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CPU的结构讲课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605469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章CPU的结构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五章CPU的结构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五章CPU的结构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五章CPU的结构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五章CPU的结构讲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章CPU的结构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章CPU的结构讲课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CPU的结构,5.1 CPU的组成 5.2 多级时序与时序系统 5.3 小结,5.1 CPU的组成,5.1.1 CPU的功能 5.1.2 CPU的组成 5.1.3 CPU内部数据通路组成,5.1.1 CPU的功能,CPU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控制器的作用是决定全机在什么时间,根据什么条件,发出那些微指令,做什么事。 运算器的作用是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所选定的处理功能。 控制程序中的指令按流程顺序执行是CPU功能的最终表现形式。,指令执行流程,取指令,有显式寻址否,需保存结果否,有中断否,取操作数,执行指令,保存结果,否,否,否,否,开始,有指令待执行否,中断服务,根据PC内容由存

2、储器取得待执行指令,根据地址码内容,按寻址方式取得操作数,根据操作码内容,进行指定的操作,根据结果的寻址方式,将结果保存到指定位置,完成指定的中断功能,运算器,实现指令系统所提供的算术/逻辑运算,一般组织成以下三个层次:,ALU,移位器,移位器/寄存器,移位器/寄存器,操作数,操作数,选择命令,功能选择,选择命令,选择命令,初始进位,通过控制信号实现左移、右移或直传功能,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不同的功能运算,决定接受哪个寄存器的内容,寄存器组,用于保存数据、临时计算结果、指令、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1)用于处理的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组 暂存器 (2)用于控制的寄存器 指令寄存器(Instruc

3、tion Register)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程序状态字(Program Status Word) (3)用于主存接口的寄存器。 地址寄存器(MAR) 数据寄存器(MDR),控制器,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的工作表现为执行指令序列。从内部物理层看,指令的读取和执行表现为信息的传送,相应地形成两大信息:控制流与数据流。因此,CPU中控制器的任务是根据控制流产生微操作命令序列,控制指令功能所要求的数据传送,在数据传送至运算部件时完成运算处理。,中断系统,中断的作用是为了响应和处理外部设备请求或异常事件,在处理器内部设置中断系统用于处理与中断相关的中断判优、中断转换、中断屏

4、蔽等相关功能,现在某些机型里,将有关的硬件部分的由处理器转移到外部芯片,有关内容见第七章。,时序部件,根据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不同时间发出不同的微操作命令,完成不同的工作内容,如何区分不同微操作信号发出的先后,依据就是时间。可知计算机的工作是需要分步执行地,许多操作需要严格的定时控制,例如在规定的时刻将已经稳定的运算结果打入某个寄存器。 时序部件就是用于产生周期节拍、脉冲等时序信号的部件,该部件也称为时序发生器。它包含一个脉冲源和一组计数分频逻辑。脉冲源又称主振荡器,它提供CPU的时钟基准。主振的输出经过一系列计数分频,产生所需的时钟周期或持续时间更长的工作周期信号。主振产生的时钟脉冲与周期节拍信

5、号、控制条件、机器状态相综合,可以产生所需的各种工作脉冲。,5.1.3 CPU内部数据通路组成,在确定一台计算机的总体结构的时候,主要考虑这样几个方面问题: 设置那些部件; 各部件间如何传递信息(即数据通路);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如何实现信息传送; 如何形成微操作命令序列; 前三个问题与机器指令系统设计有密切的关系;后一个问题涉及到设计策略,即选择硬连线控制器方式或微程序控制方式。但可以认为,数据通路结构是总体结构设计的核心。,5.1.3 CPU内部数据通路组成,CPU内部总线 CPU的典型数据通路结构 实例:8085的部件设置和数据通路结构,CPU内部总线,中央处理器内部的各个功能部件之间若

