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复习题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618122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复习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10讲 实用类文本阅读(讲)最新高考语文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要求是: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有四个从容易到难的不同层级含有11个考点: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1)

2、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全国新课标高考卷2016年以前实用类文本主要考查人物传记,2017年以后全国新课标高考卷主要考查新闻速递非连续文本。北京卷已经多年考查非连续文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高考试卷考查选材呈现多样化特点。考点一:理解理解包含两方面内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例如:“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这就是从外延角度说明“森林”的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都有必要条件即客观事物(客观对象),其中必要条件唯独只有一个,充分条件有N个。条件越多,概念外延越小。条件都是带有功能性质的。比如:

4、杯子要有空间,才能承载。而且是用来盛水、酒等液体。而且是器皿类(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所以杯子概念的含义是:用来盛水、酒等液体的器皿。并且如果知道充分条件就能大概的反推出所属的事物或对象。因为它一定和客观存在的事物相联系。概念的功能还有:判断,描述,属性,范畴,定义(概念清晰度)等区别。所谓“重要概念”,是针对这个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而“文中”则指的是阅读语境。阅读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字、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广义的语境指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在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书面语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和话题的社会语境以及由作者和读者

5、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及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词语是表达文章“重要概念”的基本语言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理解“重要概念”的基础。表达“重要概念”的词语(包括短语)如: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作者为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临时借用的或者是新的词语,带有某种特定的内涵。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的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意思,而是特定语境中容易发生偏差的含义。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是重要的概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

6、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作者为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临时借用或新的词语,带有某种特定的意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要理解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它们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核心。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应掌握下面方法:1.准确审题,明确方向。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存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致命陷阱,准确审题、明确答题方向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2.全文搜寻,逐段圈点。“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3.回文

7、对照,辨同析异。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异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要善于发现各选项与原文之间的异同,特别要注意两者在数量、范围、程度、语气等方面的差异。4.摘选原文,组织答案。针对考查“重要概念”的主观题,要先通过找概念、找限制、找要求、找暗示等方法准确审题,然后判定问题涉及的段落区间,联系上下文,圈定关键词句,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组织起来。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

8、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此外,还有一些警句1.结构复杂的长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主要应掌握下面方法:1.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理解理解句子含意的前提是对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凡是有助于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句子的理解。做题时要

9、特别注意把握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而且要领会其在表达上的特定作用,如修饰、限制、强调等。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重要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2.从句子所在的语境中理解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后,接着便要关注其所在的语言环境。只有对具体的语境进行仔细考察,我们才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进而真正理解作者赋予句子的特殊内涵。要抓住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此外还可以结合全文的中心来理解句意,重要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还可以结合社会背景、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来理解。学科#网还要抓住相关语句。作者要表达一个重要的意思

10、,往往不会仅用一个句子来表达。在文中常常会有一些与该句相关的语句与原句互相参证,如前后照应句、同义反复句、反向论证句等。3.从句子在语段中地位理解理解句子的含意,常需要察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对于领起句,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内容去分析;对于过渡句,那就要注意分析上下文段的意思;对于总括句,理解时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寻找相关信息。总之,要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在句子的“辖区”内寻找答案。4从语法修辞角度分析理解对结构复杂的长句,首先应分析它的主干,把握大意,然后再具体分析修饰限制成分,准确把握语句的含意。理解特殊句子,就要抓住因句子成分的次序变动而突出强调的部【典例1】(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

1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接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

12、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摘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湿度(%)寿命倍数温度()一年平均湿度(%)705030103501401903006825074100156357122745819052070(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

13、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

14、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2)修复方案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

15、。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4. 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A. 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B. 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C. 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D. 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考点二:分析综合分析综合包含三方面内容:(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一、认真筛选,细心整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考点是分析综合,筛选是分析,整合为综合。本考点答题方法主要有五种:(1)确定答题范围。有局部(几句话、某一段、某几段)和全文两个方面。上述例题涉及整篇内容。(2)找准答题角度。有全文要点概括和定向归纳两种。例题涉及到这两种方法。(3)读懂试题信息。试题题干要求和五个备选项的信息,均要逐一揣摩,比较鉴别,选出正确答案。(4)定向选择目标。根据题目要求,在把握全文整体思路、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信息所在的区域。这时候对文本要有君臣意识,或组织意识,文本如同一个社会或集团,也是有组织的,若干段落在文本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我们要能分清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