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一)思考练习题第一章 古代文学1、简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和各期主要文学成就 古希腊的历史从公元前 12 世纪到公元前 2 世纪中叶希腊被罗马占领为止,经历了大约1000 年的时间其文学分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公元前 12——8 世纪* 这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赫西奥德* 赫西奥德,是荷马史诗之后,于公元前 8 世纪末,7 世纪初出现的叙事诗人,写作教诲诗《工作与时日》 ,流传下来最早的长诗 * 另一成就是写作长诗《神谱》 ,收集古代神话传说现今流传下的古希腊神话,宇宙起源,神的谱系,多出自这首长诗二)第二阶段,公元前 8——6 世纪* 这是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文学成就包括抒情诗、散文、寓言 * 抒情诗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反映上层贵族的情趣抒情诗人* 独唱诗人:萨福(公元前 610—?) * 女诗人萨福以写作爱情抒情诗为主,她的诗歌感情真挚热烈,语言朴素自然她以沉稳抒情、韵律优美的风格创造了“萨福体”(Sapphism ) ,将古希腊的抒情诗推进到一个新高潮,对后世影响深远。
独唱诗人:阿拉克瑞翁(公元前 550—465) * 阿拉克瑞翁的诗歌颂爱情和醇酒,后世诗人模仿他的诗体,称“阿拉克瑞翁诗体” 合唱抒情诗人:品达(公元前 522—442) * 品达的诗充满爱国热情和道德教训,诗风庄重,词藻华丽17 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诗人把他的诗看作“崇高的颂歌”的典范,密尔顿、歌德等人都曾模仿他的风格《伊索寓言》* 和抒情诗同时兴起的另一文学体裁是散文体的动物寓言,相传由公元前 6 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实际上是希腊人民民间口头创作的结晶 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德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抄本编订的所收篇目约 300 余篇寓言哲理*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作者在保留寓言中的动物本性特征的同时,赋予它们以人的语言和思想,几乎每则寓言都要阐明一种道理或观点,发人深省 * 它的形式短小精悍,比喻生动恰当,对后来的寓言作家拉封丹、克雷洛夫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 早在明代,伊索寓言就传入中国中国读者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来说明问题如《狼和小羊》 、 《农夫和蛇》 、 《龟兔赛跑》 、 《狼来了》等三)第三阶段,公元前 6——4 世纪初* 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
这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文学成就包括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等 其中戏剧成就最大文艺理论* 在古希腊,文艺理论和美学是哲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当时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 文艺理论家的代表是柏拉图(公元前 427—347)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322) 历史散文* 雅典全盛时期,几次著名的战争使希腊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从文学角度看,它标志着散文的新发展 著名的历史著作是“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公元前 485—425)的《历史》 (《希腊波斯战争史》 ) 、修昔底德(公元前 460—400)的《伯罗本尼撒战争史)和色诺芬(公元前430—355)的《长征记》 论辩散文* 由于民主空气活跃,雄辩的本领成为争夺政权者的必备条件,雄辩术(演说)在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上兴起,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这些演说词也是优美的散文,文体讲究和谐,注重节奏,强调修辞和文学技巧 最著名的雄辩家伊索克拉底(公元前 436—338)和狄摩西尼(公元前 383—322) ,对后世雄辩术和散文作家有很大影响四)第四阶段,公元前 4 世纪末 ——2 世纪中叶* 奴隶制衰微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
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代表剧作家是米南德(公元前 342—292)写作家庭喜剧古希腊结束公元前 146 年,希腊被罗马灭亡,宣告了希腊化时代结束古希腊文学经过罗马文学被后世所继承、发展和传播古希腊文学在中世纪长期被湮没,欧洲人是通过罗马文学的折射才看到希腊文学的2、古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内容: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的故事讲到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等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是氏族社会兴起后的产物,古希腊人在幻想中追忆遥远的古代社会生活和自己部落中的杰出领袖,创造了许多英雄的传说古希腊神话的特点:1、人神同形同性;2、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神的人化、对待命运的态度 3、体系完整,数量众多;前奥林波斯神系,奥林波斯神系 4、想象丰富优美,富于艺术感染力3、荷马史诗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荷马史诗的认识价值* (一)荷马史诗的社会容量相当大,广泛地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形态和人类生活的各个侧面,这个时期的史料主要来自史诗 军事民主制、家奴制阶段、社会大分工正处于农业阶段、一夫一妻制与妇女贞操(二)荷马史诗的价值观念* 1.荷马史诗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2.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3.史诗通过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荷马史诗的审美价值* 荷马史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它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 两部史诗都是题材重大,主题崇高的英雄史诗一)精巧严整的结构美* 1、 《伊里亚特》从倒数第 54 天写起,只写了 4 天的战争,而且围绕“阿克琉斯的愤怒”来结构;* 2、 《奥德修纪》采用插叙,从中间写起,用人物的转述,叙事视角灵活;* 3、第一部史诗的内容插入第二部史诗,将两部史诗联结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二)口头文学表达的质朴美* 1、动作语言和视听语言史诗的语言都是从民间口头语言发展而来的,生动、准确、富于形象性特别是大量比喻都是动作语言和视听语言,具有立体感,抽象性不强,增添了语言的色彩和史诗的魅力 史诗的比喻都是直接源于生活,表现了诗人非常准确细致的观察力史诗还运用了大量富有哲理性的民间谚语2、性格固定* 史诗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的形象他们具有古代英雄的共性特征:勇猛顽强、武艺高超同时又有各自的个性:狄俄墨得斯卤莽肯听人劝,埃阿斯憨厚自信,赫克托耳沉着精明,阿伽门农专横自私,墨涅拉俄斯温柔敦厚。
