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管理人员).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617298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人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人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人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人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人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人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技术(管理人员).ppt(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安全技术,中原油田培训中心,安全管理人员应掌握的电气安全技术,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的方式、 触电规律 触电防护技术和安全措施 电气防火与防爆 防雷与防静电,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生物效应心脏 颤动停止 中枢神经 呼吸停止 热效应电烧伤、电烙印 化学效应皮肤金属化 机械效应机械损伤、骨折,触电者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1) 通过人体的电压;(2) 通过人体的电流;(3) 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4) 频率的高低;(5)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6) 触电者的体质状况;(7) 人体的电阻。,感知电流男1.1mA,女0.7mA 摆脱电流男16mA,女9mA 致命电流3050mA(超过心跳周

2、期) 500mA(0.1秒以内),常见的触电方式,单相触电 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危险性较大 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系统危险性较小 两相触电人体承受线电压最危险 跨步电压触电,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触电电流较大,RN,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在变配电装置上 在架空线路上 在电缆线路 检修线路或设备 在开关设备上触电,使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临时用电触电 作业现场的非电气金属物带电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 家用电器触电,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与季节有关 低压触电多于高压 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的较多 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的较多 与环境有关 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触电事故多,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潮湿 高温 腐蚀性场所 导电

3、性地面及粉尘 环境中金属较多的场所,电气安全措施,组织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 组织措施 急救措施,技术措施 触电防护技术 电气作业安全措施 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电气作业安全用具,电气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检查 安全培训、考核 制订规章制度 安全标志 安全计划 电工管理,电气安全检查内容,电气线路、设备的绝缘 保护接地、接零正确、接地电阻合格 临时线路安装符合要求 安全用具完好、保管正确,在试验周期内 安全标志完好、齐全 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 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技术掌握 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掌握情况 移动式、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与保管,电气安全组织措施,作业票制度操作票制度查活及交底制度作业

4、许可制度作业监护制度作业间断及转移作业终结及送电制度调度管理制度,触电急救,触电的急救原则 220V)触电时的急救措施:a迅速 - 争分夺秒为触电者脱离电源; b就地 - 必须在现场就地抢救; c准确 - 措施正确、方法准确。 d坚持 - 只要有 1% 希望,就要尽 100% 努力去抢救。,触电防护技术,绝缘 屏护 安全间距 安全电压,安装漏电保护器 实现电气隔离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绝缘性能的指标,绝缘电阻 耐压强度 介质损耗 泄露电流,绝缘的破坏 潮湿 高温 高电压击穿 腐蚀 粉尘 老化 机械 破坏,常用电气设备及线路的绝缘电阻,屏护装置将带电部位封闭或隔离来保证安全距离,开关的灭弧罩、胶

5、盖、外壳 配电箱、开关柜 变配电装置的遮拦、栅栏、围拦、围墙 天车滑线或母线的护网,屏护装置的要求,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完好 尺寸符合要求 与带电体保持规定的距离 金属屏护装置进行接地或接零保护,被屏护的带电部位应有明显的标志 与标志牌配合使用 封闭的屏护装置应设门、上锁,5.3电气安全距离,导线与地面及水面的距离,导线与建筑物的距离,同杆架设线路间的最小距离,电气线路与管道间的最小距离(mm),室内外绝缘导线与地面间的最小距离,直埋电缆与各设备的距离,电气检修安全距离,在架空线路附近进行起吊作业,起重机具、吊物与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小于 1KV以下 1.5米 10KV 2.0米 35KV 4

6、.0米,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数值 工频50V以下 额定值,电气隔离变压器的安全原理,将接地电网转换为范围很小不接地电网,漏电保护器,使用范围及安装场合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 安装使用的安全要求 漏电保护器的正确接线 拒动作和误动作的原因,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范围,有防触电、防火要求的用电设备和插座 各类照明、动力配电箱 移动式机电设备 建筑工地、临时线路 触电危险性大的场所 生产作业场所和辅助场所,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要求,选用 极 数 符合供电方式 防护等级符合使用环境 动作电流被保护设备或线路的类型 安装 应安照说明进行 不得撤掉或降低其它防护 接线 被保护的线路独立 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分开 管理

7、 每月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护接地(IT防护系统),1、保护原理 因接地电阻较小,可将漏电设备的外壳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人体接触漏电设备接地电阻的分流作用使漏电电流绝大部分从接地电阻通过,从而保证了人体的安全,2.保护接地的适用范围,在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若电气设备采用接地保护(即TT系统), 当发生漏电时,外壳上仍有较高的漏电电压,不能保证人员的安全。 虽然漏电电流绝大多数从接地电阻通过,但此时漏电电流比不接地电网要大得多,通过人体的电流仍超过了致命电流。 因此,保护接地只适用于不接地电网,不接地电网中,凡可能漏电对人体造成触电的金属部位均应接地保护。,须接地的电气设备与装置

8、,电机、变压器 开关、携带式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 电器设备的传动装置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配电屏、柜的金属外壳或构架,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拦、围栏 电缆金属接头盒、金属外皮、金属支架 配线的金属管 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4.各种电气装置接地电阻的允许值,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TT系统),RN,RA,漏电时外壳电压 为 仍为危险电压。 且漏电电流也不可能使短路装置断开。,接地体的安装,接地体的长度取22.5米 上端离地面深度不小于0.6米 相邻接地体距离取5米左右 离建筑物墙基不小于1.5米 离独立避雷针接地体不小于3米,TT系统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不采用保护

