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情绪讲演稿说课材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605634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章情绪讲演稿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五章情绪讲演稿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五章情绪讲演稿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五章情绪讲演稿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五章情绪讲演稿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章情绪讲演稿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章情绪讲演稿说课材料(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情绪,本章学习目标,1、能说出情绪的本质。 2、理解情绪的功能 3、能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4、了解情绪的主要理论。 5、说出表情的种类。 6、了解不良情绪主要表现形态及其调节方法。,情绪的概念,情绪(emotion)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情绪与需要有着密切的相关 情感 (feeling) 是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是情绪的感受方面,二者可以笼统地称为感情(affection)。但通常情绪指感情的活动过程,情感指感情的情的方面,强调体验和感受。 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 ,情感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情绪和情感的

2、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包括面 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生理唤醒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的维度指情绪在其所固有的某种性质(特征)上,存在着一个可变化的量。 1、强 度: 强弱 2、紧张度:紧张轻松 3、激动度:激动平静 4、动力性:增力减力,情绪的分类,基本情绪 复合情绪 情绪状态,原始(基本)情绪,快乐:盼望的目的达到紧张解除后继 之而来的情绪体验。 悲哀: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东西 或有价值的东西而引起的情绪体验。 愤怒: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 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积累而成的情绪体验。 恐惧:由于缺乏处理或缺乏摆脱可怕

3、的情境的力量,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心境 激情 应激,心 境,心境(mood):一种比较微弱的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1、具有弥散性。 2、常常由于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 3、持续时间可能是几小时、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 4、对人的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激 情,激情(intense emotion):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有明显的外部表现,不良激情,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

4、鲁莽的行为或动作。,应 激,应激(stress) :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适应综合症。 汉斯塞里(Hans Selye)认为适应综合症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惊觉;阻抗;衰竭。,生活应激事件,1、丧偶 17、好友死亡 31、工作时间与地点 2、离婚 18、工作岗位变化 改变 3、分居 19、与配偶争执 32、迁居 4、拘留 20、抵押价值超万元 33、转学 5、亲人死亡 21、抵押品赎回要权 34、娱乐活动的变化 6、受伤或患病 或贷款被取消 35、礼拜活动的变化 7、结婚 22、工作责任改变 36、社会活动的改变 8、解雇 23、孩

5、子离家出走 37、抵押品价值或贷款 9、重婚 24、与家人发生矛盾 少于万元 10、退休 25、个人的杰出成就 38、睡眠习惯的改变 11、亲人健康的变化 26、妻子找到或失去工 39、家人的离合 12、怀孕 作 40、饮食习惯的改变 13、性生活不协调 27、入学或失学 41、假期 14、家庭成员增加 28、生活条件变化 42、圣诞节 15、工作重新调动 29、个人习惯改变 43、轻度违法 16、经济状况改变 30、与上司发生矛盾 (Holnes & Rahe,1967),应 激的生物适应过程,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 2、巴莆洛夫的理论 3、坎农巴德的理论 4、沙赫特的理论 5、阿诺德

6、拉扎鲁斯的理论,情绪理论,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感官时,引起个体生理上的某种变化和反应,并激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情绪。 “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其原因纯粹是身体的。”,情绪理论,丘脑理论(坎农巴德):外界刺激引起感官产生神经冲动,由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和机体的其它部分。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传送到内脏和骨骼肌激活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同时发生。,情绪认知评估理论,阿诺德(M. B. Arnold) 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估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 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有重要作用。,激活归因(三因素)理论

7、,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即情绪受三种因素所制约:环境事件、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是认知沙赫特和辛格(S.Schachter & J.Singer )。,实验结果,动机分化理论,情绪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情绪具有动力性,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情绪包含神经生理系统、表情系统和情感体验三个子系统。 生物遗传神经内分泌系统是情绪激活和调节过程的决定者(汤姆金斯(Tomkins)、伊扎德(Izard)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感觉是诱发情绪的首要条件。 记忆与想象决定着情绪。 注意与思维也决定着情绪的产生与表现。,情绪对认知的影

