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课时物质的密度(精讲)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628325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课时物质的密度(精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课时物质的密度(精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课时物质的密度(精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课时物质的密度(精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课时物质的密度(精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课时物质的密度(精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课时物质的密度(精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物质的密度,核心知识)质量(七上P129130)1物体所含_物质的多少_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_形状_、_位置_、_物态_的变化无关,任何物体都有质量。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千克_,用符号kg表示,其他单位有吨,其符号是_t_;克,其符号是_g_;毫克,其符号是mg。它们单位之间的换算:1 t_103_kg,1 kg_103_g_106_mg。密度(七上P133137)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不同_。2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体积的_比值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用字母表示。3密度公式_(表示密

2、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4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kg/m3_,常用单位是g/cm3,其换算关系是1 g/cm3_103_kg/m3。5密度知识的应用。(1)利用公式计算某种物质的密度或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mV计算体积为V的某种物质的质量。(3)利用公式V计算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的体积。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特性_,与质量的多少、体积的大小_无关_,但当温度、状态等发生改变时,物质的密度也将发生改变。同种物质的密度相等,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并可用于计算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七上P130131)1托盘天平的使用精华提炼:在使用时,应将天平放在_水平台_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

3、刻度线上;然后调节_平衡螺母_,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在称量过程中,天平的右盘放置砝码,左盘放置需称量的物品;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此时砝码质量与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之_和_,即为所称量物体的质量。在添加砝码的过程中,必须用镊子进行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提取。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精华提炼: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在使用量筒时,如果液面下凹,读数时视线应与_凹面处_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液面上凸,读数时视线应与_凸面处_在同一水平线上。密度的测量(七上P136137)1测固体物质的密度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m;向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测出此时水的体积

4、V1;将固体放入量筒里水中使其浸没,测出水和_固体_的总体积V2;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固体的密度_。(用上述字母表示出来)2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_盐水_的总质量m1;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盐水,测出体积为V;用天平测出_烧杯和剩余盐水_的质量m2;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_(用上述字母表示出来)。,考点突破)密度概念的理解【例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图像,比较甲、乙两条图线可知甲种物质的密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种物质的密度。根据每一条图线还可反映出的规律是_。【解析】运用图像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

5、物理量分别是什么。(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3)明确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根据图像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如图所示:在图像的横坐标轴上取一个相同的横坐标,即相同的质量m,发现V甲V乙。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故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图像中横轴表示物质的质量,纵轴表示物质的体积,对每一条图像而言,物体的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由此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答案】小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黔东南中考)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D )0 、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

6、物质的密度(kg/m3)煤油0.8103干冰0.4103酒精0.8103冰0.9103水1.0103铝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2(临沂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D )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为1.25103 kg/m3【疑难易错点睛】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的简单应用【例2】(2017连云港中考)有四个容量均为20

7、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酱油纯水植物油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解析】由得:mV,又因为分别装满,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故V相同,已知酱油纯水植物油酒精,所以密度大的质量大,可知酱油的质量最多,故B正确。【答案】B3(常州中考)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 mm2,质量为89 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D )A4 m B40 m C400 m D4 000 m密度的测量【例3】(2017烟台中考)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8、()测量牛奶的密度;鉴别金戒指的真伪;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 BC D【解析】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

9、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大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实验;故应选C。【答案】C4(德州中考)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 )A石块的质量是46.8 gB石块的体积是18 cm3C石块的密度是2.6103 kg/m3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5(2017苏州中考)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27_g。(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

10、入装有20 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10_cm3。(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_2.7_g/cm3。(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偏小_。(选填“偏大”或“偏小”)(5)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于盐水中,读出示数为F_。盐水密度表达式盐水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疑难易错点睛】测量固体密度时,由于步骤弄反,先测体积再测质量,由于物体沾有水,使测出质量偏大,导致测出密度变大。类似于固体,测液体密度时,若步骤弄反,会导致烧杯中

11、水倒不干净,使测得体积偏小,测出的液体密度偏大。密度的简单计算【例4】有一个空玻璃瓶质量为0.1 kg,当瓶装满水后,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 kg,若先在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 kg,然后在瓶内再装水至瓶满,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 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解析】(1)水的质量m1m瓶和水m瓶0.4 kg0.1 kg0.3 kg。玻璃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V瓶V1水3104 m3。(2)金属颗粒的质量m金m瓶和金m瓶0.8 kg0.1 kg0.7 kg。(3)装金属颗粒时,瓶子内水的质量m水m总m瓶和金0.9

12、 kg0.8 kg0.1 kg。水的体积V2水1104 m3。金属颗粒的体积V金V瓶V2水3104 m31104 m32104 m3。金属颗粒的密度金3.5103 kg/m3。【答案】(1)3104 m3;(2)0.7 kg;(3)3.5105 kg/m36(东营中考)质量为0.5 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 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 kg,此液体密度为_0.8103_kg/m3(水1.0103 kg/m3)。7(哈尔滨中考)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_47_g,空瓶容积为30 cm3,酱油密度为_1.1_g/cm

13、3。【疑难易错点睛】用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计算时,公式中的各物理量要对应到同一物体。实验突破: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命题题眼突破1实验原理()。2天平(实质为等臂杠杆)的使用和读取。3量筒的使用和读取。4实验步骤的补充、排序、设计及改正。5实验表格的补充。6计算物质的密度或写出密度的表达式。7mV图像的理解。8误差分析(根据可知质量、体积的测量不准确都可引起误差)a由质量引起的误差体积准确,质量偏大(偏小),密度偏大(偏小)b由体积引起的误差质量准确,体积偏大(偏小),密度偏小(偏大)9判断物体是否为实心。10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估。11测量特殊物质的密度。12浮力法测密度。13借助其他装置测密度。二

14、、实例剖析【例5】(2017盐城中考)小刚在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甲),乙)(1)将天平放在_桌面上,移动_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随即在天平左盘中放入盛有食用油的烧杯,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87.8 g。(2)向空量筒中倒入30.0 mL的食用油,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g,计算得出食用油的密度为_kg/m3。(3)在(1)中测量质量前,小刚没有调节天平平衡,这使测得的烧杯和食用油总质量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测得的食用油密度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解析】(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2)向空量筒中倒入30.0 mL的食用油,剩余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