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实地考察培训教学文稿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606282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实地考察培训教学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实地考察培训教学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实地考察培训教学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实地考察培训教学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实地考察培训教学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实地考察培训教学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实地考察培训教学文稿(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实地考察培训,张 堃,一、创建文明城市的由来,1、1995年 张家港市提出建设文明城市的概念,以环境卫生为突破口,创建文明城市。,一、创建文明城市的由来,2、1997年 中宣部张家港举行了“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座谈会,以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村镇”为抓手,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一、创建文明城市的由来,3、2005年 提出“文明城市”是城市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并通过逐步改进测评标准,力求做到科学、公平、合理。,二、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3、2012至2014年 与时俱进、适当调整测评体系,并做 试点运行。 4、2015年 最新体系测评体系出台。,

2、三、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1、创建原则 全民参与 成果共享,三、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2、动力机制 行政发动 创评助力 逐步规范 市民得益 形象提升 自觉行为,四、创评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操作手册 2005版 2008版 2011版 2014版 2015版,五、测评方法,网络申报 汇报创建的过程与轨迹 实地考察 反映创建的现状与结果 问卷调查 反馈创建的民意与效果,六、实地考察,现场观察 进入现场对照标准观察记录 现场验证 询问市民,验证事实 现场模拟 角色扮演(问路、乘车、打服务电话、寻求服务窗口帮助等),实地考察标准、内容及地点详解,- 4 深化推广普及,3)在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采取张

3、贴悬挂、刊登刊播等方式宣传展示核心价值观。 考察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 考察地点:主次干道、广场、建筑围挡、社区、公园景区、中小学校,-5 融入日常生活,1)依托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道德讲堂等,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 考察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核心价值观。 考察地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5 融入日常生活,2)开展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职业规则、团体章程等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 考察内容在显著位置展示 考察地点城市社区你、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中小学校、

4、窗口单位,-6 发挥榜样作用,1)发动群众选树典型性、先进性、示范性强的道德模范,建立完善道德模范帮扶礼遇制度,加强对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管理,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考察内容设有道德模范事迹专题展览。 考察地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少年宫(任选两个点位),-7 加强文化培育,2)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文明餐桌活动; 考察内容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节俭养德”、“文明餐桌”温馨提示。 考察地点宾馆饭店,-13 诚信建设制度化,1)贯彻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在重点领域建立起信用记录,建设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的平台;

5、,-13 诚信建设制度化,考察内容有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的平台;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诚信宣传教育。 考察地点政务大厅,-14“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2)在各类媒体以及公共场所持续刊播公益广告;,-14“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考察内容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考察地点主要街道、商业街区、公共广场、建筑围挡、公园景区、商场超市、社区、公交车站、公交车、长途汽车站、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 社会责任意识,1)人际关系融洽,公共场所礼让互助,友善对待外来人员; 考察内容乘客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考察地点公交车,-1

6、5 社会责任意识,1)人际关系融洽,公共场所礼让互助,友善对待外来人员; 考察内容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考察地点社区、主要交通路口、公交车站、乡镇政府所在地,-20 市政公用设施,2)主次干道、商业街、街巷路面硬化,装灯率100%,亮灯率90%,排水设施完善; 3)街道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连续、平整、无损坏和被违规占用现象,行人过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安全设施配置完整;,-20 市政公用设施,考察内容主干机动车道无被侵占、毁坏现象; 主干道装灯率100%,亮灯率90%;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连续、平整、无损坏和被违规占用现象; 行人过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安全设施配置

7、完整。 考察地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20 市政公用设施,考察内容路面硬化,无明显坑洼不平; 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 装灯率100%,亮灯率90%。 考察地点县城区背街小巷,-20 市政公用设施,4)道路、公共设施、新建小区设有无障碍设施,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 考察内容建有盲道、缘石坡等无障碍设施; 盲道、缘石坡等无障碍设施无被侵占现象。 考察地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20 市政公用设施,4)道路、公共设施、新建小区设有无障碍设施,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 考察内容设有无障碍设施; 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考察地点政务大厅、商场超市、新建社区、医院、室外公共厕所,-24 公共体育设施,每个街

