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适用各版本教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761022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适用各版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适用各版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适用各版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适用各版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适用各版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适用各版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适用各版本教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历史影响2.分封制受到破坏的原因,表现3.宗法制形成历程,核心内容,突出特点,历史影响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5.皇权至上的内容,特征6 三公九卿制度的内容7 秦朝中央机构的特征8 郡县制的由来,推行,作用9 郡、县机构的简介10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根源,概念,特点,发展历程,两对内在矛盾,11 意义,评价12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13 隋朝的三省制14 唐朝三省制如何完善的?15 隋朝的六部制16 元朝行省制度背景,内容,意义17 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特点18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19 秦朝以来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的史

2、实及趋势20 秦,汉,唐,宋,明五朝监察机构的变化21 古代的选官制度2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与评价23 如何认识古代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2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5 内阁创立的原因,创立过程,内阁的地位26 军机处设立时间,始设原因,职能演变,组成,特点,评价27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发展历程,原因分析28 内阁阁臣与丞相的异同,内阁阁臣的实质29 清朝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的设置30 明清封建君主专制加强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之间的关系31 明朝内阁制与西方内阁制的比较32 希腊文明的组成33 希腊奴隶制政体类型34 雅典民主制发展历程35 希腊城邦的产生,特点,代表36

3、梭伦改革的时间,内容,意义37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时间,内容,意义38 伯利克里改革的时间,内容,弊端39 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40 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41 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缺陷和阴影42 雅典民主政治成就取得的原因43 雅典奴隶制文明衰落的原因44 雅典民主政治进步性与局限性45 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具体措施,突出特征,评价,衰败46 罗马法的分类47 罗马法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内容,核心内容,自然法思想48 公民法的含义,内容49 万民法的必要性,创立,主要内容50 罗马法起源的条件51 公民法与万民法界限的消失52 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53 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54 英国议会的形成和

4、发展5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结果56权利法案的背景,颁布时间,内容,意义57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结构组成,责任内阁的产生程序,首相与责任内阁的职权和特点58 内阁建立的意义59.1832 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原因,内容,意义60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含义,初步建立,发展,政权组织形成原因,主要机构职能,制度特点,评价6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62 英国代议制度的进步性63 现代英国代议制度的内容64.1787 年美国宪法背景,理论依据,内容,特点,类型,历史意义,局限性65 美国两党制的政治舞台,基本情况,形成发展,政党性质66 美国联邦制政府的构成67 联邦宪法制定的必要性与可能

5、性68 英国权利法案与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异同69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制的异同70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71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72 法国共和制的构成,意义,影响73 德意志统一的条件,过程,意义7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性质,特点,意义,评价75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确立时间,构成,特点,评价,进步作用76 法兰西共和国、共和制确立的特点及成因77 德意志确立联邦制的君子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原因78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比较79 英国、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80 美国与法国的共和制的异同81 国情政体的关系82 资产阶级政体对于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影响8

6、3 鸦片战争的经过84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85天津条约的内容危害86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87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及形成88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89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90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91 鸦片战争的性质92 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93天朝田亩制度产生根源,内容,目的,特点,评价94资政新篇的社会根源,目的,内容,评价认识95 天京变乱的根源,原因,经过,性质,影响,结果96 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97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98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99 太平天国早期军事斗争取胜的原因100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101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征,历史

7、意义102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103 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四大战役的过程及败因104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105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106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影响107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意义108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战争,清政府和人民反侵略态度与中国战败的原因109 辛亥革命的背景,酝酿,高潮,失败,性质,意义110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原因,特点,途径,中心,代表人物111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112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113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114 中国同盟会建立的背景、目的115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116 辛亥革命的失败

8、及其原因和教训117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功绩118 五四运动的背景,导火线,爆发时间,经过,影响,结果119 中共一大时间,代表,内容120 中共二大召开原因,时间,内容,作用121 国共合作原因,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地点,内容,意义122 北伐战争目的,时间,对象,过程123 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124 分析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125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126 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27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128 国共两党“党内合作”及其原因129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30 国民革命的失败、原因和教训131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32 中共创

