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攻击行为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28159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 攻击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第13章 攻击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第13章 攻击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第13章 攻击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第13章 攻击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章 攻击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 攻击行为(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最奇怪、最不可测和最难以解释的现象。自然界中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恰是人类本身。 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1981),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小学发生校园枪击惨案,造成28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 这是2012年以来美国发生的最血腥、死亡人数最多的枪击事件,也是继2007年导致33人死亡的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后的另一起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2012年12月14日7时40分许,河南光山人闵拥军挥舞着菜刀在几分钟之内将陈棚村完全小学的23名学生砍伤。,父母称其患癫痫有暴力倾向。 并没有受邪教的末日蛊惑,皮丘什金:令人恐怖的连环杀手,皮丘什金被指

2、控在1992年至2006年14年间谋杀52人。 检方说,亚历山大已承认,其中大多数命案确系自己所为,并坚称自己实际杀害了63人。,莫斯科时报2007年8月13日报道,与很多罪犯一样,皮丘什金童年非常不幸。他生来没有父亲,他的妈妈先送他进收容所,后来又让他和祖母一起生活。 祖母去世,给了他很大打击。从此,皮丘什金经常一个人带着狗到比茨维斯基公园散步。这只狗死后,皮丘什金把它埋在公园里,而狗的墓地周围正是皮丘什金后来的杀人场所。,在邻居的眼中,皮丘什金是一个“懂礼貌”、有点儿 “多愁善感”的人。他非常爱动物。如果一只宠物不幸死了,他会非常伤心。 然而,绝大多数熟悉皮丘什金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年轻

3、人有着恶魔般的内心世界。,1992年,18岁的皮丘什金第一次杀了人:由于视一位同学为情敌,他将对方从公寓楼的高层推下,导致对方死亡。警方对他进行了审问,最后却认定,那名同学是“自杀身亡”,从而使他逃过一劫。 这个结果让皮丘什金以为自己受到了上帝的眷顾,于是,从2001年起正式开始实施恐怖的杀人计划。,2006年7月,俄罗斯独立电视台播放了一段皮丘什金接受俄罗斯警方讯问的录像。 在被问及为何杀人时,皮丘什金回答道:“我的生活里如果没有杀人,就如同没有食物一样。那(杀人)是一种必需品,你能理解吗?我感觉我是这些人的父亲,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 网址:,家庭暴力

4、,11.25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我国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受害者一般以妇女儿童居多。 就总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越低,生活越贫穷,社会地位越低,则家庭暴力的发生率越高 。 家庭成员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50以上,知识分子实施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校园欺负(bully in school): 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包括恶意推搡他人、打骂他人、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散布谣言等等。学校中的欺负行为非常普遍,在各个国家中都具有很高的发生比例。 欺负行为的特点: 它属于攻击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 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欺负行为的双方在力量上以不均衡为特点。,回顾人类历史,20世纪的人们

5、受到最好的医疗和教育,同时却也是最嗜好残杀的时代之一。(Renner,1999) 战争、种族屠杀及人为的饥荒在内,大约1.82亿人死于“大规模不幸事件”。(White,2000),我们记得的911事件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暴力事件,但从伤亡人数来讲,大约与之同时发生的刚果种族大屠杀事件才算是最为惨重的。据报道,死亡人数约300万!部分民众被砍刀活活砍死,其他民众大多在逃离村庄后死于饥饿和疾病(Sengupta,2003)。 在邻国卢旺达,约75万人,在1994年夏天的种族灭绝性屠杀中惨遭杀害(Staub,1999)。,生活中的数据,生活中的数据,2000年后,这种暴力和毁灭性冲突不再只局限于中东和

6、非洲地区。全世界,人类每天要花费20亿美元在武器和军队上,而20亿美元可为世界上数百万贫困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教育资源并进行环保投资。 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250场战争夺走了1.1亿人的生命,足以建立一个人口超过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总人口之和的“死亡国度”! 这些无不揭示着整个人类潜质中异常残忍的一面!,在人类有记载的5600年的历史中,共计发生了14,400次战争; 平均一天要发生95,000次犯罪事件,其中会有50人死于谋杀; 人类是少数几个会系统性规模性杀死自己同伴的种系之一。 攻击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广东“杀人校长” 亲手杀死学生,双桥小学学生的心理

