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612707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1课春(一)文学常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散文有背影匆匆荷塘月色。(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结构:1、盼春: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运用了反复、拟人的修辞,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2、绘春:段段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段春草图。段春花图。段春风图。段春雨图。段迎春图。3、 赞春:段: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春

2、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春花图视觉,味觉,虚实(虚:联想到果实)、动静、高低春风图触觉,嗅觉,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迎春图侧面烘托,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不能颠倒。从刚刚落地的娃

3、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五、知识延伸有关“春”的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第2课济南的冬天(一)文学常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二)重点

4、问题1、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有什么好处?答: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2、修辞运用(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运用拟人,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2)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村庄和雪写活了,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样子、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3)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拟人的手法,“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5、况且”一词不可去掉,“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追加新的理由,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来源:学科网(4)“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比喻的手法,把一圈小山比作小摇篮,把济南比作婴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的可爱和济南的温暖舒适,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与赞美。(5)“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的手法,把顶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小山的娇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三)文章结构: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

6、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写了澄清碧绿的水。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第1段:济南的天气温晴第2-4段:济南的山:安适、可爱、暖和、温情、娇美、秀气、淡雅第5段:济南的水:暖、绿、活第6段:总结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四、有关“冬”的诗句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1.文学常识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县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曹操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重要作家。来源:Z,xx,k.Com2.重点内容诗

7、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两句叙事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重点内容(1)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本诗表达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8、3)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答: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5)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联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6) 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千里共明月,作者借月抒怀,朋友见月如见作者,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同情。次北固山下1.文学常

9、识选自全唐诗。王湾,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体裁:五言律诗2.重点内容(1)重点句子赏析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赏析:写行途所见之美。“客路”“行舟”体现人在江南,神弛故里,表达漂泊羁旅之情。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赏析:“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时序的交替,让“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蕴含哲理:新事

10、物诞生于旧事物,旧事物中蕴含着新事物。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赏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思。(2)诗中情感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3)写作手法:写景抒情。天净沙秋思1.文学常识这是一首小令,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2.重点内容诗中最能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点

11、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一、文学常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二、文章主旨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出众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一中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行讲的是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小小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三、理解文章内容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有什么作用?“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一中温馨、融洽、欢快、热闹的家庭氛

12、围,同时交代了咏雪的背景。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大笑的内涵有哪些?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的更好?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有对兄子的略含贬义的笑,更有对兄女的赞许之笑。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3.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身份这种写法?来源:学_科_网突出谢道韫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表明作者非常赞赏她的才气。4.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二选一,言之有理即可)“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

13、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5.“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从神态、语言描写品析这句话。一个“怒”字,使“友人”不守信用而且无理的神态毕现。“非人哉”更表现了“友人”的粗野、毫无羞耻之心的特点。这也为陈元方的反驳之语提供了依据。6. 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7.“友人惭,下车引之”表现了

14、什么?“惭”字写出了“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尽显人物羞愧的神情。“引”字则表明了友人想对元方表示自己的友好,以示悔意。8. 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能言善辩、聪明机智,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9.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不失礼,因为友人有错在先,元方“入门不顾”事出有因。失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怎么能因他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这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所以我觉得元方最后的举动

15、略显失礼。10.陈太丘与友人期给我们的启示: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知错就改。四、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来源:Zxxk.Com“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2.古今异义:(1)儿女:古:子侄辈 今:子女(2)去古:离开 今:到什么地方去3.敬辞与谦辞(p31)4.其它关键词(1)寒雪日内集 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3)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4)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5)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趁着、随着 未若:比不上。(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舍、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7)下车引之 引:拉(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9)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10)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5.重点句子翻译:(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