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607867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浙江省杭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下列物质属于脂质的是 A.淀粉B.角蛋白 C. 胆固醇 D. 核酸【答案】C【解析】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磷脂,固醇类又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故C正确。【考点定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2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各地普降酸雨 B.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C.生物多样性下降 D. 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答案】D【考点定位】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3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具有膜结构的是A.叶绿体B.中心体 C.内质网 D. 线粒体【答案】B【解

2、析】叶绿体含有双层膜,中心体不含有膜,内质网含有单层膜,线粒体含有双层膜,故B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名师点睛】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依据膜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类: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4利用去掉尖端的燕麦幼苗,某研究人员所做的实验及结果如下图。该实验说明A琼脂能促进植物生长 B幼苗尖端是感光部位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D幼苗尖端下面是感光部位【答案】C【考点定位】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名师点睛】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科学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及分析达尔文胚芽鞘+单侧光向光生长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

3、曲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詹森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温特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会感染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等。人类

4、免疫缺陷病毒可使人体A.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B.短期内发病死亡C.免疫功能严重衰退 D.丧失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答案】C【解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破坏T淋巴细胞,使得细胞免疫丧失,从而体液免疫受到影响,最终使得免疫功能严重衰退,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没有影响。【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

5、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6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碱基A与U的配对不会发生在过程 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过程C.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过程 D.过程表示精细胞的变形阶段【答案】A【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6、;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7科学家取出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后,在培养基中培养成试管苗。下列关于这一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证明了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该实验过程中细胞经历了多个细胞周期C.该实验过程中细胞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因此该过程中没有细胞分化【答案】D【考点定位】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名师点睛】知识点总结: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

7、,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3、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植物组织培养就是无性生殖中的一种。8孟德尔以纯合的黄色圆形(YYRR)和绿色皱形(yyrr)的豌豆进行杂交,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F1的基因型为YyRr B. F2中有9种基因型C. F2中黄色皱形占1/16 D. F2出现绿色圆形是基因重组的结果【答案】C【解析】黄色圆形(YYRR)和绿色皱形(yyrr)的豌豆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为YyRr,A正确;子代有33=9种基因型,B正确;黄色皱形的基因型为Y rr,其概率为3/41/

8、4=3/16,C错误;绿色圆形是由于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9每年降雨量极少(不足150mm)的气候特征决定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是A.森林B.草原C.荒漠D.苔原【答案】C【解析】每年降雨量极少,导致植被稀少,植物种类非常贫乏,该生物群落类型是荒漠。【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0子女先天愚型病的相对发生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图所示,因此应提倡A.婚前检查 B.适龄生育 C.产前诊断 D.禁止近亲结婚【答案】B【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名师点睛】婚前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的措施有: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如羊水检查、B超

9、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产前诊断是指: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11下列关于质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膜能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B.质膜中的两层磷脂分子均为对称分布C.质膜中的有些膜蛋白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D.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过程体现质膜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A正确;由于蛋白质的不对称性,脂双层中的两层磷脂分子并不是完全相同的,B错误;质膜中的膜蛋白具有识别、运输、催化等多种功能,C正确;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属于外排,体现质膜的流动性,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

10、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2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孕妇长期使用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突变B.即使新生儿从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致病菌也可能具有耐药性C.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所以母乳喂养可减少具耐药性致病菌的比例D.新生儿出生时未及时接种疫苗,导致产生具耐药性的致病菌【答案】B【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就存在着差异,有的不具有抗药性,有的具有抗药性开始用抗生素时,由于大多数细菌没有抗药性,故大量被

11、药物淘汰,而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会保存下来,并能继续繁殖感染人群,当多次使用该抗生素后,使抗药性更强的细菌被保留下来,这样一代一代,细菌积累并加强了抗药性,使该抗生素逐渐失去效应所以药物对不同变异的细菌进行了选择,淘汰了不抗药的个体,保留了抗药性强的个体。1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个体的MHC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凋亡细胞内酶的活性都减弱C.正常细胞癌变后,其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D.同一个体的肌肉细胞和胰岛细胞中的核DNA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不同个体的MHC不同,是由于不同个体基因不同,从而表达也不同,A错误;凋亡细胞内的有些酶活性增强,并对机

12、体有利,B错误;细胞癌变后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由于代谢旺盛其线粒体数量增加,C错误;同一个体的肌肉细胞和胰岛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和分化而来的,它们的核DNA相同,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分化、凋亡和癌变【名师点睛】知识点总结:1、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转移;(4)失去接触抑制。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

13、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特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3)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4)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只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异B.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显性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频率C.若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则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均可保持不变D.若个体产生了有利于生存的变异,则该变异在后代中必然被保留和积累【答案】C【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物

14、种的概念与形成【名师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 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 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5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B.通过人工诱变可提高基因的突变率和染色体的畸变率C.诱导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获得的纯合子即成为可育良种D.多倍体育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萌发种子【答案】C【考点定位】生物变

15、异的应用 【名师点睛】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16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碱基的改变即为基因突变B.基因表达的产物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RNAC.基因的翻译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D.染色体畸变都是在染色体断裂后发生【答案】B【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一个片段不一定是一个基因,DNA碱基的改变不一定发生在具有遗传效应的区段,因此不一定是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产物为RNA,翻译产物为蛋白质,B正确;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过程,C错误;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起因于染色体断裂形成片段,以及片段不正常的重新连接形成的,而数目变异与染色体断裂无关,D错误。【考点定位】生物遗传和变异17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