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611266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宁波市2016年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宁波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题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1. 全卷分试题卷I、试题卷II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3个小题。满分为180 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3.答题时,把试题卷I的答案在答题卷I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II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II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Mg:24 Cl:35.5

2、 Ca:40 Fe:56 Br:80试题卷 I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l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2.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3.下图是小科完成C0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3、 )4.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B. 该饮用天然水一定呈碱性C. 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D. 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18g5.如图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A. 定是甲车去撞乙车的B. 碰撞前瞬间乙车的速度一定比甲车大C. 碰撞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D. 碰撞前瞬间两车的动能大小一定相等6.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7.如图所示是利用磁悬浮原理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体,底座内装有电磁铁。给盆栽浇水前后( ).A.盆栽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B.底

4、座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不变C.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改变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方向D.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8.2016年巴西暴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B.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没有遗传物质C.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D.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9.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危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C.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D.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0.如图,用5N的力

5、F向下拉绳子,使物体在6s内匀速上升0.3m。这一过程中( )A.物体上升速度为0.lm/s B.拉力所做的功为1.5J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0.5W D.物体的机械能守恒11.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氢气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C.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12.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 )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B.仅由光在后表

6、面发生反射引起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C.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D.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14.如图所示,干路上的电流I恒为1A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15 1A”,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忽略温度对小灯泡阻值的影响,则( )A.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6B.当滑片P移到最左端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7、1AC.在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会减小D.在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会增大1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杯,测量加人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1:m2=3:7B. m1-M1m2-M2C. m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当乙烧杯内加人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16.当人体皮肤擦破出血时,血液中的 可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防止

8、血液过多流失;形成的血凝块还可阻止病菌的侵入,这种免疫机制属于 免疫。17.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厚壁有机玻璃圆筒内底装有两根与静电起电机相连接的放电针。(1)将适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如果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 , 即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冲程。(2)实验时若发现点火装置不能工作,可用火柴替代放电针。为了点燃圆筒内的火柴,可用 会聚太阳光使其燃着。18.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

9、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1) 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 的虚像。(2) 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人射角是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B,则B c.19.宁波公交车上备有灭火毯,该灭火毯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毯,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 (2)请你推测,制造灭火毯的材料应具有 等特性 (3)这种灭火毯我们家庭中也可以备用。若家里的电器起火,使用灭火毯前应先 ,以防止电线绝缘层烧毁而引起电源短路,造成二次火灾。20.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第二天,

10、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1)1月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 半球(2)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冰凌。寒潮过后,有些“枯萎”植物的地上部分被园林工人剪除。一段时间后,这些植物抽出新芽重焕生机。在被剪去地上部分后到刚长出新芽的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质量会 。21.甲车两侧远光灯的规格均为“12V 60W”,供电的蓄电池电压为12V,最大容量为60Ah。某天晚上,该车熄火时忘记关闭远光灯,则车上蓄电池最多能供两个远光灯正常工作 h.由于蓄电池的电能耗尽,甲车无法启动,需要借用乙车的蓄电池“搭电”启动,如图所示。“搭电”时,先用电线

11、将甲车蓄电池的正极与乙车蓄电池的 极相连,再将另两个电极用电线连通(如果误接,蓄电池会被短路)。22.已知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反应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 是 。二、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23.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为此小

12、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 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 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 打开阀门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 。【实验反思】如果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半径达到一定值后的气球,小科就能解释用嘴吹气球时,当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 的原因。24.“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查阅资料】钠

13、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0=2Na0H +H2。【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钠块大小硫酸铜溶液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绿豆大小稀溶液10ml产生蓝绿色沉淀绿豆大小浓溶液10ml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豌豆大小稀溶液10ml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豌豆大小浓溶液10ml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实验结论】(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 色固体生成,由此判

14、断猜想一错误(2)实验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实验反思】(1) 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2) 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旒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25.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 配制适宜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