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雨寄北课件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620768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雨寄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雨寄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雨寄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雨寄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雨寄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雨寄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雨寄北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雨寄北,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作者简介及题解,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回首页,李商隐,夜雨寄北

2、,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Junwen guiqi weiyouqi , bashan yeyu zhangqiuchi,Hedang gongjian xichuanzhu , quehua bashan yeyushi,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指作者的妻子。,指回家的日期。,什么时候才能。,重头谈起。,夜雨寄北(七言绝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

3、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诗意散译,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赏析,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

4、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第三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写出诗人的遐想。 “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

5、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似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然而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预料的期待,反而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

6、调又是和谐、统一的。,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妻子(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一个“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何当共剪西窗烛,,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小结,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孤寂之感和思念之情,表达盼望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愿望。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唐诗素描:夜雨寄北

7、夜雨寄北 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到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 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前掀起红盖头的那个晚上。 朦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幸福。 我拥着你,附在

8、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淅淅沥沥的雨。,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当堂练习,2“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一个“秋”字,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两个“期”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妻子(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3.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

9、动态感。(“涨”字与“夜雨”“秋池”相照应,表面上即景点题,实则说明了淅淅沥沥的秋雨使池水都涨满了。巧妙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时间之长。这一精细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D,5.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10、,答: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返回,6.(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的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离愁别若,相聚的欢乐,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思念亲人的感伤之情。,7.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问题。 【甲】 绝句 杜甫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 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之情。 (2)甲诗侧重写眼前景,

11、一个“欲”字秒在采用了拟人 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 ”,又写了“ 想象景(未来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

12、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 的志向。,讨论,8.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在构思和立意以及表现手法上与夜雨寄北一诗有何不同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在构思上,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以写景为主,全诗除第三句外都在写景;而李商隐夜雨寄北与之有很鲜明的区别,通篇都在叙事,前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 在立意上,寒食寄京师诸弟要表达的是对诸弟,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是亲情;而夜雨寄北立意在爱

13、情,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表现手法上,寒食寄京师诸弟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中的雨中空斋、江上流莺以及杜陵草青之景,都是围绕第三句的“ 把酒看花想诸弟 ”而写,借助景物描写烘托氛围,营造意境。夜雨寄北的表现手法则不同,诗人直抒胸臆,用语朴实,清空如话,一气循环,却又有几分含蓄委婉,意味深长。,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3.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6.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7.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诗海拾贝李商隐有传世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