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试卷命题思路与二轮复习策略教学内容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615050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模试卷命题思路与二轮复习策略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一模试卷命题思路与二轮复习策略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一模试卷命题思路与二轮复习策略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一模试卷命题思路与二轮复习策略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一模试卷命题思路与二轮复习策略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模试卷命题思路与二轮复习策略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模试卷命题思路与二轮复习策略教学内容(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模试卷命题思路与二轮复习策略,瑞安中学 徐开春,2012.3.1,一、一模试卷命题说明,二、研究考试说明,考查的知识点有调整: 2012年对比2011年,样卷题型、分值分布基本稳定,试题难度与去年、前年差不多,体现了“稳中求新,逐步推进”的理念,在知识内容上有调整和修改。 第一:3-4模块中增加了“第十四章 电磁波”; 第二:3-5由限定选修模块改为自选模块,删除自选模块1-2; 第三:3-5模块中增加了“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等内容。,2012年样卷: 183G数字手机与2G数字手机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在单位时间内传输信息量有了明显提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G数字

2、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更高 B3G数字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更大 C2G和3G数字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都是经过调制的 D2G和3G数字手机用户间的通话都需要通过基站转接,三、近几年高考卷情况及备考建议,近三年物理选择题的分布,近三年物理实验题特点,考察了学生选择实际器材并说明用途,用三段导线分析图表并作图和计算具有开放性,要考虑灯泡的实际使用情况,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的体验,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2009年实验试题,(2)某同学从标称为“220 V 25 W”、“220 V 300 W”、“220 V 500 W”的3只灯泡中任选一只,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灯泡阻值如图乙所示。

3、该灯泡的阻值是(可以读得为1610=160),问标称的额定功率为_。,21. 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X减,绳下端面坐标的值Xi(X加+X减)/2的数据如下表:,2010年实验试题,(1)同一橡皮绳的X加 X减(大于或小于); (2) 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3)选择一级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N

4、/m); (4)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哪些因素?,解析: (1)小于(因为橡皮绳在伸长后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2)乙(因为甲同学的数据中只有前几个数据可认为在弹性范围内),(开放性问题),(2)电阻随电流增大,存在三个区间,电阻随电流的变化快慢不同。 第一区间:电流很小时,电阻变化不大; 第二区间:灯丝温度升高快,电阻增大快; 第三区间: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灯丝温度升高变慢,电阻增大也变慢。,解析: (1),非常注重实际!,2011.第21题,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

5、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 (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 。,2011.第22题,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0.20mm2的金属丝a、b、c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金属丝a的左端点,O为金属丝a的右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0.25A。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 的变化如下表:,1.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并进行比较。,1首先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重新做、看、摸这些实验器材,二轮实验复习建议,2其次复习每个实

6、验时仍要做好五个基本环节,理解实验原理 选择实验仪器:根据实验原理,需要获得哪些数据,应做 哪些测量,要得到数据用什么方法,选 择哪些仪器(包括名称和作用等),实验操作:根据仪器和装置的使用规则和实验要求,怎样完 成实验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数据不能弄虚作 假,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细心的体会。,数据处理:一般用平均值和图象法处理,特别是用图象法处 理数据:怎样画图?图象的物理意义?为什么图象 不过原点?为什么采用“化曲为直”等。 误差分析:要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从实验中用到的物 理规律和仪器两方面去考虑,例如:2010年21题中“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小灯泡电阻随电流变化的几个

7、阶段,只有用真实的数据才能发现这个图线的形状,变化的缓急等。 再如:2010年21题“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橡皮筋拉了以后会变长也需要实际的体验。,拓展1:同一仪器多种用途,3二轮实验复习要注重拓展,拓展2:同一实验用不同仪器来做,要学会正确作图,养成用工具作图的习惯,在“写”和“绘”上多下点功夫,要强化用文字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正确表达的能力,近三年物理计算题,计算题重点考查:力与运动、能量观点的运用、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等问题。 注重新情景下实际问题的建模,综合性强,对科学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近3年压轴题都考“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

8、”,这是巧合也不是巧合!,2011.第24题,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有一质量m=1000kg的混合动力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1=90km/h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50kw。 当驾驶员看到前方有80km/h的限速标志时,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使轿车做减速运动,运动l=72m后,速度变为v2=72km/h。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用于轿车的牵引,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求 (1)轿车以90km/h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

