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重点文段复习卷含答案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137622012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重点文段复习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重点文段复习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重点文段复习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重点文段复习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重点文段复习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重点文段复习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重点文段复习卷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上语文课内重点文段复习卷 (一)6敬业与乐业片段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 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 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 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 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 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 有

2、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 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 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 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 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 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

3、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 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 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 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 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 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 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 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 害自己。所以敬业主

4、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 ”孔子说: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什么是敬?_ 2、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具体作用是什么?(3 分) _ 3、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_ _ 4、从选文的语言来看,说说演讲稿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3 分) _ 5、“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 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 _ _ (二)故乡片段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

5、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 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 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 家隔膜起来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 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原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 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暗地里笑他,以为 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

6、也是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 是他的希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 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 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解释第段中加点的三个“辛苦”的含义。( 3 分) “辛苦展转 ” ; “辛苦麻木 ” “辛苦恣睢 ” . 7、第段中说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我”害怕什么?( 2 分) 8、第段中,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结尾处为什么又重写这些美好的景物?(2 分) 9、第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2 分) 10、人们都说 “月是故乡明 ”,你认

7、为这次离开故乡的“我”还会有这种感受吗?(3 分) (三)我的叔叔于勒片段 果然, 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 常说: “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 人。”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 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 老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 ” 我给了他 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

8、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 把 2 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 3 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 我说: “我给了他 10个铜子的小费。 ”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 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1、“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 一个人?( 4 分) 12、“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2 分) _ 13

9、、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 分) _ 14、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 ”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2 分) _ 议论文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片段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是事实;不久就 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 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 后来信 “国联”,都没有相信过 “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 “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 曾经有过 “他信力

10、 ”,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 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 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 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 “自欺力 ”。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 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 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

11、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 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 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5 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4 分) 16、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4 分) 17、“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

12、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 ,这两 句话中画线词语的含义是什么?(3 分) 18、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1 分) 19、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1 分) 20、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 中国的脊梁 ”?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怀疑与学问(选段)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 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解答中,一切学

13、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 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 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 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 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 后之学者都是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 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21下面是

14、对文段中心论点的把握,正确的一项是()。 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22本文段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用了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请问用了哪个事例论据? 23 文中划实线的句子哪些是正面说理?哪些是反面说理? 24文中加粗的句子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一) 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来,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道理论证;引用曾文正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敬业的重要性。(或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 证了作者的观点。) 3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