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慧娣演示教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603971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郎慧娣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郎慧娣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郎慧娣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郎慧娣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郎慧娣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郎慧娣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郎慧娣演示教学(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文字生生不息,文昌中学 郎慧娣,一、课程解读,1总目标: 本课程重在培训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 “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同这里突出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体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皆语文的理念,传承“学”与“用”相统一的语文教学传统,明确“学”的目的在于“应用”。,2、课程特色,学习内容 “前后呼应”。 教学形式 “动脑动手”。 专题选择 “自由取舍”。 课程安排 “抓大放小”。 学习目标 “有效有用”。,学习内容 “前后呼应”,专门开设一门语言文字应用的选修课,主要就

2、是为了帮助中学生梳理一下学过的语言文字知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一方面这样的课就并非“重起炉灶”,而要充分注意与初中语文课程和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出现过的相关知识的衔接,这正是这门课程的切入点;另一方面这样的课也就不是“炒冷饭”,而要补充新的内容,特别注意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也正是这门课程的落脚点。,专题选择 “自由取舍”,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不妨多讲点,有能力的学生不妨多学点(包括自学),而其他学校和学生则可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甚至各取所需、各学所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可拆可合,自成模块”,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特点。,课程安排 “抓大放小”,这本教

3、材的每一课中,除了“引子”外,都安排了三个板块:“课堂活动”、“知识链接(工具箱)”和“思考练习(小试身手)”。其中的重点是“课堂活动”部分,即教材的“课文”,实际上就是针对相关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中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或问题组织同学们开展的一次课堂活动。而每节由于这样的课程安排,每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就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只能是围绕一个“点”来进行。收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效果。,学习目标 “有效有用”,从一个方面看,“有效有用”是指现在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重要和最实用的语言文字知识,是合格的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能力,更不用说也考虑到了中学生升学考试的实际需要。从另一个方面看,“有效

4、有用”更体现在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中学生能够真正变“死记硬背”为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变“题海战术”为灵活地解决语言文字应用的各种问题,变“应付考试”为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修养。,观照高考,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需要与高考衔接,关注第一大题和第六大题的考点和题型变化.,:,二、,(二)明晰本模块教学与高考的关系,教学可以结合高考的有关考点、考试内容,有选择、有梯度地运用历年高考“语言表达应用”的试题;但是,要防止不加选择地把高考这方面的试题堆给学生,防止异化为高考复习课。 这门选修课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同时,可以为高三“语言表达应用”总复习打好铺垫;然而,不能企望

5、一步到位,不可能一次完成高考“语言表达应用”的复习任务(重点中学也不能贪多),高三还要安排时间进一步巩固、深化。 教师须收集、分类近五年各省高考“语言表达应用”的试题。,浙江省历年高考第一大题回顾,可见: 一、字音字形、熟语、同义词选用、语病题为必考题 二、修辞、衔接、标点等其他知识点考查变动较大,注意点: 注意现代汉语虚词的考查 修辞放在诗歌鉴赏和大阅读中考查 的可能性较大,浙江省历年高考第六大题回顾,湖北: 20.下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徽。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祥如

6、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中间的圆形图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徽,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徽时必须采用的。请结合节徽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平仄不作要求,不超过30字。(4分),语音-压韵和平仄 修辞-对偶,福建: 22.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4分)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沐浴奥运风,我们青春豪迈 _ 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_ 朋友走到一起来, _ 共着一个梦想, _ 友谊的圣火传递千秋万代。 _,仿句、压韵,安徽: 18“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

7、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3分)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第四课-新词语、多义词,试题万变不离其宗 1注重在造句(句式仿用、句式变换、看图写话、拟广告词)-第6课:修辞。 2语段压缩、句式选用、表达连贯、得体、变换句式等知识点的采用频率较高-第5课:语法(单复句、语病)第四课:辨析同义词 3、理解文中重要

8、词语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 -第4课:多义词,同义词 4、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六课:选词炼句,修辞 32005年始出现的串联词(天气预报、文艺节目报幕)、,颁奖词、提取关键词、下定义、欢迎辞等新命题形式。 4口语交际试题,或反驳,或劝阻,或提问,生活气息浓厚,与其他考点(简明、得体、选用句式等)有机结合,成为近年的一个亮点。 5语言表达应用试题,重在应用,命题需要借助一个特定的语境,且这个语境的创设都是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实际。 可以预见,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将与高考语言表达应用试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可见: 题型追求创新、选材贴近生活 创新是这一考题不

