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提纲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612121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复习提纲(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会考复习提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纲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3、了解科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内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 影响。【基础知识】一、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时期 1、分封制:(1)目的:“拱卫周王室”,巩固统治。(“封建亲喊,以藩屏周”)(2)内容: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以周王的名义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授土”、“授民”),授予同姓(姬姓)亲族、功臣

2、、姻亲和先代帝王后代等,以拱卫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的义务。(3)特点:以血缘关系为主(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层层分封的等级制度。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主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宋、晋)(4)作用: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西周疆域,巩固了统治。 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特点 以嫡长子(正妻的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 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

3、系结合起来,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家族等级与政治隶属关系)。(4)作用: 保证贵族垄断政权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族普、祭祖、祖庙、寻根、探亲、姓位于名之前等等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前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 2、主要内容:(1)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大权总揽;皇帝独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 政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影响:郡

4、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只有俸禄没有封地。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3、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4、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汉至元) 1、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确立与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隋唐确立了三省六部制。(2)名称及其职能: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

5、部(国家工程建设)(3)特点:三省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完整相权一分为三。(4)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 2、选官制度:科举制度(1)确立:隋朝(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3)影响: 积极影响:A、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 B、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读书风尚和重学风气形成。 C、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3、监察制度:汉武帝设立刺史 为了监督郡国长官,汉武帝设立十三州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 4、

6、地方行政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1)目的: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2)意义: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对后世影响深远。 5、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楣,”)(2)明成祖:设立内阁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职能:参预政务,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待机构)。 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本质区别: 明朝内阁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强化的产物,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

7、一种政体形式。 2、清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1)意图:起初意图: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主要意图:强化君主专制(2)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定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部门。(3)影响: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1)积极影响:稳定政局,有利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大一统,有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消极影响:容易导致暴政,激发社会矛盾;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中外交流, 导致了中国落伍于世界。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纲要求】 1、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8、战争中列强侵华的主要 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概述黄海海战、 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形成及意义,列举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 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基础知识】一、1840年至1900年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原因:(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重要原因

9、: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清王朝闭关守国,危机四伏 (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1)性质: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这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和完整) 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这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开创赔款先例) 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反映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10、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1、重大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1858年和1860年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2、影响:中国进一步丧失了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 1、爆发: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于1894年挑起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1)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这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的野心,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赔款:

11、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举借外债,列强借此控制中国的财政。) 开放通商口岸:开放重庆、苏州、杭州、沙市为商埠;(这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投资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工厂。 (这沉重打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2)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 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1901年9月) 1、爆发:1900年6月,八国联军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侵华权益,发动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主要内容及危害:

12、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这加重了中国人民,使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 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成为国中之国) 惩办“首祸诸臣”,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这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军队控制之下,也便利于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2)影响: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形成。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主要史例:(1)三元里抗英斗争(18

13、41年):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1881年)(3)邓世昌与黄海海战(1894年):光绪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致远”舰中炮后倾斜,弹药用尽,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壮烈殉国。(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湾人民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抗击日军。(5)义和团运动(1898年1900年) 兴起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

14、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口号: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强烈爱国性,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阻击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进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失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而失败 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将中国殖民地化的美梦。 2、意义: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瓜分中国、 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三、抗日战争: 1、日军侵华和日军的罪行(1)日本发动侵华事变:九一八事变(1931年):侵东北三省,建立满洲国。 七七事变(1937年):又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标 志,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2)日军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