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合物 针对训练经典化

上传人:zhuli****0000 文档编号:13761722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合物  针对训练经典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合物  针对训练经典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合物  针对训练经典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合物  针对训练经典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合物  针对训练经典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合物 针对训练经典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合物 针对训练经典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 1 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合物基础等级评价1(2010上海高考)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 2 通入 FeSO4 溶液中BCO 2 通入 CaCl2 溶液中CNH 3 通入 AlCl3 溶液中DSO 2 通入已酸化的 Ba(NO3)2 溶液中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意在考 查考生对元素化合物知 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NO2通入 FeSO4 溶液中,NO 2 与水反应生成的 HNO3 能将 Fe2 氧化为 Fe3 ,溶液由浅 绿色变为黄色,A 项错误;CaCl 2 溶液显 中性,向其中通入 CO2,无明显现象, B 项正确;NH 3 通入AlCl3 溶液中:A

2、l 3 3NH 3H2O = Al(OH)33NH ,产生 Al(OH)3 沉淀, C 项错误; 4SO2 通入已酸化的 Ba(NO3)2 溶液中, HNO3 能将 SO2 氧化为 SO ,最 终得到 BaSO4 沉淀,24D 项错误答案:B2(2010安徽合肥 4 月)“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利用当前,二氧化碳及其产品的开发、应用是很多科学家致力研究的课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应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捕捉,以防产生温室效应B对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净化,然后用于制造干冰C以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用来制备甲醇等

3、产品D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与海藻发生光合作用,可提高海藻产量解析:“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利用,不是捕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 不正确B 、C、D 三个选项都是对二氧化碳的处理和应用答案:A3.(2010北京门头沟 3 月)X、Y、Z 、W 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 可能是( )C、COAlCl 3、Al(OH) 3Fe、Fe(NO 3)2Na 2CO3、NaHCO 3A BC D解析:上图为常见三角转化关系,如果 X、Y 是 C、CO,则 W 为 O2,Z 为 CO2;如果X、Y 是 AlCl3、Al(OH)3,则 W 为 NaOH,

4、Z 为 NaAlO2;如果 X、Y 是 Fe、Fe(NO3)2,则 W为 HNO3,Z 为 Fe(NO3)3,如果 X、Y 是 Na2CO3、NaHCO3,则 W 为 HCl,Z 为 CO2.答案:A4(2010山东烟台 4 月)下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N 2 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燃烧B23 g NO 2 和 N2O4 混合气含有 0.5 NA 个氮原子(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CNO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解析:Mg 能在 N2 中燃烧;NO 能与空气中的 O2 反应生成 NO2;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

5、内答案:B5(2010北京高考)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 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 SO2 的量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 SO2 的生成C中选用 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 SO2D为确认 CuSO4 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本题考查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意在考 查考生对 化学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上下移动铜丝可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 SO2 的量,A 项正确;SO 2 可使品 红溶液褪色,因此 B 项正确;SO 2 有毒,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因此 C 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有 C

6、uSO4 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D 项错误答案:D6(2010潍坊模拟)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的气体是()H 2、O 2Cl 2、CH 4NO 2、O 2N 2、H 2A BC D解析: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 说明集气瓶中的混合气体在光照 时发生反应,或与水发生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中 H2 和 O2 不反应, 中 CH4 和 Cl2 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 HCl 及液态产物 CH2Cl2 等; 中 NO2、O2 与 H2O 发生反 应;4NO 2O 22H 2O = 4HNO3,气体体积减小;中 N2 和 H

7、2 不反应答案:D发展等级评价(限时 45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O 2、NO 2 会导致酸雨的形成B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CCl 2 和 SO2 都可用作漂白剂,所以两者混合使用一定能增强漂白效果D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氮元素被还原解析:B 选项开展废电池的综 合利用技术可以“变废为宝” ;C 选项中 Cl2SO 22H 2O = 2HClH 2SO4,二者混合会降低甚至 丧失漂白效果; D 选项中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3H 2 2NH

8、3,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高 温 、高 压 催 化 剂答案:C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SO 2 通入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均褪色,说明 SO2 具有漂白性B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先润湿,可用于检验氨气C在常温下,将氯化铝溶液蒸发结晶,最后能得到氯化铝晶体D某无色溶液中加 Ba(NO3)2 溶液,生成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SO24解析:SO 2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说明 SO2 具有还原性, A 不正确;蒸发氯化铝溶液,因铝离子发生水解,最后能得到 氢氧化铝固体, C 不正确;溶液中若含 SO 或 Ag 也会出现23相同现象,D 不正确答案:B

