成长”。 这就是“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所主张的教育主旨。,二、幼

4、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结构和内在特色,(一)课程结构: 课程采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来组织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评价等要素。 整个课程体系按儿童的年龄阶段分为四个同构的层级,及托儿班(岁)、小班(岁)、中班(岁)和大班(岁); 各层级(年龄段)分别有个和个必选主题和个备选主题 ; 每个主题有个必选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和一本配套的儿童用书与若干个备选的教育活动。,(二)课程的主要特色 课程目标:注重促进儿童的内在素质全面和谐的成长 ()全面发展的新理解:理性和情感,经验、知识、能力和态度,把儿童成长(发展)的各种目标都相对均衡地渗透在每一个主题的教育活动之中。 ()和谐发展:注重儿童自由表现,注重尊

5、重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由和个人差异,追求儿童个性的初步养成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整合性强、生活化 (1)兴趣性:兴趣是儿童内在产生的对外部事物好奇的一种心理现象,能激发儿童的求知需要 兴趣是教育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手段。 引导和发展儿童兴趣的方法:环境的设置、玩具材料的提供、教育活动和生活的有机结合,(2)多样性 ()整合性 ()生活化 整合的有效方式是幼儿现实的生活 课程实施方式:生活化、儿童自主活动、游戏化 ()生活化:教育即生活 ()儿童自主活动: ()游戏化:体现出快乐成长的追求 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开放性 ()完整性 ()开放性 开放的目的:增强课程的适宜性 课程操作性强: ()对教育活动过程

6、的指导具体明确; ()资源提供丰富多彩,三、对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的贯彻要求 逐渐转变教育观念: ()儿童观的转变:每一位儿童是独立而有个性的,不仅仅是教师工作的对象,而应该是教师生活的伙伴 ()发展观的转变:从外塑转变为内生 ()教育观的转变:教育对教师和儿童来说对应该是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在生活中来共享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意义,形成合理的追求 把儿童放在教育活动的主体位置,重视儿童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教师逐渐转变角色 教师角色由传统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技能训练者、行为训导者、生活管理者转变为:活动条件的提供者(支持者)、活动的引导者、学习和生活的合作者 开放式办园开放式开展教育活动,广泛地建设和利用各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物质资源: 精神资源: 制度资源: 不断地评估和反思教育活动和儿童发展 (随机性创造性系统的反馈与调节),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