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章节程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学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609645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章节程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新章节程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新章节程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新章节程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新章节程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章节程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章节程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学教材(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马兆兴,新课程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1、关于新课程的四点思考 2、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 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本理论 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途径,关于新课程的四点思考,1、新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由外围改革向 核心改革过渡的标志。 2、新课程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的助推器。 3、制约新课程顺利实施的最大障碍是教 师。 4、新课程的实施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 的契机,1、课程观,?课程是指文本,还是指在课堂上传递 执行中生成的 ?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是教师,还是学 科专家 ?课程是教学的“控制者”,还是“促 进者”,2、教学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

2、生 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是重过程,还是重结论 ?教学是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什么是“过程”? 对学生而言,“过程”是学生认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从日常概念走向科学概念的运动过程 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拓展的过程 学习态度的发展过程 对学生而言,不同水平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学习过程。,不同知识需要不同的传授方式,什么是“过程”? 对教师而言,“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不断诊断 “单元”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 要从整个基础教育的“大过程”来理解和实施现阶段的“小过程” 要在黑板上或者其他媒体上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3、学生观,?学生是不断发

3、展的人,还是停滞不 前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还是彼此之间毫 无差异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性的人,还是具有 依赖性的人,4、学习观,?学生学习的态度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性的,还是探究性的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个体性的,还是一致性的 ?学生学习的结果是直接得自于理性,还是经 由情感、身体等的体验获得的,5、教师角色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 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 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 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 师应该是社区

4、型的开放的教师。,6、教师行为观,1、在对待学生上,教师应学会尊重、赞赏。 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 (1)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2)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3)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4)有过错的学生; (5)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6)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6、教师行为观,赞赏: (1)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特长; (2)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 绩; (3)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学生学习上,教师要学会帮助。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 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

5、够达到的目标;,6、教师行为观,(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 内在化; (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要学会反思。 4、在对待其他教育工作者上,教师要学会合作。,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表现有: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如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多元价值取向;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如不用统一的规格、评价标准,进

6、行个别化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如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如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更为灵活的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做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总之,教师必须是一个真正专业人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本理论,1、对教师职业的新认识 2、职业 3、专业及其专业特征 4、职业与专业的区别 5、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职业的新认识,1、蜡烛论: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 2、工程师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 3、园丁论:教师是辛

7、勤的园丁。 4、桶论: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 须有一桶水。,、蜡烛论: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 足 之 处,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在师生关系上, 生重于师,教师围着学生转,教师自身发展没有受到重视。 蜡烛的光是微弱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 甚至会限制学生的发展。 淡漠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令人想到教师自身生命的销蚀、知识的耗尽。 反映了教师奇特、尴尬的处境:社会对教师的高期待与教师经济地位的低下、捉襟见肘的窘态和“穷酸”态。,教 师 应 该,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己 ; 作为自然人,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发展, 既不必“悲天悯人”,也不要“自我怜悯” ; 在照亮别人的同时,

8、充实自己。,、工程师论: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 该 肯 定 之 处,教师工作的崇高,意在“育人”,塑造学生的灵魂。 注重被塑者的有机性和生成性。 重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 足 之 处,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把教师看作是万能的上帝,可重塑学生的灵魂。 把学生看作是一张白纸或一团泥巴,任由教师画画或塑造。 暗示一种固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事 实 上,工程师的工作要受材料的限制,而学生作为人的变化则是多样的。 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被规范,应给予创造和想象的空间。 师生相互交往中会生成新型的人格,而不是统一规格的产品。,、园丁论: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合 理 之 处,重视

9、学生的生长性、差异性和教育的过程性。 承认学生有自己既定的认知结构。,隐含着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变性 。 反映了一种静态的学习观。 在忽视教师形成性作用的同时,又没有意识到教师的作用其实又是十分有限的(教育可能具有的负面影响) 。,不 足 之 处,教育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 人在发展阶段的过失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修复的。 学生的学习是与教师、教学资源以及其他学生的互动中建构出来的,新的知识可以随机进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事 实 上,、“桶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容易使人想到“灌输”和“搬运工”的形象。 强调教师在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上要多于学生 。 让人想到教育的专制。教师以