他们的性格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同于后世文学描写的“发展中的性格”(三)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美* 阿喀琉斯:战争英雄* 他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古代氏族英雄的典型,古代尚武精神的象征奥德修斯:智慧英雄他智勇双全、聪明狡诈,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类克服重重困难改变命运的意志力量个体精神代表4、试析阿基琉斯形象阿喀琉斯:战争英雄* 阿喀琉斯是希腊联军中首屈一指的大英雄,性格既有单纯执拗、暴躁易怒、英勇善战、重视个人荣誉的一面,又有不畏权势、宽厚仁慈、珍视友谊、富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另一面他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古代氏族英雄的典型,古代尚武精神的象征英雄阿基琉斯是古代英雄战士的理想形象,带有神话色彩他是神与人的儿子是一个非常骁勇又重视个人荣誉的将领他与两军统帅阿门农的争吵是出于正义为了避免全军在瘟疫中毁灭,他请求阿伽门农送还日神祭师的女儿阿伽门农当中侮辱了他,并声言将抢走他的女俘交给了阿伽门农他一怒之下,退出战场,但仍忘不了部落,时时关心希腊军的胜败;在战船着火的紧急时刻,他亲自催送好友帕特罗克洛斯参战当他知道战友被杀,战争已到了希腊人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悲痛欲绝,深悔自己的愤怒,毅然抛弃旧怨,坚决出战,终于扭转战局。
他从发怒到息怒,从退出战场到重新参战,最终以部落的集体利益为重,其间的转变并没有不可克服的思想障碍他的行动体现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这正是部落英雄的特色通过阿基琉斯愤怒的情节,诗人又给我们展示了氏族英雄身上开始萌芽的个人意识阿伽门农凭借个人权势,无理夺取阿基琉斯的战俘,是使得希腊联军节节败退的根源,而阿基琉斯急躁任性,拒绝参战,而且固执己见,不接受阿伽门农赔礼谢罪,又是希腊联军遭受更大伤亡的原因5、古代罗马文学的独特贡献及“奥古斯都”时代的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奥古斯都时期三大诗人维吉尔(公元前 70- 19)的《埃涅阿斯记》是第一部文人史诗全诗 12 卷,近万行前 6卷摹仿《奥德修记》 ,写特洛亚王子伊尼亚斯德漂泊生活,后 6 卷摹仿《伊利亚特》 ,写伊尼亚斯到达意大利建立新王朝同异族斗争的故事 史诗的目的,在于通过歌颂罗马祖先的建国功绩,表彰屋大维氏族,借“天意”未证明奥古斯都政权的“神圣” ,从而巩固屋大维的统治贺拉斯与奥维德* 贺拉斯(公元前 65- 8)讽刺诗人,文艺论文 《诗简》 , “寓教于乐” * 奥维德(公元前 43- 公元 17)诗人,长诗《变形记》 ,最早的异化描写。
古罗马文学的历史地位* 古罗马文学对欧洲文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连接古代到近代的桥梁 * 在 18 世纪前,欧洲文学主要受罗马文学的影响,欧洲人是通过罗马文学的折射才看到希腊文学的18 世纪以后,欧洲人才把研究的重点从罗马转向希腊6、略述古代希腊戏剧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起源于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原始歌舞; * 在自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酒神,天然地充溢着一种洒脱、自由,与自然同一的原始生命力;* 代表着人类生命的热情,代表世上非理性的力量 狂欢状态的歌舞游行;* 雅典酒神节与戏剧表演;* 前 6 世纪忒斯匹斯的贡献;* 雅典民主政治的推进:戏剧比赛;古希腊的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公元前 6 世纪中叶,歌舞表演逐步演变成为戏剧悲剧的前身是酒神,喜剧的前身是民间的祭神歌舞和滑稽戏希腊悲剧是诗剧,其诗歌艺术集成了史诗和和抒情诗的传统公元前 5 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悲剧诗人,上演了许多悲剧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不同时期的思想艺术特点作品如埃斯克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第一部) 、《俄瑞斯特亚》三部曲(《阿伽门农》 《祭酒人》 《报仇神》 )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等。
公元前 5 世纪的雅典,曾先后产生过三大喜剧诗人,但流下完整作品的只有阿里斯托芬作品有《阿卡耐人》 、 《骑士》 、 《云》 、 《鸟》等公元前 4 世纪到公元前 2 世纪中叶的“希腊化”时期的希腊文学成就不大,只有米南德的新喜剧对后世文学发生过一定影响,至今流传的完整剧本只有《恨事者》和《萨默斯女子》两部7、联系各自的代表作分析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创作特点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前 525—前 456)古希腊悲剧之父写作 70 个剧本,参加戏剧节比赛,共得 17 次奖流传下 7 个完整的剧本《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波斯人》 、 《俄瑞斯特斯三部曲》等 对戏剧的贡献是首创写英雄悲剧、命运悲剧,加入了第二个演员由此有了正式的对话第一个采用“三部曲” 的悲剧形式 剧作特点:1)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 2)拥护民主制度,倡导民主精神 3)剧作风格庄严、豪放《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取材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以后的故事 普罗米修斯盗取了天火给人类,激怒了宙斯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派威力神和暴力神把他用铁链钉在高加索山上,让一只老鹰啄食他的心肝河神的女儿们对他的苦难深表同情,河神则劝他向宙斯屈服,但被他拒绝。
普罗米修斯知道宙斯将被推翻的秘密,宙斯派神使赫耳墨斯来逼迫他说出这个秘密普罗米修斯坚决拒绝,结果被打入深渊 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 496—406)被称为“希腊悲剧中的荷马”生活在民主制全盛时期一生得 24 次戏剧奖相传写作 130 部悲剧,流传下 7 部 《俄狄浦斯王》 《埃阿斯》 、《安提戈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