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2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626947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2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学语文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2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学语文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2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学语文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2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学语文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2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八切法 读懂诗家语,考纲解读:E级,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命题规律 1.多选用唐宋诗,以名家的非名篇为主。(如:李白、 李贺、杜甫、刘禹锡、岑参;欧阳修、苏轼、陆游等) 2.两道题目,一道客观选择题和一道主观试题。选择题 从五选二变成单项选择题;主观题考查情感和技巧两 方面,题型丰富。 3.分值从11分变为9分。,诗歌鉴赏三步走,能 读懂,会 鉴赏,善 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读不懂,一切答题套路都没用! 1.读不懂诗:词义不明,语序不清,译读不畅。 2.审不准题:不理解题目要求,踩分点把握不准。 3.答不对点:鉴赏术语不懂,表

2、述格式不明,诗意结合不紧。 诗歌讲了一大堆,看到新诗干瞪眼。 技巧教了一大堆,分数还是老样子。 问题出在哪里?,二、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懂得“古 代诗家语”,懂得古诗词对语言的变形,把古代诗家语“泡” 开来读。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 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将古诗词深层意蕴 “品”悟出来。,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1.点明写诗的时间:春望天净沙秋思夜雨寄北等 2.点明地点和事件:观沧海登飞来峰游山西村等 3.表达诗人情感:春夜喜雨书愤念奴娇赤

3、壁怀古等,切入点一:看标题,4.点明诗歌的主要内容:石灰吟锦瑟蜀相等 5.表明创作的目的、缘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即时应用,说出下列诗歌标题提示了哪些信息。,交代了写作缘由(编集拙诗, 成一十五卷) 表明了对象(元九、李二十) 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戏赠),点明了地点(礼部贡院) 点明了事件(阅进士就试) 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交代了诗的题材(送别诗) 暗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惜别),点明了地点(田野) 点明了事件(放歌),点明了事件题诗 表明作者的精神状态 (醉中),点明了写作对象(精卫),点明了地点(田野) 点明了事件(插田、唱歌),点明了写作目的(赞扬他

4、人画作) 点明了事件题诗,点明了写作目的(投赠诗、干谒诗) 点明了写作对象(长沙裴侍郎),11,切入点二:看作者,(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魏晋时期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倡导建功立业。 (曹操、曹丕、曹植) 盛唐时期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王昌龄、岑参) 中晚唐国势式微,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多是借古讽今。 (李商隐、杜牧) 北宋诗重义理。 (欧阳修、苏轼) 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 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陆游、辛弃疾) 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

5、,纷纷表现出时危显 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12,(2)看作者的创作风格。 一是主体风格: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派婉约派,二是个体风格: 曹操志向远大、豪放磅礴 王昌龄用语奇特、雄壮豪迈 李白傲岸不羁、豪放飘逸 白居易明白晓畅、平易浅近 李商隐含蓄典雅、情致深蕴 欧阳修温丽深稳、清新流畅 陆游悲壮奔放、语言精练 柳永婉约缠绵、意境脱俗,陶渊明淡泊名利、淡远闲静 岑参满怀豪情、雄奇瑰丽 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王维诗中有画、恬淡优美 李煜颓蘼伤感、亡国之恨 苏轼命运坎坷、旷达豪放 辛弃疾沉雄豪迈、善用典故 李清照构思新颖、哀婉凄苦,同一作家风格也有变化,一个成熟的诗人,就像一个可以反

6、串行当的优秀演员一 样,其作品风格可以是多样化的。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生活情趣,意 味盎然,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边塞诗雄浑壮阔,如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2)苏轼是豪放派代表,但也有婉约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3)辛弃疾既有抒写收复失地、壮志未酬的爱国诗篇, 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闲适之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

7、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诗歌中的注释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有的还可能是解 题的关键。,切入点三:看注释,(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 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孔父即孔子。 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交代地名和写作背景,处于安史之乱时期。(755763) 点明人物身份。,即时应用,

8、(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注释: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从教:任凭。 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 妆。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表明诗歌形式和写诗的缘由。解释相关人物,帮助理解句意。 解释疑难词语,帮助理解句意。解释相关诗句,暗示诗中用典。,(2017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9、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 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 安肯来邪?” 解释地名,同时交代作者身份和地位。 解释相关诗句,暗示诗中用典。,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名作动、名作状、动词使动用法、形作名等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词性改变,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复 活诗中境”

10、,懂得诗歌语言的变形,才能读懂诗家语。,重点着力处!,古诗,切入点四:看正文,省略句补充省略成分,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叶绍翁游园不值 省略了主语“我” 2.省略宾语: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红豆 省略了宾语 “红豆” 3.省略谓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鸡声(叫)(走出)茅店月,人(踏)板桥(印)迹霜 :海日生(于)残夜,江春入(于)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句倒装还原语序,1. 主语后置: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2.宾语前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 正常语序:遥看草色近却无 3.主谓倒装:多情应笑我

11、,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正常语序: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4.定语后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正常语序:安得千万间广厦,5.状语后置: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正常语序:僧月下敲门,6.因果倒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正常语序:平野阔星垂,大江流月涌。 因为平野辽阔,所以才感受到星星显得格外低垂; 是因为大江奔流,才觉得月亮也随江流在涌动。,词类活用,1.名作动: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戴锦帽穿貂裘 2.名作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茂盛的)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 3.名作状:谈笑

12、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灰”,意为像灰一样;“烟”,意为像烟一样。 4.动词的使动用法: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使受惊,使鸣叫),王安石泊船瓜洲,5.形作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月夜怀子由 (完整保全) 6.形作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红色红花) 7.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使变绿),8.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以为重,以为轻)白居易琵琶行,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古诗词的句法特征之一。指 相邻两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

13、一个完整意思。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气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秦淮河和沙滩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互文见义,补充诗中所省略的主语和动词,即时应用,2019全国卷I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画作)满眼(都是)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表现)在(画作)一窗间。 (画作上)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我)吟断(与佳句)不相关。,(2018全

14、国卷I)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带酒日晚歌田中。(状语后置)田中带酒日晚歌。 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即时应用找出下面这首诗歌中的特殊句式,(2019全国卷III)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名作动) 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即时应用,找出下面这首诗歌中的词类活用,(2018全国卷III) 精卫词

15、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朝在树头暮海里(互文) 你早晚在枝头和大海里来回奔波,即时应用,找出下面这首诗歌中的互文,一、喜悦之情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切入点五:看诗眼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 们都称为“诗眼“。阅读时准确抓住诗眼,无疑对正确理解分 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二、怨恨之情,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杜甫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三、悲伤寂寞之情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四、相思思乡之情,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