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复习资料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625582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复习资料(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    复   习    目    录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2专题二:常见易读错的字4专题三:容易写错的成语6专题四: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成语8专题五:初中语文默写13专题六:古诗名句分类集锦22专题七:初中重点文言文复习23 专题八:佳作创新及例文42专题九:精彩开头和结尾69专题十:诗词鉴赏口诀77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知识点储备】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

2、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四、小说三要素

3、:人物、情节、环境 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4、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

5、感染力。四、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五、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六、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 答题方式: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七、小说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6、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八、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专题二:常见易读错的字81逮捕 b   麻痹 b   包庇 b   濒临 bn   哺育 b   泊位 b   傍晚 bng   鄙视 b  

7、庇护 b   奴婢 bi   称心 chn   赔偿 chng     整饬 ch     觇视 chn     处分 ch     刹那 ch   炽热 ch   粗糙 co     瞠目 chng   嗔怒 chn     重创 chng     阐明 chn   颤动 chn   鞭笞 ch   场院 chng   巢居 cho   抽搐 c

8、h   伺候 c   从容 cng   憧憬 chng   淙淙 cng   不啻 ch   谄媚 chn   郴州 chn   悼念 do   提防 d   咄咄 du   玷污 din   缔造 d   真谛 d   澹然 dn   逮捕 di   呆板 di   傣族 di   导向 do   堤坝 d   踱步 du   恫吓 dng   婀娜   氛围 fn

9、   渔父 f   果脯 f   藩篱 fn   沸腾 fi   俘虏 f fu   讣告 f p   装帧 zhn   栅栏 zh   箴言 zhn   姊妹 z   粗犷 gung   皈依 gu   聒噪 gu   瑰丽 gu   桎梏 g   绵亘 gn   勾当 gu   刽子手 gu   百舸 g   豁免 hu   恫吓 h   负荷 h   教诲 hu

10、   干涸 h   可汗 hn   巷道 hng   徘徊 hui   踝骨 hui   浣沙 hun   隔阂 h   攻讦 ji   僭越 jin   隽永 jun   痉挛 jng   颈项 jng   俊俏 jn   矩形 j   发酵 jio   龟裂 jn   畸形 j   狙击 j   戛然 ji     歼灭 jin   矜夸 jn   粳米 jng

11、  棘手 j   押解 ji   离间 jin   供给 j   角色 ju   通缉 j   汲水 j   嫉妒 j   脊梁 j   勤俭 jin   校勘 jio   齑粉 j   马厩 ji   地窖 jio   信笺 jin   皎洁 jio   踪迹 j   感喟 ku   傀儡 ku   囊括 ku   廓落 ku   鸟瞰 kn   咯血 k &nbs

12、p; 恪守 k   咱们 zn   确凿 zo   姓召 zho   靓女 ling   奶酪 lo   稂莠 lng   踉跄 ling   山岚 ln   罹难 l   擂台 li   分娩 min   绸缪 mu   模样 m   抹布 m   脉脉 m   消弭 m   联袂 mi   愤懑 mn   荒谬 mi   阴霾 mi   嫩芽 nn   糯米 nu &nbs

13、p; 泥古 n   羞赧 nn   怯懦 nu   执拗 nu   气馁 ni   酝酿 ning   拈轻 nin   按捺 n   泥淖 no   炮制 po   糟粕 p   血泊 p   奇葩 p   扁舟 pin   漂白 pio   媲美 p   澎湃 pi   体胖 pn   胚胎 pi   剖析 pu   璞玉 p   稽首 q   悭吝 qin  

14、祛疑 q     俏然 qio   翘望 qio   肯綮 qng   引擎 qng   天堑 qin   栖息 q   期年 q   蹊跷 q   企业 q   侵略 qn   瞿然 q   龋齿 q   遒劲 qi   蜷曲 qun   绮丽 q   戕害 qing   颤栗 zhn   破绽 zhn 中伤 zhng   鹿茸 rng   熟稔 rn   舐犊 sh &nb

15、sp; 洗涮 shun   慑服 sh   狩猎 shu   妊娠 shn   禅让 shn   折耗 sh   恣睢 su   渊薮 sus   莘莘 shn   歃血 sh   追溯 s   游说 shu   嗾使 su   吮血 shn   赡养 shn   湍急 tun   绦虫 to   迢迢 tio   殄灭 tin   字帖 ti   鞭挞 t   女娲 w  

16、斡旋 w   垂涎 xin   噱头 xu   混淆 xio   省亲 xng   兴奋 xng   吁叹 x   辖制 xi   戏谑 xu   徇私 xn   闲暇 xi   檄文 x   酗酒 x   乳臭 xi   洞穴 xu   狡黠 xi   纤维 xin   霰雨 xin   咆哮 xio   驯服 xn   徇情 xn   呷茶 xi   怨艾 y  

17、 笑靥 y   赝品 yn   殷红 yn   梦魇 yn   造诣 y   墙垣 yun   摇曳 y   啁啾 zhu   贮存 zh   拯救 zhng   浸渍 z   牛仔 zi   缜密 zhn     惊蛰 zh   砧板 zhn  专题三:容易写错的成语和蔼(霭)可亲、 唉(哀)声叹气、黯(暗)然销魂、 飞扬跋(拔)扈 、 甘拜(败)下风、略见一斑(般)、 班(搬)门弄斧、英雄辈(倍)出、 并行不悖(背)、  关怀备(倍)至、 大有裨(稗)益、 还璧(壁)归赵、 白璧(壁)微瑕、 金碧(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