8、响,情绪的动机性功能 情绪的信号性功能 情绪的感染性功能,情绪与行为,绪行为理论 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情绪识别,情绪行为理论,情绪性研究 挫折情绪研究 条件性情绪反应研究,情绪与行为的关系,情绪与行为的先天关联性 情绪与行为的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表情的种类,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面部表情,表情的先天遗传性,儿童生来就有表情。 先天盲童早期的表情反应与正常婴儿一致。 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世界上不同种族与文化的人民对各种面部表情 的判断也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身段表情,言 语 表 情,请同学用不同表情说出“你好”、 “你干嘛 据说美国一位女演员用悲调念26个英语字母,竟使听

9、众落泪,而一个波兰喜剧演员用另一种语调念同样的26个字母,却把听众引得哄堂大笑。,表情的后天习得性,婴儿言语发生前的表情动作是先天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表情的复杂性增加。 先天盲童的自发表情反应与正常婴儿相一致,但随着年龄增长,二者表现出极大差异。 有些面部表情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有更多表情不同文化与种族是不一样的。表情的随意性在社会环境中学习、提高。,表情的后天习得性,第三节 情绪的调控,情商 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 不良情绪的控制,一. 智商、情商与人生,成功=能力+努力+机遇+任务难度,成功=智商(IQ) +情商(EQ),成功= 100%意愿*100%方法*100%行动,1.诠释成功人生的几种

10、公式:,情商,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是相对智商而言的,是指情感智力的高低 准确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有效调节情绪的能力 将情绪体验运用于驱动、计划和追求成功等动机和意志过程的能力 (彼得沙洛维,约翰梅耶),情商的具体内容, 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 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理解和分析情绪,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戈尔曼(Goleman)的情商说:,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妥善管理情绪的努力、 自我激励的能力、 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情商的因素,自我意识 自我激励 情绪控制 人际沟通 挫折承受能力(AQ),美国心理学瓦尔特于20

11、世纪60年代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所幼儿园做了一个著名实验。在实验中,他事先在那些仅有4岁的儿童面前放上一颗棉花糖,告诉他们:“你们可以吃掉这颗糖,但如果能等到我出去一会儿,回来再吃,就能吃到两颗。”当他刚离去,有的小孩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有的小孩等待了一会儿,但还是忍耐不住把糖吃掉了;剩下的那些孩子则坚持等候了对他们来说很漫长的20分钟,吃到了两颗棉花糖。10多年后,这些孩子长大了,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结果是那些坚持得到两颗糖的孩子的平均分比得到一颗糖的孩子高出210分(总分800分),他们的智商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正确的人生追求 宽广的胸襟 理性地适应生活 寻找身边的快乐

12、,不良情绪的控制,暴怒情绪的控制 过度焦虑情绪的控制 过度紧张情绪的控制 抑郁情绪的控制 自卑情绪的控制,异常情绪调节与健康,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中会导致各种心身疾病。 在各种心身疾病中,症状虽然表现在身体上,但根本原因却是心理的,而且往往与情绪有关。,案例:,患者,男,27岁,于199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武汉某公司任职员。1998年春节回家探亲期间,出现第一次抑郁发作:说话减少,很少活动,整天闷闷不乐,抱怨脑子不好使,兴趣索然,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只有一条绝路可走”。历时4个月后,出现话多,活动增多,感到脑子特别好使,精力充沛;乱花钱,常到同事家“讨论问题”,夸夸其谈。3个月后出现第二次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持续三个月后突然又转为情绪高涨。如此交替、反复了6次,被送进医院。,讨论问题,1、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 2、生活或学习中你有遇到过消极情绪吗?你是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3、分析挫折感的成因,如何调节挫折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