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80425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古代诗歌形象1“形象”的内涵: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三种。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2高考命题形式: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鉴赏古代诗歌形象题,一般为主观表述题,难度稍大。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复习任务】1.明确诗歌形象、人物形象的意义。2.掌握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试题的答题技巧。【备考策略】一、知识储

2、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诗人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鉴赏此类诗歌只有抓住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从背景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性格,进而把握诗歌的主旨。2鉴赏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

3、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或剪影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在儿子远游前为儿子缝补衣服、疼爱儿子的慈母形象。鉴赏这类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

4、人物的的态度为角度进行。3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傲视权贵、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当权者的思想,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推己及人,为“天下寒士”着想,其忧国忧民的形象可见一斑。寄情山水、钟情田园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厌恶官场、喜爱田园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5、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爱恨情愁、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表现的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现的是有深厚友谊的朋友依依不舍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的是坚守边疆、打败敌人、充满爱国豪情的形象。远离世俗、归隐山林的形象。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塑造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形象。献

6、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杜甫的兵车行塑造的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二、技能储备1解题方法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人物特点。抓住描写分析,体察写作意图。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2设问方式这首诗歌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形象。有人认为,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是“”的形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比较两首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异同。3答题步骤点特点:说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明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以及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4答题模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这可以从()句中看出,这句是通过对()

7、的描写展示出来的;(这个形象)是()的代表,在他(它)身上集中体现了()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三、经典例题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问: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抓住诗中“马不肥”“载书归”“透卧衣”等具体词句,就能聚焦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然后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即可。【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

8、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问: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其中“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二子,重友情;“试春风”,飘逸。【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时

9、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自主检测】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问: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最爱东山晴后雪注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答: 【课堂练习】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考点一 鉴赏人物形象1.【答案】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内容,从一些关键词语入手,见微知著,注意准确理解题干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

11、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2.【答案一】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高考原版答案) 【答案二】诗中描绘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通过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刻画出诗人的形象。(稍作修改,仅供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这首诗从分类上看,应为写景诗,从“逐胜”“忘寒”“春风”“最爱”“晴后雪”等词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雪晴后东山的喜爱之情,从而可以分析出诗人悠闲自在、热爱大自然的形象。【课堂练习】【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