9、接地。 在低压共用用户中,采用接零保护有困难时,可采用接地,但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以保证安全。,保护接零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应采用保护接零(TN系统),RN,RA,安全原理 当某一相接触设备外壳时,故障相通过外壳与零线形成短路,较大的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相.,保护接零的条件,中性点接地可靠,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零线应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 零线不得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零线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二分之一 保护装置动作可靠,短路电流不小与熔断器额定电流的4倍或自动开关瞬时动作电流的1.5倍,接零系统中,不允许个别设

10、备采取保护接地 否则接地设备漏电时,将使零线的电位升高,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有危险电压,增加了触电的危险,不好!零线有电!,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停电作业的安全技术,停电 放电 验电 打接地线 挂标志牌 设置遮拦,带电作业的条件,有熟练的带电作业经验 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人监护 完善可靠的安全措施 不允许停电的线路和设备 天气良好,室外作业无风 必须有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电气设备的防护类别,仅靠基本绝缘防护0类 绝缘+接地(或接零)类 双重(加强)或绝缘类 靠安全电压进行保护类,双重绝缘结构示意图,金属壳体 保护绝缘 工作绝缘 带电体 其外壳一般有“回”型标志,手持电动工

11、具的合理选用,一、一般场所,为保证安全,应选类工具 若选类,除应正确进行接地或接零外,还应另外采取防护措施: 使用绝缘用具(手套、鞋、垫、台) 装设漏电保护器 安全隔离变压器,将接地电网转换为范围很小不接地电网,1:1,隔离变压器的安全原理,电源,火线,零线,中性点接地,二、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良好的作业场所, 必须使用类或类工具。 若选类,必须装设漏电动作电流在30mA以下、动作时间在0.1秒以内的漏电保护器,手持电动工具的合理选用,手持电动工具的合理选用,三、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等狭窄且导电良好的场所,应使用类。 若选类,必须装设漏电动作电流在15mA以下、动作时间在0.1秒以内

12、的漏电保护器。 且安全变压器、漏电保护器必须放在外面,同时有人在外监护。,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要求,电源开关灵活、牢固,接线无松动 电源线应采用橡皮护套多股铜芯软线,电缆各部分应保证完好,不得有中间接头,不得破损 类设备应良好的接地或 接零措施 机械防护装置无损伤、变形、松动 绝缘电阻合格 类不低于2兆欧 类不低于7兆欧 类不低于1兆欧,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辨认名牌,是否与使用环境相适应 2、检查工具的外壳、机械防护装置、插座、插头、电源线有无损坏 3、检查电源的电压、相数 4、长期不用的工具,使用前检查转动部分是否灵活,然后测试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5、接通电源时,先对外壳进

13、行验电 6、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7、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工具必须由具备电气技术和安全知识的人员管理 工具在发出及收回时必须进行日常检查,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和试验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范围和方法、注意事项、检查项目、防护措施、存放保养要求 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 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工具台帐、检验和维修记录、使用记录,手持电动工具的维护检修制度,每季度至少一次,雷雨季节前及时检查 检查试验的项目含外壳、手柄、接地、插头、电源线、机械防护和保护装置、转动部分、绝缘电阻 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 维修时内部的绝缘材料不得任意调换、漏装 绝缘部分修理后进行绝缘的耐压试

14、验,达不到要求必须报废处理,电气安全用具,电工安全用具,基本安全用具 绝缘杆 绝缘钳 检修安全用具 接地线 遮拦、围拦、标志牌,辅助安全用具 绝缘手套 绝缘鞋 绝缘垫、绝缘台,电工安全用具的安全要求 1、掌握各类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各类用具的保管、存放要求 3、安全用具应定期校验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包括入库检查、借用、维护保养、报废制度,电气防火防爆,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 危险环境 防爆线路与防爆设备 电气防爆技术,形成火灾与爆炸的电气火源,短路 (绝缘老化、机械损伤 接头不规范) 过载 漏电 散热不良 接触不良 开关的开合,电热设备 静电 雷击,危险环境的划分 一、爆炸性气体或蒸汽危

15、险区域 0区(连续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大于 1000h/年) 1区(可能出现 10-1000h/年) 2区(仅不正常短时出现 10 h/年),二、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类:矿井甲烷 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汽、薄物)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物) 三、爆炸性物质的分组(按最大实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 C : 乙炔、氢气 B:乙烯 A:丙烷,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组(按引燃温度) T1:t T2: 300t 450 T3: 200t 300 T4: 135t 200 T5: 100t 135 T6: 85t 100,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纤维、粉尘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备防爆结构选型,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线路 1、位置 敷设在危险型较小或距释放源远的地方 2、配线方式 主要采用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 3、导线材料 4、联接 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 ,线路的接线盒,静电的产生,高电阻率且容易得失电子的物质 摩擦 受热 受压 撞击 流动,静电的特点,电压高、电量小 静电能量不大 绝缘体的静电消散很慢 静电会发生放电 会发生静电感应,静电的危害,静电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静电会造成人的电击 会妨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