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604019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名人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化名人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化名人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化名人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化名人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名人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名人电子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舍,老舍 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中文名:舒庆春别名:老舍国籍:中国民族:满族(正红旗)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99年逝世日期:1966年职业:作家主要成就: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舒庆春生于北京的一个贫穷家庭。曾任小学校长(北京17小学)、中学教员、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笔名。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

2、意。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庆春是谁。,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正因为如此,他勤奋笔耕,创作了

3、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受到人们的喜爱。“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曾经担任齐鲁大学等名校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还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等被选入小学中学的课文中。其中茶馆极为著名。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一岁半丧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

4、免于难。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人物生平,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在大杂院里度过的童年生活使老舍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是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这些都是他将来倾向与写作平民生活和长于话剧创作的生活基础。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老舍正在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任校长。“五四”对他的思想和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4年夏,赴

5、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相关事件,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在济南这座温和朴实的古城里,老舍和普通的

6、教员、记者、车夫、厨子、说唱艺人、民间拳师为友,汲取民间养分,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以及散文趵突泉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等,并翻译发表了大量外国文学。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在山东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

7、说17篇。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期间老舍大女儿在济南出生,起名舒济。,1,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炮声使老舍无法再埋头于创作。 8 月 1 日 第三个小女孩舒雨出生后,青岛形势危急。在接到齐鲁大学文学院的聘书后,全家搬到齐大校内现在的常柏路 11 号。 11 月 15 日 ,日寇炸毁黄河铁桥,济南危在旦夕。决不能当汉奸,坚决去抗战,老舍毅然提起小衣箱,告别妻儿,离开常柏路 11 号温馨的家,奔向武汉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 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文革”在艰难困

8、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王家镇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归去来兮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2,抗战胜利后,1946年,老舍和曹禺作为我国民间第一批文化人应邀赴美国访问和讲学。在美国,做了多次公开演讲,为增强大洋彼岸的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在此写成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和另一部长篇小说鼓

9、书艺人还有断魂枪。还协助美国友人翻译他的一些作品。四世同堂是老舍完成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约一百万字。以北平一叫“小羊圈”胡同里多种人物,特别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展开错综复杂的画面与情节的描写,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幻想破灭后,终于觉醒,坚决抗战的过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汉奸的无耻,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以及下层市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决心。包含着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留下了一座伟岸的纪念碑。 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创作话剧方珍珠。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

10、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之后,他还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日春华秋实等。 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 。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

11、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终年67岁。,3,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月牙儿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

12、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其中有大量被选入教育课本。,主要著作,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印书馆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印书馆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29,人间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

13、1,齐鲁大学文学院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当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

14、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1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

15、)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13部,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 百花 母鸡 我的母亲 养花 我们家的猫 济南的冬天 林海草原四世同堂开学的日子断魂枪茶馆一共六十多本小说,老舍之死,迫害至死 文革开始

16、的时候害死了伟大的老舍先生。 1966年夏天,“文革”风暴呼啸而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顷刻间陷入一场空前浩劫。 8月23日,老舍去北京文联“参加运动”,受到了“造反派”和“红卫兵”的批斗。他们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老舍头上,使老舍遭到了人格上的侮辱。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临到头上,老舍毫不犹豫,平静而坚定地选择了死亡。 8月24日,老舍来到德胜门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公园投湖自尽。 他曾经说过:“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却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老舍四十自拟小传 舒庆春,字舍予,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时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