7、阴影还没完全消除,2006年初,吴瑞烈做了双桥小学校长近3年,在他谋求能连任的当时,双桥小学的部分家长以校长管理无方为由要求撤换校长吴瑞烈。 3年级学生徐武军的家长徐兴建较“挑头”,心胸狭窄的吴瑞烈于是将报复目标指向了徐兴建,3月10日下午,他将自己学生徐武军骗到校长宿舍内,用绳子勒,用铁锤敲,残忍地将其杀害并藏在床下。 事发后,吴瑞烈从银行内提取双桥小学4万元书本费,写下遗书后失去踪影。 遗书里有这样的内容:“家长都投诉因为我表现差,存心不让我继续做这个校长。我也是不好惹的,我要杀掉19个对我最不敬的学生,然后自杀” 吴潜逃后,留给当地的是恐慌和满天飞的传言。,徐兴建一提起死去的儿子就伤心欲

8、绝,凶手潜逃8个月后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受害人70多岁的爷爷常常坐在孙子的房间里不停地吸闷烟,Question,难道我们像希腊神话中的米诺陶斯一样是半人半兽吗? 1941年,仲夏夜的一天,在波兰耶德瓦布内的一个小镇上,非犹太人的一般居民对另一半的犹太居民进行疯狂屠杀,1600名犹太人中只有十几人幸存(Gross,2001) 我们要如何来解释人类的这种攻击倾向呢?,Question,攻击行为取决于先天生物基础/后天习得? 什么样的情境更容易诱发敌对行为呢? 大众媒体对攻击行为有影响吗? 如何才能减少攻击行为?,第13章 攻击行为,主要内容: 什么是攻击 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 如何减少攻击行为,第一

9、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一、攻击行为 (一)攻击行为(aggression) 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语言行为。 Physical or verbal behavior intended to hurt someone. 只有有动机参与的行为才是攻击行为。 攻击不是感情、动机、态度等内在心理状态,而是外部表现出来的行为。发怒是一种攻击的愿望,偏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他们对攻击行为发生动机作用,但没有构成攻击事实。 攻击行为总是敌意性的,不仅指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直接施以暴力,也指伤害他人的心理,造成心理上的痛苦。,什么是攻击行为?,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语言行为。 这一定义排除车祸,牙科治

10、疗或人行道上的碰撞,但是包括打耳光,当面侮辱,甚至说风凉话。 研究者通过让人们决定伤害他人的程度来度量攻击行为:比如用施加多强的电刺激实验。,什么是攻击行为,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语言行为。 该定义涵盖了两种不同的攻击行为。 当动物发怒时,它们在展示典型的社会性攻击行为;而当掠食者潜行在猎物之后时,它们表现的是静息的攻击行为。社会性和静息攻击行为分属不同的脑区。 对于人类,心理学家将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和“工具性”两种。,攻击行为的类型,根据不同性质、社会后果分为: 1、反社会攻击行为 有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并且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为社会所认可的攻击行为。 2、亲社会攻击行为

11、 亲社会,即符合社会准则。亲社会攻击行为是为了维护社会团体的利益,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做出的攻击行为。 3、被认可的攻击行为 这是一种介于亲社会攻击行为与反社会攻击行为之间的一种攻击行为。这种行为虽然不是社会所必要的,但也不违背社会准则与规范,是一种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行为。,(二)攻击行为的种类 1.敌意性攻击行为(hostile aggression) 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比如,起因于冲动的谋杀。 电影七宗罪又译火线追缉令,年青的警官在暴怒的冲动下,杀死罪犯。 2.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 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大多数恐怖活动属于工