6、是孤立隔离的,则不能实现信息传送,处理器的功能均不能正常实现,各部件之间如何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送呢?相应的数据传送结构称为数据通路结构。 在CPU内部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只设置一组数据传送总线,用于连接CPU内的寄存器与算术/逻辑运算部件,有的称为ALU总线。在较复杂的CPU内,为了提高工作速度,可能设置几组总线,有的CPU中包含控制用存储器与内存管理所需的地址变换部件,除了数据总线之外,还设有专门传送地址信息的地址总线。 内部总线的信息传送,由控制器发出微操作命令进行控制管理。CPU内的时序系统部件,发出统一的时序信号(如周期、节拍、脉冲),对内部总线进行同步控制。在CPU设计制造出来之后

7、,内部数据通路结构也就不再变化,所以不必考虑部件的扩展问题。,CPU的典型数据通路结构,(1)不采用CPU总线结构 (2)单组内总线、分立寄存器结构 (3)单组内总线、集成寄存器结构 (4)多组内总线结构,(1)不采用CPU总线结构,在某些功能较弱、结构简单的处理器内部数据通路并未采用总线结构,在确定各功能部件的组成后,根据各指令的功能,分析出所有指令的执行过程的数据传送需求,在所有可能产生数据传送的部件之间建立通路。通路的通与断由控制器通过控制通路中三态门或集成电路开路(OC)器件来控制。此种方法的通路复杂,控制信号繁多,不便于控制器的设计,而且不便于系列机的构造,此种方法以不存在。,(2)

8、单组内总线、分立寄存器结构,寄存器分别独立设置,采用一组单向的数据总线,以ALU为内部数据传送通路的中枢,(3)单组内总线、集成寄存器结构,集成化寄存器组,一组双向数据总线,ALU输入端设置锁存器,(4)多组内总线结构,采用单总线结构的微处理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容易,但每个操作步骤(每拍)只能完成一个基本的数据传送步骤,即由一个来源送到一至数个目的地,这就使微处理器的整体工作速度较低。 对速度较高的微处理器,就可能需要设置多组分别独立内总线,这样一拍中可并行地实现几个不同的数据传送步骤,即可同时让几个来源地的数据分别送往各自不同的目的地。,实例:8085的部件设置和数据通路结构,现在的处理

9、器的结构复杂程度都远远的大于前述的典型结构,例如能够预取若干条指令的指令队列、相应的操作数队列、存放微程序的控制ROM、多个运算部件、内存管理用的段地址运算部件及页地址运算部件、与外部系统总线的连接及控制、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 为了尽快地执行指令,需要在各类部件间建立多种内部总线,其上传送的信息内容可能是数据,或是指令代码,或是地址代码。,5.2 多级时序与时序系统,5.2.1 时序控制方式 5.2.2 指令周期与多级时序 5.2.3 实例:8085 OUT指令的时序,5.2.1 时序控制方式,同步控制方式 异步控制方式 联合控制方式,同步控制方式,定义:任何一条指令或指令中的任何一个

10、微操作的执行,都由事先确定且具有统一基准时标的时序信号所控制的方式 。 特点:将时间划分成长度固定单位,CPU按严格的时间安排操作,在每个确定时间单位开始表示一批操作的开始,时间单位结束,这批操作也结束。各指令或操作步骤的切换以时间单位的切换为基准 。 应用场合:在CPU内部,一般只设置一个统一的时序信号系统,此时CPU内部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送由该时序信号统一控制。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各外部设备内部往往采用同步控制。 优点:同步控制方式的优点是时序关系较简单,控制逻辑在结构上易于集中,设计简单。 缺点:由于采用统一的基准信号作为时间分配单位,在时间分配上可能存在不经济的问题。,异步控制方式,定

11、义:各项操作所需时间分配,不受统一的时钟基准的限制,各操作之间的衔接与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换采用应答方式。 特点:在异步控制涉及的范围内,没有统一的时间基准控制,但存在申请、响应、询问、问答等一类的应答关系。 应用场合:一般应用于系统总线操作控制,因其所连接的设备速度差异较大,在它们之间或它们与CPU之间数据传送的对时间需求差异较大(不固定)。而很少将异步控制方式应用CPU内部或设备内部的时间控制。 优点:时间分配效率高,能够按照不同部件、设备的实际情况分配时间 。 缺点:申请、应答所需的控制逻辑较复杂。,联合控制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在同步控制方式引入异步控制思想,形成联合控制方式。具体有以下