8、道拥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每个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8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24 公共体育设施,考察内容晨晚练体育活动点的体育健身设施正常运行及设备维护情况; 体育健身设施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考察地点街道、社区,-25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2)在街道、乡镇统筹建设综合文化站,在社区、村统筹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考察内容正常运行及设备维护情况; 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考察地点街道、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 社区、村总额和文化服务中心,-26 群众文化生活,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推进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

9、公共美术馆、群艺馆、文化馆(站)等免费开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务项目;,-26 群众文化生活,考察内容免费开放; 基本服务项目健全。 考察地点城市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公共美术馆、群艺馆、文化馆(站),-27 公共安全保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面、重点单位及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27 公共安全保障,考察内容有符合标准的物防、技防、人防、消防设施; 无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现象。 考察地点政务大厅、社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中小学校、火车站,-28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经营单位和集贸市场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食品安全事故和问题药

10、品及时查处; 考察内容无过期、变质、伪劣食品。 考察地点超市、集贸市场,-29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1)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设置明确的城市避难场所,开展社区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救灾应急预案; 考察内容设有避难场所的标识牌; 功能完备,设备维护及时。 考察地点城市避难场所,-31 环境卫生清洁行动,1)对城市中心区域、城乡结合部和乡镇村居的环境卫生实行全域治理,农贸市场、餐饮小店、垃圾站点、棚户区以及公路、铁路、江河湖渠沿边沿线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盲区;,-31 环境卫生清洁行动,考察内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脏乱差现象。 考察地点城市主次干道、商业大街、

11、公共广场、公园景区、车站、集贸市场、餐饮店 城乡结合部、棚户区及公路、铁路、 江河湖渠沿边沿线 乡镇、村,-32 社区环境,1)环境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 2)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 3)倡导“垃圾减量分类”,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 4)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32 社区环境,考察内容小区环境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现象; 小区内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无露天排水沟渠; 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垃圾房、箱(桶)完好、整洁; 在显著位置张贴公布社区居民公约,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 考

12、察地点:社区,-33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1)从业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2)有效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无吃拿卡要、慵懒散拖现象;,-33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考察内容办事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无慵懒散拖现象。 考察地点政务大厅,-33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考察内容从业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考察地点医院、商场超市、银行网点、宾馆、(邮政、移动、电信、联通)营业厅、公交车、出租车,-34 公共场所秩序,1)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依法规范管理,秩序良好; 考察内容对经营性公共场所管理规范有序;

13、 在重要场所有效开展文明引导。 考察地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公园景区、公交站点,-34 公共场所秩序,2)城市无烟草广告,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有明显禁烟标识,无烟区没有吸烟现象; 考察内容有明显禁烟标识; 无烟区没有吸烟现象。 考察地点政务大厅、宾馆饭店、医院、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34 公共场所秩序,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赛场、景区、公园、广场、主要街道、机场、车站、码头等场所文明有序,无争吵谩骂、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木等不文明行为;,-34 公共场所秩序,考察内容有序排队入场,无插队现象; 无大声喧哗吵闹现象; 无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现象; 有明显

14、禁烟标识,无烟区没有吸烟现象。 考察地点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35 公共交通秩序,1)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机动车让行人行横道,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乘客排队候车(候船)、依次上下车(船);,-35 公共交通秩序,考察内容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无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现象。 考察地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35 公共交通秩序,考察内容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机动车在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处让行; 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 考察地点主要交通路口(交通人流高峰期),-35 公共交通秩序,考察内容乘客排队候车(候船),依次上下车(船); 无拥挤、争抢座位等现象。 考察

15、地点公交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39 消除黑臭水体,未出现黑臭水体; 考察内容没有黑臭水体。 考察地点县城(市区),-42 公众参与,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 考察内容垃圾箱分类收集垃圾。 考察地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42 公众参与,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 考察内容无露天烧烤、乱排油烟现象。 考察地点饭店,-49 乡村文明旅游,1)实施传统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文化名村; 考察内容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完好; 无人为损坏或疏于管理现象。 考察地点文化名镇、文化名村,-49 乡村文明旅游,2)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考察内容请他们对当地旅游市场秩序作出评价。 考察地点在景点、景区内询问若干名游客,-49 乡村文明旅游,3)落实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游客不文明信息通报机制,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引导游客恪守文明行为规范; 考察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 考察地点景点、景区,-52 宣传动员,媒体设有精神文明创建专题专栏,城乡公共场所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考察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考察地点社区、公共广场、主干道、商业街区,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