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新版操作规程3.2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3762644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新版操作规程3.22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电解新版操作规程3.22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电解新版操作规程3.22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电解新版操作规程3.22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电解新版操作规程3.22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新版操作规程3.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新版操作规程3.22(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解工段岗位操作规程编写人:审核人:设备部:安环部:生产部:审批人:二零一一年九月十五日1前 言一、生产管理思想1生产系统理念:让所有设备产生协同效应。2生产系统方针:管生产就是管工艺指标。3专业思想3.1 百分百理论将影响某个标杆的所有因素百分百控制合格,那么这个标杆就能合格。3.2 总量控制法管理生产,先给系统建立总体物料、热量等平衡标杆,依据标杆总量,查找生产过程中不平衡的点,逐个解决,实现总量平衡。3.3 克服九类心理克服浮躁心理;克服试验心理;克服技改心理;克服好战心理;克服英雄心理;克服单系统作战心理;克服间歇生产的心理;克服独立作战心理;克服用新的管理思想代替旧的管理思想的心理。

2、3.4 微量管理化工生产中主要反应物料经过净化处理后仍含有很多看似不起眼,容易被忽略的微量物质,这些微量物质控制不好往往会对我们的生产造成非常严重后果,我们将这些微量当作重点来管理,尽可能降低微量物质含量。3.5 防火墙理论影响事物的变量有很多,在没有认清事务的本质之前,找出控制环节中的一个关键点(这个点控制好了后面所有的环节都因为这一点的稳定得到优化) ,将这个关键点作为一面挡在后续环节前面的一堵墙,让所有的变量都统一到这一点,无论前面的变量有多少,都被挡在这面墙外面,这面墙就是所谓的“防火墙” 。4间歇生产连续化,连续生产稳定化,稳定生产标准化。间歇生产连续化:打断停车随意性,有计划性的进

3、行停车,减少突发性事故。连续生产稳定化: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稳定生产负荷,不擅自改变工艺条件及工艺状况,不频繁加减量,使生产持续稳定运行。稳定生产标准化:生产稳定同时,出台相应标准、规程进行固化。2二、本岗位工艺设计思想氯碱的工业生产方法以电解法为主,其生产工艺经历了水银法隔膜法离子膜法 3 个发展阶段。19 世纪中期,食盐水电解生产氯气和烧碱的技术已经取得了专利,并于 1890 年实现了工业化。在电解中最初所用的石墨阳极消耗快且电耗高,人们开始寻找金属作阳极,并在 1968 年实现了金属阳极工业化。发展至今,金属阳极电解生产技术已非常成熟,但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电解能耗高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2

4、001 年,国内水银法烧碱装置已基本关停,隔膜电解装置技术成熟,但离子膜法烧碱装置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自 1986 年我国首批离子膜法烧碱装置在盐锅峡化工总厂和齐齐哈尔电化厂投产之后,新上烧碱项目中离子膜法所占比例迅速增加,近几年则占到扩产总能力的 90。近 20 年来,不仅实现了离子膜法烧碱从无到有,而且 2006 年的产量达到 7279 万吨,约占烧碱总产量的 50,这个比例还将继续增大。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的开发始于 1952 年 Bergsma 首先提出采用离子选择透过性膜的离子膜法来生产氯气和烧碱,但研究中选择的是带碳酸或羧酸基团的烃类阳离子交换膜,这种膜不耐阳极室内的氧化物尤其是氯

5、的腐蚀,所以无法实现工业化。1966 年,美国 Du Pont 公司开发出太空燃料电池用的全氟磺酸阳离子交换膜,即Nafion 膜,并于 1972 年成功地将这种离子膜应用于氯碱电解生产中,为离子膜法制烧碱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 世纪 70 年代初,日本旭化成公司发现,各种弱酸中的羧酸基有特别卓越的阻挡性能,可取得更高的电流效率,并成功推出了全氟羧酸膜。几十年的氯碱生产实践表明,离子交换膜法生产工艺具有产品质量高、能耗低、无污染等优势,成为氯碱工业的发展方向。本岗位现有一套年产 21 万吨烧碱(折合百分之百)的离子交换膜电解生产系统。电解槽是日本氯工程公司和东曹公司联合研制的 nBiTAC

6、-898 型电解槽,属复极式自然循环电解槽,其特点一是运转性能好,可在高电流密度下运行,且电耗低;二是安全且操作简便,采用独特的溢流方式,使膜几乎无振动、无气体层。3目 录第一章 岗位任务 .11岗位任务 .12岗位概念 .13岗位职责 .14巡检概念化 .2第二章 工作原理 .31工艺原理 .32装置原理 .53电解运转设备一览表 .84电解静止设备一览表 .9第三章 工艺流程 .101方框流程图 .102流程简述 .11第四章 生产物料平衡 .121正常生产情况下的物料平衡 .122电解槽的物料平衡 .12第五章 工艺指标 .141班组级工艺指标 .142片区级工艺指标 .153事业部级工

7、艺指标 .15第六章 操作要点 .15第一节 螯合树脂塔岗位 .151操作要点概念化 .152操作要点和方法 .17第二节 电解岗位 .181操作要点概念化 .182操作要点和方法 .184第三节 淡盐水脱氯岗位 .261操作要点概念化 .262操作要点和方法 .26第四节 电解 DCS 工艺连锁设计说明 .27第七章 开停车置换方案 .281系统开停车方案 .28附:电解槽的针孔实验和密封性实验 .45第八章 应急预案 .471生产应急预案 .472安全应急预案。 .52第九章 典型案例 .541盐水 pH 值异常事故案例 .542盐水浓度异常事故案例 .553盐水浓度异常事故案例(二) .554精制盐水掉流量连锁停车事故 .565电解 2.21 氯水泄漏事故 .566电解 2.26 盐水泄漏事故 .577 “39”氯气泄漏事故 .57第十章 附录 .581. 电解岗位管理标准 .582. 电解岗位基础知识 .593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624阀门类型及简介 .635其它设备 .686. 相关数据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