12、几种形式:,对于由CPU执行的指令来说,复杂程度不同的指令,其执行时间相差很大。在CPU内部使用同步控制方式,采用固定的时间单位进行时间分配是不现实的。常见的处理方法是让它们分别占有不同数目的时间单位。,在系统总线的操作方式中,有的总线操作包含应答控制、数据准备、传送等几个部分,因而在一次总线操作(总线周期)中包含几步操作(时钟周期)。此时若总线传输需要时间较长,在固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可插入一种延长状态,占一个或多个时钟周期。此时总线周期的长度则是视需要而定。此种方式是以固定时间分配为主,在必须情况下引入延迟,实现时间的按需分配思想。,例如在总线中有一种三脉冲总线请求应答方式:若某设备申请使用

13、总线,则发出请求脉冲;经过一到几个时钟周期,CPU通过同一条总线发出相应脉冲;从下一时钟周期起,CPU脱离总线,允许申请者使用总线;经过若干个时钟周期,结束使用,该设备仍通过同一总线向CPU发出释放脉冲,表示释放总线;从下一时钟周期开始,CPU恢复总线控制权。由于以统一的固定时钟周期作为时序基础,应当视为同步控制方式的范畴,但这种“请求响应释放”的应答方式,以及应答过程中时间可随需要而变化,则应当属于异步应答思想。,按需分配不同数目的时钟周期。,插入延迟周期。,在同步控制中也可以引入异步应答思想,5.2.2 指令周期与多级时序,指令周期 多级时序系统 多级时序的形成,指令周期,定义:CPU每取

14、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三条顺序执行指令的指令周期示意(图中的阴影为空闲时间),由于不同指令的功能不同,操作复杂程度不同,所需执行时间也就不相同。但在CPU内部采用同步控制方式,以固定时间单位作为时间分配基准,应保证所有指令在选定的时间长度内完成,为此应选取所有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指令周期作为基准时间单位。接下来的问题是对于简单指令执行时间小于最大时间的指令而言,其指令周期部分时间是空闲的不发出任何操作信号,只是等待时间到而切换到下条指令的指令周期。,多级时序系统,根据CPU工作流程可知指令的执行可分解为若干步骤完成,此时CPU内部同步控制采用依据指令执行步骤分解指令周期,形成更短的时间

15、分配单位,根据指令是否包含某步骤和不同步骤复杂程度不同,决定包含更短时间单位数目不同,解决时间分配效率问题,从而形成多级时序方式。,在多级时序系统有以下几个问题解决: 时序层次划分。即分解指令的执行步骤成几个层次?到何时为止? 时序状态的表示。即如何标识指令执行的当前时间处于何层次?如何标识时序层次的切换? 各时序层次关系。,时序层次划分,即分解指令的执行步骤成几个层次?到何时为止?,在对指令执行流程、CPU组成和内部数据通路结构的分析,多级时序系统一般划分成以下几个层次。,1、指令周期。,2、CPU工作周期。根据指令流程可知,指令功能执行步骤将指令周期划分成若干个工作阶段。在不同工作阶段中完

16、成不同的操作,依据的指令代码段可能也各不相同。为此,在时序系统中划分若干种工作周期。以对应不同工作阶段所需的操作时间,例如取指周期、取源周期、取目的周期、执行周期等。在有的机型中,将工作周期这一级称为机器周期,或称为基本工作周期。 工作周期定义为:在指令周期中的一个工作阶段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基本的工作周期。,3、CPU工作周期。由数据通路的分析可知,一个工作周期的操作可以分成几步完成,例如变址方式读取源操作数,需先进行变址计算,然后发送地址读取数据。所以在同步控制方式中,时序系统应按固定(大致相等)时间分段设置时钟周期。每个时钟周期(也称为一拍)完成一步操作,如一次传送、加、减等,这是时序系统中最基本的时间分段,各时钟周期长度相等。 确定时钟周期的长度一般有两种设计策略。 一种设计策略是在考虑CPU内部操作需要,同时也考虑访问主存的需要。 另一种设计策略是按照CPU内部操作的需要确定时钟周期的长短。如果按同步方式访问主存,则一次读/写周期允许占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