9、建的历史意义133 国民革命的功绩134 工农武装起义的背景,原因,特点和历史影响135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简况,特点和影响136 土地革命的范围,内容和影响137 工农武装割据的背景,内容,作用138 红军三次反围剿的原因,时间,结果139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及原因140 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目的,过程,历史意义141 遵义会议的背景,召开,内容,历史意义14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原因143 正确认识遵义会议的历史作用144 抗日战争的原因,标志,全民族抗战的过程和意义145 日本的滔天罪行及影响146 全国抗战路线的指导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47 百团大战的原因和目的,时间,地点,影响

10、148 抗日根据地建设的背景,措施,作用149 中国七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15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151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深入敌后抗战的原因152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区别及相互关系153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54 抗日战争中中共的贡献155 中国抗战的地位和抗战胜利的意义156 当今日本的一些右翼团体称南京大屠杀是个“谎言”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157 识其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158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159 重庆谈判的背景,目的,时间,结果,内容,作用160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原因,内容,作用161 战略作战的背景,三大战役,影响

11、162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间,地点,内容,意义163 北平谈判背景,时间,内容,结果164 渡江作战背景,简况,意义165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166 空想社会主义盛行时间,主要原因,代表人物,基本思想,历史局限,历史意义167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时间,原因,事件,意义16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内容,意义169 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公社成立,革命措施,保卫公社的战斗,意义170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弊端的关系17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72 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条件和原因173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174 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和教训175 二月革命

12、的时间,性质,领导机关,结果176四月提纲的背景,发表,内容,意义177 七月事件的原因,经过,影响178 十月革命的背景,原因179 十月决议和十一月起义的史实180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内容,意义18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182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183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84 俄国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革命的不同185 人民政协召开的历史背景186 人民政协的召开,内容,历史意义187 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188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史实189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9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的历史原因,制度创立,历史意义191 中国共产

13、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背景原因192 政协建立的标志和作用193 民主党派的地位194 政协职能及新发展19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的原因,建立史实,意义196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197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比较198 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的唯一选择?1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建设经历的三个时期200“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的表现201 法律制度逐渐健全的方针和主要措施202 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措施及其成就203 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和性质204 民主制度走向健全的原因和影响205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的原因和意义206 依法治国的定义,发展

14、进程,意义207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208 综合认识建国后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失败和启示209“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内容,实践,评价21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的对台政策的基本内容21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意义212 港澳回归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意义213 两岸关系缓和的原因214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内容,及外交成就21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内容,经过,意义216 日内瓦会议的背景,目的,参加国,概括,历史影响217 万隆会议的背景,召开,方针,意义218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19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经过和意义220.20

15、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主要成就221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活动及其突出特点222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实现原因,意义,中美关系核心问题223 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原因,实行经过,意义,中日关系核心问题224.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形成的背景和原因225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的原因和意义226 我国在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以不结盟政策为主的原因227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前提条件,历史原因和意义228 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原因和意义229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230 中日关系的经验教训231 美苏“冷战”对峙的表现232 雅尔塔体制形成的条件,含义,作

16、用233 美国“冷战”政策起因,含义,措施234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原因,成立,作用235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原因,成立,作用236 德国分裂原因,分裂史实237 朝鲜半岛分裂原因,经过,影响238 越南战争背景,原因,简况239 古巴导弹危机起因,经过,结果240 两级格局的主要特点241 两级格局的影响(积极作用,消极作用)242 西欧一体化原因,表现,进展状况,影响243 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244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原因和表现245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246 中国振兴的过程,影响247 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影响248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249 东欧巨变的原因,含义,实质250 八一九事件的原因,实质,结果251 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实质252 苏联解体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25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表现及原因25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255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变动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