9、驶时,所受阻力F阻的大小; (2)轿车从90km/h减速到72km/h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电; (3)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电维持72km/h匀速运动的距离L。,2011.第25题,如图甲所示,静电除尘装置中有一长为L、宽为b、高为d的矩形通道,其前、后面板使用绝缘材料,上、下面板使用金属材料。图乙是装置的截面图,上、下两板与电压恒定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连。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分布均匀的尘埃以水平速度v0进入矩形通道,当带负电的尘埃碰到下板后其所带电荷被中和,同时被收集。通过调整两板间距d可以改变收集效率。当d=d0时为81%(即离下板0.81d0范围内的尘埃能够被收集)。不计

10、尘埃的重力及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 (1)求收集效率为100%时,两板间距的最大值为dm; (2)求收集率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 (3)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的尘埃质量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并绘出图线。,计算题复习建议,1力学问题要关注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及做功的结合问题。,4.对计算题,应做到: 会做的要力争拿满分 看不懂全部的拿看懂的分 会一点的拿一点,步步为营,坚决不交白卷,即使没办法,写上些相关公式也好。,3试题的设计应突出真实性和情境性,理论联系实际已成为 高考试题内容的一个明显倾向,试题背景常与学科发展、科技前沿、课题探究等紧密结合。,2要高度重视带

11、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四、复习安排与个人实践,1瑞中高三物理备课组第二轮复习安排(仅供参考),(1)学生资料:步步高第二轮+科内分块练习+理综卷 (2)每月月考,每周六下午理综测试,每周补充的科内练习2-3份。每次一人命题,一人审核,考前老师自己先做过。 (3)温州市二模以后进行选择题限时训练(每题2.5分钟以内,共16分钟左右) (4)温州市二模以后开放物理实验室,高考要求的每个物理实验均排三组,排一定的课时重温物理实验。(仪器的名称、作用、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数据的处理、误差的简单分析 ),2个人的一些做法(仅供参考),(1)资料收集,裁剪重组。 手头的资料:步步高第二轮、

12、 2012新编高考题库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子稿、 天利38套 课本(注意插图信息) 教参(要充分挖掘教参中的素材) 各地的模拟卷 ,(2)选好题,出好卷。 针对考点,收集立意新的题、有代表性的题、容易出错的题、有时效性的题、 拿学生的错题集来改编题目 叫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错题集出两个题目,通过挑选汇总印发给全班同学做。,只有自己精选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学生才是最好的; 如果选编练习无人把关,教学跟着练习走,练习跟着感觉走,那就可能会偏离大方向。,某一物理原型问题,变更提问物理量,变更对象的结构,变更对象的环境,变换题给物理量,A:做好同类题的概括,做到举一反三。,(3)课堂教学尽量做好

13、以下几个方面,例1,例2,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中心展开等,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题量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例1,例2,B:做好同一问题的深挖,开展习题变式教学。,C强化审题能力培养,1.审题的核心是转化,“眼看”前提 “嘴读”内化 “手画”方法 “脑思”关键,把题目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物理情景;把情景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条件;把物理条件转化为数学条件。,2.审题的八字诀,例题,加强图像的专题训练,近几年物理试题加大了图像、图形的信息表达考查力度, 可能是示意图,也可能是表达数据信息和变化趋势的图表。 2009试卷特点:试卷中只有15、19、20三题没有涉及到图像; 2010试卷特

14、点:试卷中只有15、17、18题没有涉及到图像; 2011试卷特点:试卷中只有15、18、19题没有涉及到图像。 每年除了3个选择题没用到图像外,其他各题都用了图像。,会看:不为图像的表面形状所迷惑,由坐标系纵轴和横轴所代 表的物理量,结合图像,认识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会用:能够运用已知的物理图像抓住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对照 题目的有关的定律、定理,阐述相关的物理问题。 会换:将同一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不同的物理图像来表达。 会画:根据题目的条件正确画出物理函数图像,能够将物理过 程的变化规律用不同的图像反映出来。,每次考后要对试卷情况和学生解题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试卷命题质量如何? 学生解题方面:错在那里?错因何在? 对于学生大面积含糊的知识漏点、难点、疑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加强训练。,欢迎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