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金属的焰色反应可以生产节日烟花BH 2O2、氯水、 Na2O2、O 3 均因自身具有毒性而可以用来杀菌消毒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解析:A 中某些金属元素在灼 烧时火焰会呈现特殊的颜色,可以利用含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来生产五彩缤纷的烟火;B 中 H2O2、氯水、 Na2O2、O3 均具有强氧化性而可以用作消毒剂;C 中水晶的成分为二氧化硅,而非硅酸盐;D 中会发生原电池反应而使青铜器腐蚀答案:A4(2010邯郸模拟)将过量的气体通入到一种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是()二氧化硫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二氧化碳通入

10、到偏铝酸钠溶液中二氧化碳通入到氯化钙溶液中氨气通入到 AgNO3 溶液中A只有 B只有C只有 D只有解析:中 SO2 被 HNO3 氧化 为 SO 从而产生 BaSO4 沉淀;中 CO2 与 NaAlO2 溶24液反应生成 Al(OH)3 沉淀,Al(OH) 3 在 H2CO3 中不溶解,无论 CO2 量的多少,最终都会有Al(OH)3 沉淀产 生;中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发生反应;中氨气过量时生成银氨溶液答案:B5.(2010苏北四市模拟)A、B、C、D、E 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其中 A 是单质,B 在常温下是气态氢化

11、物,C、D 是氧化物,E 是 D 和水反应的产物下列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 AA 不可能是金属B由 C 生成 D 肯定发生了电子转移CA 生成 C 肯定属于离子反应DB 和 E 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盐解析:根据图示转化关系,B 为 A 的气态氢化物,因此 A 不可能为金属, A 正确;根据C、D 为 A 的不同氧化物,则 由 C 生成 D 为氧化还原反应, B 正确;根据图示关系,A 有变价氧化物,可以推断 A 可能为 N2、S 等,此 时 A 生成 C 的反应为单质和氧气的反应,肯定不是离子反应,C 错误;当 A 为 N2时,B 为 NH3,E 为 HNO3,NH3 与 HNO3 反应生成

12、NH4NO3,D 正确答案:C6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 16 种,下列对这 16 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 3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气态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A全部 BC D解析:如 H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 1,如 CO 2 CO2,C 作还原剂,= = = = =点 燃 如 HClO、H2SO3 都不是强酸, 如 H2O 在常温下是液体,如 NO2 与 H2O 反应生成 NO.答案:A7下图是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 NaOH 固体上滴

13、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 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 NH4Cl 固体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 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 AlCl3 溶液D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 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浓氨水滴到氢氧化钠固体上, 氢氧化钠溶解放热且消耗一定量的水,氨气挥发出来氨气在浓盐酸附近与挥发 出来的 HCl 反应生成白烟(NH 4Cl);浓硫酸难挥发与氨气反应无明显现象;氨气溶于水,生成 NH3H2O,与 NH3H2O 反 应生成沉淀的金属离子不只有铝

14、离子;NH 3H2O 是一种弱碱,而 NH3 是非电解质答案:A8(2010苏北四市模拟)X、Y、Z 是三种常见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选项 X Y Z 甲 乙A H2 Si Cl2 SiCl4 HClB Mg C O2 CO2 MgOC Zn Fe Cl2 FeCl2 ZnCl2D O2 N2 H2 NH3 H2O解析:解答本题时,可将选项 代入框图逐一验证,因 为 Fe 与 Cl2 反应生成的是 FeCl3 而不是 FeCl2,所以 C 项不符合答案:C9(2010临沂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15、工业上合成新型氮化硅(Si 3N4)陶瓷需要在高温、空气气氛中进行钢铁制品锈蚀主要是因为钢铁中含有碳而发生原电池反应,因此生铁炼钢时要尽可能完全除去生铁中的碳海水淡化和工业生产及生活废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高铁酸钠(Na 2FeO4)和 Cl2O 都能作净水剂,其原理完全相同 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A BC D解析:合成 Si3N4 陶瓷应隔绝空气;:若将生铁中的碳全部除去,得到纯铁,其机械性能远远低于铁合金;:Na 2FeO4 作净水剂有两个作用:一是6 价的铁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效果,同时 其被还原为3 价铁, Fe3 水解 产生 Fe(OH)3 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 Cl2O 作净水剂时,只是起到杀菌消毒效果;:Cl 2 能与 Ca(OH)2 溶液反应而被除去答案:D10(2010山东青岛 3 月)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