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618182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笔记一地球和地图1. 不理解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和最短距离两点间的距离一般指沿着两点所在经线或纬线的距离,而最短距离则是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弧长。2. 对比例尺的相关原理掌握不准确易错方向避错方法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分数)比值的大小,不是分母(分子)的大小,当分子为 1 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比例尺大小比例尺三种表文字式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长度单位不同,转换为数字式时没有单位,即分子和分母的单位是统一的。线段式每个单位长度一般为 1 厘米示方法不能正确转换原比例尺“放大到”n 倍,就是原比例尺n;“放大”或“放大了”n 倍,对比例尺的缩就是原比例尺 (n+1)。原比例尺“缩小到”1

2、/n,就是原比例尺1/n;“缩小”或“缩小了”1/n,就是原比例尺(1-1/n)。比例尺放大(缩小)放掌握不准确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不理解水平比水平比例尺表示水平距离的缩小程度;垂直比例尺表示垂直方向距离的缩例尺与 垂直小程度,一般应用于地形剖面图上比例尺的差异3. 不能正确判断方向和相对方向考生容易受思维定势影响习惯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忽视图中所给的指向标或者经纬线。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指向标或经纬网判断方向。指向标一般指示正北;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无法从题意中获取方向信息则根据一般原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对于两地的相对方向,南

3、北方向是绝对的,而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所以人为规定根据劣弧一侧确定东西方向。4. 不能正确比较坡度大小考生一般根据等高线疏密的表象判读坡度,当等高线特别弯曲时,考生对疏密的判读往往与实际不符。所以需要深入理解坡度的概念,结合等高线图中的等高线疏密、等高距和比例尺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必要时应该用坡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5. 不能正确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易错方向避错方法不能正确计算陡陡崖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n-1)dH(n+1)d,要注意可以等于最小值,但不能等于最大值崖的相对高度不能正确计算任若两地之间的海拔是递变的,可以利用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意两地的相对高算。若两地之间的海拔不是

4、递变的,应该分别算出两地的海拔或海拔范度围,然后相减先要画出流域的分水线(山脊线),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不能正确估算河估量图中流域的形状,依据比例尺进行估算流的流域面积不能正确计算潜水埋藏深度(打井深度)关键要理解潜水水位是指潜水水位的海拔。根据地形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即可计算潜水埋藏深度(打井深度):h=a-b(h 为井深,a 为等高线数值,b 为等潜水位线数值)笔记二地球运动1. 不理解地球的运动特征易错方向避错方法理解参照物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恒星日,就是同一颗恒星在某地上空连续混淆恒星日与出现两次的间隔时间,一个恒星日是 23 小时 56 分 4 秒,这是地球自转一太阳日周的真

5、实时间。太阳日,就是太阳在某地上空连续出现两次的间隔时间,一个太阳日是 24 小时不理解角速度地球上任一点围绕地轴做圆周运动,角速度为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线速和线速度的区度为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别注意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的产生原因不同。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混淆昼夜现象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和昼夜更替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因其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 24 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会产生昼夜更替,只不过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长,为一年混淆近日点、时间上

6、的区别: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前后;远日点和冬至地球公转到远日点为月初,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前后。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偏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偏东2. 不能正确进行时间的计算易错方向避错方法混淆地方时、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区是个空间概念,是从中央经线向东、时区和区时向西各 7.5的范围。区时是个时间概念,是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不会判断时间根据人为规定,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间早,东 12 区最早,西 12 区最晚,早晚据此进行时间计算,尽可能避免越过国际日界线,只需根据时差进行加减不理解两条日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

7、为 0 时或 24 时的经线,其经度随地球自转而变化;人期界线的差异为日界线(国际日界线)大致为 180经线,时间随地球自转而变化。3. 不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易错方向避错方法认为太阳直射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点所在纬度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最长混淆昼长夜短与昼变长夜变短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不等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4. 不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易错方向避错方法混淆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

8、,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和正午太阳高示) XC16-blitpoiyut0-74.TIF;%115%115,JZBHDG8*2度混淆正午太阳如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高度和昼长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既不是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夏至最大值日北半球各地的昼长达到最大值认为太阳直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例如,5N 的某地,当太阳直射点向南、北半球点由赤道向 5N 移动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中的哪个半球增大;当太阳直射点由 5N 向北移动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因而正移动,哪个半球确的说法是

9、,太阳直射点向某地(不是该地所在的半球)移动,某地正午太的正午太阳高阳高度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度就都增大5. 不理解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规律易错方向避错方法不会判断太阳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太阳东升西落,012 时太阳位于偏东方向,1224时太阳位于偏西方向运动方向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根据正午太阳方位和高度,不会判断昼夜判断当地纬度,进而综合判断该地昼夜长短状况长短看不懂极昼区太阳高度最大时太阳若在南方,说明北极地区出现极昼,反之南极地区出的太阳视运动现极昼。再根据极昼地区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纬度图和观测点纬度笔记三地球上的大气1. 不

10、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易错方向避错方法不清楚短波辐太阳温度很高,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大气难以削弱;地面和大气温射与长波辐射度不高,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以长波辐射为主,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的区别等能强烈吸收不了解大气辐大气辐射向各个方向都有,可大致分为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向下射向地面,射与大气逆辐向下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属于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射的关系大气逆辐射只大气逆辐射全天皆有,而且白天更强,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存在于晚上两小时左右,并非在夜晚混淆大气两种大气热力作用包括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削弱作用是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热力作用的对保温作用是大气逆辐射把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的保温象

11、不清楚近地面近地面大气(对流层)的直接能量来源是地面辐射而不是太阳辐射,根本大气的能量来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源2. 不理解逆温的形成原理易错方向避错方法对逆温概念理正常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均递减率约为 0.6 /100 米。当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时,为逆温。如果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气解不全面温垂直递减率小于 0.6/100 米时,也可以看作是逆温不能把逆温现正常情况下,空气对流旺盛,空气不稳定。当出现逆温时,空气对流运动象与空气运动变弱,空气的上升运动受阻,空气相对稳定,且逆温越强,空气越稳定状况正确匹配片面认为逆温逆温并非只有弊端,也会带来以下好处: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

12、只会带来不利发生的天气条件是大风、强对流运动;大气稳定,云雨少,提高能见度,影响有利于飞机飞行3. 不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易错方向避错方法热力环流形成应该按照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的逻辑思路分析,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执果索因过程逻辑混乱混淆气压的相绝对气压值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大于低对高低和绝对压。我们常说的高压、低压一般指气压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相对高低高低对“热低压、冷“热低压、冷高压”一般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近地面。受动力因素影响高压”的理解绝的大气环流不存在该规律,另外在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气压也低,如青藏对化高原对空气垂直运 在热力环流中,空气垂直运动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和气压状况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