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618117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361 大小:1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含答案)(3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歌咏自然1.理解、积累本单元新学的词语。2.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3.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1.诵读品味,融入文本意境,领会思想内容、艺术境界。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和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1.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2.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所选诗文,有古代诗歌也有现代散文,都是文情并茂的精彩篇章,内容健康向上,风格清新优美。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

2、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情辞兼美的写景散文。文章从山、水两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鉴赏文章色彩和谐的意境美。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古代诗歌四首中,观沧海一诗,曹操借助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

3、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描写自然世界的诗文,兼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美质。教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美景美情”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尝美的过程,多角度解读课文。1.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3.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

4、考人生的哲理。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和认识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涵。5.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学习这几篇课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2.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3.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4.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注重品味语言。春一文的语言十分优美,要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后,重点抓住优美的语句加以品味、理解,这篇散文语言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如文中动词的运用、句式的变化、口语的穿插都是很有味道的

5、。这一步骤,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精彩的地方深入体会。济南的冬天宜采取多种形式反复阅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齐读、散读等。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在学习此文时,应注意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古代诗歌四首的阅读要按照诗词的特点进行,首先要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感知句意。其次,从整体上理解诗歌内容、情感。再次,通过反复诵读,发挥联想、想象,体会诗词意境。第1课春2课时第2课济南的冬天2课时第3课雨的四季1课时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2课时写作1课时第1课春1

6、.易错字酝酿(ning)黄晕(yn)应和(h)涨起来( zhng)宛转(wn) 戴着笠(l)抖擞(su)2.多音字涨(zhng)涨价指的是物价上涨。(zhng)头昏脑涨头脑发昏。形容因繁忙或事物毫无头绪,使人厌烦。散(sn)松散结构或排列不紧密。(sn)散发分发;发出。晕(yn)头晕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yn)黄晕黄色的光圈。薄(b)单薄天冷时穿的衣服少而薄;(力量、意志等)薄弱,不充实;(身体)瘦弱。(bo)薄饼一种烫面饼,很薄,两张相叠,烙熟后能揭开。(b)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清凉的香气,可入药,提炼出的芳香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和(h)和谐和睦

7、协调。(h)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hu)和面用水揉弄面粉。(hu)和药调制药物;调和药物。(h)和牌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获得胜利。3.形近字嘹(lio) 嘹亮声音响亮。缭(lio) 眼花缭乱缠绕。燎(lio)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潦(lio) 潦倒颓丧,失意。瞭(lio) 瞭望登高远望。蓑(su)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衰(shui) 衰败事物发展转向微弱。眨(zh) 眨眼眼睛一闭一开。贬(bin) 贬低指出缺点,给予较低的评价。笼(lng) 笼罩笼罩。茏(lng)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安静没有声音,没有

8、吵闹和喧哗。含有“静得安宁”的意味,侧重表示没有喧哗,不混乱,多用于口语。“静得安宁”用“安静”;“静得舒适”用“恬静”。恬静褒义词,形容环境或生活安静。含有“静得舒适”的意味,侧重表示没有声音,显得舒适,多用于书面语。5.词语释义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朗润:明朗润泽。酝酿:文中指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卖弄:炫耀。花枝招展:文中比喻姿态优美。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其散文代表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绿等。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文题解说】

9、“春”是季节名称,是四季之首。“春”是作者描写的对象,独字为题,简明平实,概括宽泛,富有美感和韵味,给人以清新、简约、明丽之感。【创作背景】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因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做田园牧歌式的抒情,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10、。春以清新优美的诗歌笔调,描绘了作者故乡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色。文章结构细腻,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后,重点抓住优美的语句加以品味、理解。这篇散文语言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如文中动词的运用、句式的变化、口语的穿插都是很有味道的。这一步骤,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精彩

11、的语句深入体会。本课为2课时。1.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2.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及其表达作用。3.抓住作者描绘的各种画面的特点。4.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2.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3.学习作者分层次描绘春景画面的写作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浓郁的情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重点】1.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及其表达作用。2.抓住作者描绘的各种图画的特点。3.学习作者分层次描绘春景画面的写作手法。【难点】1.体会本文寓情

12、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2.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第课时1.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2.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相关信息。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4.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及其表达作用。【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2.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及其表达作用。导入字词、文学常识初读感知朗读、思路朗读体验导入一:关联型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描写春天的古诗,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在此情境下引出课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

13、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多少诗人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现在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导入二:意境型设计意图用一段抒情性的文字,流露出对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为学习本文创设情境。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束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阵阵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

14、种的一茬茬希望、梦想和追求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憧憬和欣喜,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吧!导入三:趣味型设计意图通过谜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考考你”谜语1: 等得三日人方归,二人有缘终相会。谜语2:一日来三人,只有一个大。(打一个两字名词)这两个词语的谜底都是春天。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无数文人墨客都写下了赞美春天的诗句。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走进他的散文春。在享受诗情画意的同时,探访他是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的。一、掌握字词,了解文学常识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作者信息,为顺读课文做铺垫、打基础。1.字音辨读。蓑衣()斗笠()应和()2.字形辨识。yn ning()黄yn()抖su ()3.词语解释。(1)欣欣然: (2) :明朗润泽。(3)酝酿: (4)卖弄: (5) :比喻姿态优美。明确1.sulh2.酝酿晕擞3.(1)欢欢喜喜的样子。(2)朗润(3)文中指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4)炫耀。(5)花枝招展【以上13题教师出示课件,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