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28281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小故事,甲 骨,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青铜器,丝 帛,竹简,动脑筋,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西安灞桥、甘肃天水)。,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

2、一。,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意义:,传播:,改进:,发明:,一、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甘肃天水)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放马滩纸,“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论丛史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蔡侯纸,造纸术的传播,公元4世纪(朝鲜),公元7世纪(日本),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非洲

3、),公元12世纪(欧洲),公元16世纪(美洲),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公元19世纪(大洋洲),材 料 研 读:,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查查看,元兴元年是公元那一年?,东汉和帝年号 公元105年,成就及地位:,生活时期:,写成伤寒杂病论。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后世尊称为“医圣”,1、张仲景,东汉末年,二、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伤寒杂病论书影,成就及地位:,擅长技术:,生活时期:,东汉末年,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 编制“五禽戏”,2、华佗,麻醉药剂“麻沸

4、散”,五禽戏,熊形,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内容:,作者:,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地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书的典范,文学的杰作。,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三、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历史巨著史记的?,首先,司马迁有远大的志向,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其次,为实现他的志向作了大量艰苦的努力,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遍历祖国南北,实地考查、访问、收集大量资料。即使在受了“腐刑”后,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问 题 思 考:,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的这种精神对

5、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我们要学习司马迁那怕面对艰难挫折、身心的摧残,都能坚韧不拔的精神,只要坚持去做,才会取得成功。,材 料 研 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意思是:“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含义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创始人:,地位:,1、道教的兴起,兴起:,东汉末年在我国民间兴起。,(2)张凌创立五斗米道。,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1)张角

6、创立太平道 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术,四、道教和佛教,老子,太上老君,道教教主太上老君,动脑筋: 道教为什么要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支 持,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到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得以广泛传播。,看谁答得快!道教篇,1、对于道教的兴起,统治者是什么态度?,2、统治者为什么支持道教?,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古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传入:,起源:,2、佛教的兴起,基本教义:,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

7、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白马驮经,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提倡和扶植,1、对于佛教的传入,统治者是什么态度?,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佛教的教义在一些方面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2、统治者为什么提倡和扶植佛教?,看谁答得快!佛教篇,3、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佛教教义提倡转世轮回,宣扬人的今生只要忍受苦难,来世就能得到幸福。当时正处于

8、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佛教如一根浮木,给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以精神安慰,生存动力。,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促使人民向佛教寻求精神安慰,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大月氏,长安,洛阳,天竺,大月氏,长安,长安,东汉 明帝,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佛教传入中原,张陵,本课小结,张角,太平道教,五斗米道教,课 后 活 动:,1.下图是根据华佗的五禽戏绘制的。你能说出图中人物各模仿的是哪种动物的动作吗?,熊形,课 后 活 动:,2.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

9、来哪些好处?,(1)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2)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书写;绘画;用于包装;用于制造纸质生活用品,如纸杯、纸盒、纸巾、纸衣裤等。,课 后 活 动:,3.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直:直书其事。核:翔实准确。虚美:指美化统治者。隐恶:指隐瞒统治者的恶行。这几句大意是:他的文章能忠实地直书史实,他所记述的历史事件翔实准确,他不虚构统治者的善事,也不隐瞒统治者的恶行,

10、被誉为“实录”。 这几句是高度评价司马迁和史记尊重并忠实于历史的。由于司马迁修史记时能够作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因而司马迁被誉为“良史”,史记被誉为“实录”。,请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B,课堂练习,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B,课堂练习,3、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 A、宏扬佛教文化 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 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 D、兴趣所致,C,课 堂 练 习,4、下列哪一种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B,课 堂 练 习,5、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D,课 堂 练 习,6、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 A、内容丰富 B、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 D、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D,课 堂 练 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