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主题型默写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618005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 主题型默写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 主题型默写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 主题型默写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 主题型默写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 主题型默写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主题型默写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主题型默写训练(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名句默写4轮主题型默写训练 1. 爱国之情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爱国忧民”的茕茕身影,俯身便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如苏轼用“_,_,_”(江城子密州出猎)表明自己虽壮志难酬,但仍渴望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辛弃疾用“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道尽了渴望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李贺的“_,_”(雁门太守行)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文天祥的“ _?_”(过零丁洋)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现出舍生取义的英雄气节;范仲淹用“_,_”(岳阳楼记)表现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杜甫用“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饱览民生疾苦、体

2、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龚自珍的“_,_”己亥杂诗(其五)借落花来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心系国家的情怀。2. 思念情怀无论身在何处,游子的心总是泊在故乡的臂弯。“_ ?_”(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借“鸿雁传书”的传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_,_”(天净沙秋思)是游子在夕阳中断肠的哀叹;“_,_”(夜雨寄北)是李商隐想象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_,_”(渔家傲秋思)是边塞将士功业未建而又思家心切的矛盾心情;“_,_”(春望)是杜甫久盼亲人音信的焦急,饱含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3. 离别情思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离别之情总是能引起

3、诗人的万千感怀。李白的“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明月传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李商隐的“ _,_”(无题)用两个“难”唱尽离别的无奈与忧伤;岑参的“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王勃的“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尽显洒脱旷达之意。4. 表达岁月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岁月交替,人生变幻无常,转眼间今是昨非。杜牧的“_,_”(赤壁)用一支“折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暗含岁月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刘禹锡的“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用典故道出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晏殊的“_,_”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对

4、青春易逝的怅惘;孔子的“_,_” (论语十二章)则用流水来比喻时间,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5. 抒发雄心壮志古人在诗文中常流露出一腔壮志难酬的感慨。杜牧身临赤壁,用“_,_”(赤壁)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含蓄地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范仲淹用“_,_”(渔家傲秋思)抒发了人已老,却功业未建的无奈和感慨;辛弃疾用“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白发生,志未酬的无奈。6. 描写边塞风光边塞风光在诗人的笔下显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王维的“_,_”(使至塞上),借“孤烟”和“落日”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自然风光;岑参的“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花喻雪,气势

5、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范仲淹的“_,_”(渔家傲秋思), 运用典故写出塞外天气寒冷,大雁离去的场景。7. 描写自然万物(1)月亮清冷的光辉,一直在文人的笔尖流淌,牵动着诗人们的思绪。“_,_”(游山西村),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是诗人对农村美好生活的向往;“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月寄情,随君远行,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_,_。_”(相见欢),仰视天空,缺月如钩,是词人对月伤怀的集中表现;“_,_”(无题),对镜梳妆,怕云鬓改色,夜阑对月,应觉凄惨,表现诗人对恋人的思念和了解之深;“_,_”(记承天寺夜游),月光如水,藻荇影影绰绰,是作者闲适心情的

6、衬托;“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轮圆月,千里共赏,是作者对亲人和友人的美好祝愿。(2)山水承载着古人的情思。“_,_”(观沧海),浩荡的水、高耸的山让诗人心潮涌动;“_,_”(游山西村),层峦山水,疑若无路,忽又开朗,蕴含丰富的哲理;“_,_”(钱塘湖春行),孤山贾亭,春水初生,让人顿知西湖早春轮廓;“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山高水远,荒凉凄楚,让人顿觉诗人内心的无限辛酸。(3)花草给我们带来盎然的春意,勃勃的生机。“_,_”(钱塘湖春行),以花草写出早春钱塘湖的美景;“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绘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_,_”(醉翁亭记),以野花飘香写山

7、林间的美好景色;“_,_”(陋室铭),以苔绿草青之景表现居住环境的高雅。(4)自古以来,诗人多以“酒”入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陆游的“_,_”(游山西村),借“酒”写农家好客的习俗,赞美农民的淳朴热情;岑参的“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酒”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李白的“_,_” 行路难(其一),借“酒”营造宴饮场面的壮大;范仲淹的“_,_”(渔家傲秋思),借“酒”消解乡愁,写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苏轼的“_。_,_”(江城子密州出猎),写自己趁着酒兴出猎时的英姿,表现出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刘禹锡的“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酒”振奋精神,表现坚定乐观的精神;晏殊

8、的“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借“酒”“新词”和“旧亭台”,表达物是人非之感;苏轼的“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描绘把酒问月的场景,表达对家人的想念。8. 逆境中蕴含希望的哲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失败,怎能获得成功。陆游的“_,_” (游山西村)告诉我们困境中蕴含着生机;李白的“_,_”行路难(其一)启迪我们面对困难要坚强自信,乐观积极;杜甫的“_,_”(望岳)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9. 蕴含新旧更替的哲理日月变换,新旧更替。王湾的“_,_”(次北固山下)写出了时序更迭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刘禹锡的“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告诉我

9、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晏殊的“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则暗示了美好事物不可阻挡地在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再现的道理。参考答案1.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

10、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7. (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