9、变的主题,紧跟时代潮流,贴近社会生活是这一专题考查的鲜明特色。新材料、新形式、新视角将贯穿于其中。 07年考纲把以前考纲规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修改为“语言文字运用”,要求由“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修改为“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启示: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意身边的事情。 2、放开视野,关注形式的发展。 3、精选语用材料。,三、教材内容和编排,语言文字应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共6课23节,内容包括“认识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言艺术”等专题,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教学要求为16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高考,专家建议增加自学内容(第二课4、押韵和平

10、仄 ,第三课1、汉字起源) 本模块的教学时间为10周,其中9周教学(每周41课时,计45课时),1周复习考试。作文讲评每两周1课时,整个学段共4课时;余下41课时基本每节2课时。,教材编排: 教材:每一课中,都有“引子” 、“课堂活动”、“工具箱(知识链接)”和“小试身手”(思考练习)四部分组成。重点是“课堂活动”部分,“工具箱” 是感性材料的理性升华,必要的知识和说明,“小试身手”部分则是练习实践和活动拓展。,教参:“学习重点”、“课堂活动指导”(活动步骤和相关知识补充)、“补充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指导”、“补充练习”,指导意见:教学要求和建议,四、教学探讨,1、备课: -步骤鲜明,备课轻

11、松但挑战性大(资料收集, 专业知识) -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兴趣大,但时间长较乏味. -设计和分析太过详细,教师没有创造性和发挥空间. 2、教材处理: -活动中学习。调动生活经验,关注生活现象.在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增加兴趣:设计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课前收集(如”给城市洗把脸),活动补充(汉字瘦身法),拓展活动(成语接龙,推荐广告语) -练习落实知识,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补充练习题,适当引入高考题),有效训练,注意梯度。,如果不用任何修辞格,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名言的意思可以怎样表达?(限20字内)(4分),1、环境的鞭策和周围人的

12、冷嘲热讽能造就人才。(严师出高徒,只有严厉对待,学生才会有出息。) 2、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他们都将成为有用的人才。 3、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学生,未来有成就的是他们。 4、教师体罚、轻视的学生中有未来的人才,课时的分配。每一节两教时如何安排?,以“板块”意识教学,杜绝“课文”意识教学;,早自修安排:自学章节,补充练习(音、形、义)再利用,策略探讨: 在感性材料中感悟,多归纳,少演绎。 工具箱归纳的理论认识后要提供方法(切莫架空分析),落实在练习中。,3、课例:“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学目标:1、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和消灭错别字的方法,能改正常见的错别字. 2、认识消灭错别字的意义培养正确使用

13、汉字的意识。 课前预习检查:收集 生活中的谐音笑话,城市街头,广告招牌中的煞风景的错别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出现错别字引出很大笑话导入:“喝”大粪(教参P96)、“上吊” 家信。 2、写错别字确实让人啼笑皆非,你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笑话吗?(教师补充自己收集到的例子) 3、皇帝写的错别字(课本引子),揭示课题。 二、课堂活动:给城市洗把脸 1、“错”字招牌:课文中举的例子 2、找出课本所列招牌中的错别字 课外收集的例子交流,教师补充(肯定学生发现并分类板书) 3、归纳错别字现象:错字“百出”。a、是乱造简化字 b、是滥用外文字 c、是生造网络字,4、概括“错字”与“别字”的 区别。写错

14、字和别字是个人的自由吗?(明确写错别字也犯法) 三、课堂练习:消灭错别字 1、根据前面举例和板书分析: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A、形近别字 D、声旁相同的别字(音近形近) B、读音相同或相近 E、意义混淆 C、不了解成语或典故的意义和用法 2、补充课堂活动:改正习作中的错别字(见教参P97补充练习2、3、4、) 、怎么消灭错别字?用读音区别用偏旁区别意义区别 (参看课本工具箱) 四、小试身手:课后一、二、三 作业:最常见的别字,第六课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理解选词炼句的基本内涵。 2.初步掌握选词炼句的一些基本方法。 3. 能运用

15、选词炼句的有关知识分析鉴赏言语作品。 二、教学设想 1. 既注重课本材料的理解落实(不能丢弃了课本),又作必要的课外延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度。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泛开展讨论,自然得出结论。 2. 以“选词”为重点;“炼句”因为高考迎考阶段有专题学习复习,故只讲清原则。 3. 适当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教学氛围,充实教学内容。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选词炼句的故事。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流程 (一)引入 1. 幻灯投影以下文字,以营造教学氛围。 无论你所要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都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告诫其优秀弟子莫泊桑) 2.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一字之师”的故事,你了解“一字师”的出典吗?你还了解哪些“炼字”的佳话? (点到即可,意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赏析留待相应课堂环节进行) 参考资料: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早梅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二)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