12、具性攻击。一些谋杀以及由于报复性胁迫导致的暴力活动却是工具性的。 人类不断增强自己破坏能力的同时,却没有使自己制止攻击的能力同步增长。,两种攻击行为,敌意性攻击行为是有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的。 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大多数恐怖活动属于工具性攻击行为。罗伯特佩普(2003)对19802001年间发生的所有自杀性爆炸事件进行研究后指出:“所有自杀性恐怖活动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都有明确的、现实的和战略性的目标迫使自由的民主国家从恐怖分子眼中属于他们的家园的领土上撤军”。,两种攻击行为,谋杀大多是敌意性攻击行为。 其中约有一半因为意见不合而爆发,其余的源自恋爱中的三角关

13、系和酒精或致幻毒品导致的争吵(Ash,1999)。这些谋杀是冲动性的情感爆发,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来自110个国家的数据显示:更为严厉的死刑惩罚并未减少杀人案件的发生。,第二节 攻击的理论,三种观点: (1)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驱动; (2)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 (3)攻击行为是习得的。,1.本能论和进化心理优势 弗洛伊德和洛伦兹认为攻击行为的能量来自本能(instinctual),这种能量如果得不到释放,这种能量就会越积越多。 攻击行为对于获得资源、抵抗攻击、威吓乃至干掉情敌、防止配偶的不忠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2.神经系统的影响 研究者在动物和人类身上发现了一些能够促进攻击行为的

14、神经机制。对杀人犯和死囚的研究证实:脑区异常可能导致异常的攻击行为。,(一)生物学理论,弗洛伊德的本能论,生本能 死本能 个体内部固有的破坏性本能力量,体现了人对杀戮和死亡的原始欲望。 当死本能指向于外时,就成为破坏、伤害、征服、攻击、战争的动因,引发了攻击行为。 人的攻击行为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是死亡本能的产物。,洛伦茨 洛伦茨认为攻击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 洛伦茨认为攻击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攻击及其“升级”,应该采取耗散攻击本能的办法,例如发展冒险性体育活动。,猎豹的弱肉强食,知更鸟的领地之争,羚羊的妻妾之争,进化心理学,巴斯和沙克尔福德(进化心理学家):攻击行为对于人

15、类的远祖,在特定情况下有着相应的意义,可以更好地获得资源,抵抗攻击、打败情敌、防止配偶不忠等。 这有助于解释攻击行为更多出现在男性之间。,生理学的观点,基因 同卵双生子攻击性相似程度高于异卵双生子 出生后被他人收养的暴力罪犯的儿子,攻击性倾向类似其生父,而不是其养父,生理学的观点,杏仁核 当杏仁核受到刺激后,温顺动物会变得暴戾,当这个区域的神经活动受阻后,暴戾的动物会变得温顺。 但也具有弹性,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当一个雄性猴子面对比他弱的猴子时,杏仁核受到刺激,就会攻击其他猴子,比他强时,即使也受到刺激,却会逃之夭夭。,生理学的观点,睾丸素 一种男性激素,暴力犯身上自然生成的睾丸素水平显著

16、高于非暴力犯,注射睾丸素也会增加攻击性 5-羟色胺 大脑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对攻击具有抑制作用,遗传学的观点,XYY的男性攻击性比较强; 某些特定的反社会攻击行为具有高遗传性,而且在家族中的表现很明显。,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 相对于异卵双胞胎来说,同卵双胞胎更可能在“脾气很大”或者“经常打架”的问题上给出一致的回答。如果同卵双胞胎中的一个被判有罪,那另一个双胞胎有一半的可能也有犯罪记录,而在异卵双胞胎中这一比例仅为五分之一。 一项对新西兰几百名儿童进行追踪研究,结果显示攻击行为使由一种能够改变神经递质平衡的基因和童年时期的受虐待经历共同决定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并非单纯地只受“不良”基因或“不良”环境的影响;相反,基因会使某些儿童对虐待更敏感,反应更强烈。,3.基因的影响,4.生物化学因素 研究表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同样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攻击性的敏感性。 酒精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知觉和考虑后果的能力,进而增加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酒精使人们的个性弱化,降低我们的抑制能力。 研究还表明:暴力行为和雄性激素(睾丸激素)也有关系。 雄性激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