10、“先知者”和“过来人”自居。 没有考虑到学生作为独立学习者和终生学习者的能力和条件 。 对教师的要求更多是一种量上的储备,缺乏对“水质”的要求。 没有考虑到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倒水的方式、时机、策略均不在考虑之列。,不 足 之 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教师不应该让学生依赖自己,期待着学生的回报。 教师只是一个协调者。 一个内心充实的教师,不需要用学生的回报来填补自己内心的不足。,事 实 上,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的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的工作方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专业及其专业特征,专业 是社会学的概念。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

11、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专业及其专业特征,专业的六大特征,强调服务的理念与职业伦理,简称专业道德。 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简称专业知能。 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简称专业训练。 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简称专业发展。 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简称专业自主。 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简称专业组织。,职业与专业的区别,专业区别于一般职业在于它们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专业有科学的知识基础,而职业无须以高度学理作为基础,只按照例规行事。 专业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化训练,而职业主要通过个

12、人体验与个人经验总结。 专业需要不断地面对变化,需要不断地进修,并做出创新,高度智慧的运用重于体能技术;职业更多地体现为工匠式的特点,一旦掌握,即可不断重复,无须创新。 专业更多地提供一种独特、明确、必要的社会服务,且服务表现要重于经济利益的回馈。而职业则侧重于后者。,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从“教书匠”转成为“教育家”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教师的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所教

13、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 教师的专业技能:A.教师的教学技巧;B.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学业检查评价能力)。 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休伯曼的教师职业生活周期论,现代教师专业发展努力的目标,1、良好的职业道德 2、合理的知识结构 3、恰当的教学方法 4、优化的教学技能 5、科学的学生管理 6、较强的科研能力 7、积极的创新意识 8、健康的身心素质 9、良好的人际品质 10、完美的人格魅力 11、先进的教育理念,什么是名师? 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 所谓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

14、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 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教育信念一经确定难以改变,从而造就了教师所特有的道德人格。 职业的认同感、愉悦感与满足感。,要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 要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要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要有创新性的学生管理思想与策略 善于吸收新思想,胸怀宽广,有凝聚力。,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师,“生存性”的教师无奈的苦涯 “享受型”的教师吃苦也是享受 “发展型”的教师创造的幸福,孙维刚: 1、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 2、品德第一,学习第二;训练发达的脑子第一,分数第二。 数学教学模式特点: 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

15、鱼翔浅底。 张思明: 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孙维刚班级管理思想: 1、建班方针: 第一,诚实、正派、正直;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争取为人民做较大贡献;第三,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 2、班规: 不许留长头发,不许穿皮鞋,不许唱庸俗的流行歌曲,男女生不许轻浮地说笑,不开生日晚会,不寄贺年卡。,教师职业生涯模式,教龄 (年) 阶段 1-3 适应期 4-6 稳定期 7-18 试验期 19-30 平静期 31-40 感伤期,教师生涯中扮演的角色,1、准教师的角色2、新教师的角色3、合格教师的角色4、成熟教师的角色5、专家教师的角色,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途径,(1)校本培训 (2)教学反思 (3)行动

16、研究,基本理念: 让学校成为学生、教师、校长共同成长的地方。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学校最大的质量就是教师的质量。 学校最大的投入就是对教师资源开发的投入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1)校本培训(school-based training),校本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应用模式之一。校本教师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它以应用为目的,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校本培训的特点,(1)为了学校,意指要改进学校实践,解 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2)在学校中,意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 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 决; (3)基于学校,意指从学校实际出发。,校本培训成为一种趋势的原因,(1)理论与实践的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