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一节生产能力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580220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计划一节生产能力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生产计划一节生产能力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生产计划一节生产能力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生产计划一节生产能力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生产计划一节生产能力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计划一节生产能力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计划一节生产能力幻灯片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一、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种类 1.生产能力的定义 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企业的全部生产性固 定资产,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合格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的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1)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 (2)生产能力是在企业可能达到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确定,不考虑劳 动力不足和物质供应中断等不正常现象。 (3)以实物指标为计量单位 (4)综合平衡的结果 (5)一般以最大产品数量来表示,有时也以加工的原材料的最大数 量表示。,2.生产能力的种类 (1)设计能力 是指工业企业基本建设时,设计任务书与

2、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后应该达到的最大年产量。 (2)查定能力 是指企业生产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企业的产品方向、固定资产、协作关系、资源条件、劳动状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大生产能力。 (3)现实能力(计划能力) 是指企业在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以现有生产条件,并考虑到在年度内能够实现的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的效果来确定的。 企业在编制长远规划时,一般以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为依据;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或生产作业计划时,则以现实生产能力为依据.,第六章 生产计划第一节 生产能力,二、生

3、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产品的品种、数量构成、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质量要求、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水平、设备的数量、性能及成套性、工艺加工方法、生产面积的大小、工厂的专业化组织水平、生产组织及劳动组织形式、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及劳动积极性等。 (一)生产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 是指企业在查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的面积。 1.包括: (1)正在运转的机器设备。 (2)正在修理安装或正等待修理安装的机器设备。 (3)因生产任务不足、变化或其它非正常原因暂时停止不用的机器设备。 2.不包括: (1)判定不能修复、决定报废的设备。 (2)不配套的设备 (3)留作备用的设

4、备 (4)封存待调的设备,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二)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是指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1.制度工作时间 (全部日历日数节假日数) 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 2.有效工作时间 T效=制度工作时间(1设备修理停工率) 3.生产面积的利用时间为制度工作时间 (三)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1. 对于设备来说,它是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 2.对于生产面积来说,是指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的大小及占用时间的长短。,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三)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 1.单台设备及流水线生产能力的计算和确定 (1)

5、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M0=T效 / t (t 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或者 M0=T效p (p 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2)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的结果 2.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M1=M0S (S 设备组的设备数量) 3.工段的生产能力的计算 工段生产能力的计算在设备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工段往往要包括几个设备组,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又往往不相等,这就要进行综合平衡工作。 4.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 包括两个方面:各基本生产车间能力的平衡; 基本生产车间与福辅助生产车间及生产服务部门之间的能力平衡。,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1。以铣代刨

6、 2。以车代镗 3。钻床组则技术革新或加班加点,(四)多品种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 1、代表产品法 (1)选定代表产品 确定代表产品的原则:该产品反映企业专业方向,产量较大,占用劳动量较多,在结构和工艺上具有代表性。 (2)计算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M0 = T效S / t0 式中S 设备组的设备数量 t0 代表产品的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3)计算产品换算系数 Ki = ti / t0 (i=1,2, . ,n) (4)计算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将具体产品计划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产量: Q0i = Ki Qi 计算各产品占全部产品产量的比重: di = Ki Qi / Ki Qi 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

7、产能力: Mi = di M0 / Ki,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例 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为250,100, 230和50台,各种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车床组的计划台时定额分别为 50,70,100和150台时,车床组共有车床12台,两班制,每班8小时, 设备停修率10%,试求车床组的生产能力。(每周按六天工作计算),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解 (1)确定C为代表产品 (2)计算以C为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365-59)28(1-0.1)12 100 = 529 (3)图示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M0 =,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

8、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换算表,2、假定产品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各品种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方面 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使用假定产品法。 (1)计算假定产品台时定额(tm) tm = ti di ( i = 1,2,3,n ) 其中:ti第i种产品单位台时定额 di第i种产品占产品总产量的% (2)计算假定产品生产能力 Mm = T效S / tm (3)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Mi = Mmdi (i = 1,2, ,n) Mm=,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365-59)28(1-0.1)15,127,=,520,例 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为10

9、0,80,150和170台,各种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车床组的计划台时定额分别为200,250,100和50台时,车床组共有车床15台,两班制,每班8小时,设备停修率10%,试求车床组的生产能力(每周按六天工作计算)。,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五)当生产能力取决于生产面积时,用下列公式计算 或 式中:,=,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生产面积数量,生产面积利用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时间定额,=,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时间定额,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定额,单位产品占用时间定额,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六)生产能力的决策模式和选择策略 1、决策模

10、式,生产能力与需求量之间组合情况矩阵,长期,短期,:调剂出多余的设备和工人,或部分改变产品品种。 :及早抓好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采取合理的加班加点、临时外协、协商推迟交货期等措施,同 时及早研究今后生产能力利用不足问题。 :承接临时外协或来料加工任务,也可提前进行生产准备。,:最理想的情况。 :临时外协或加班加点,不要盲目扩大生产能力。 :当前应抽出力量进行技术改造,职工培训等,也可承接临时 外协和提前准备。 :早作准备,在完成当前任务的同时,挤出力量进行技术改造 和职工培训。 :采取措施扩大生产能力。 2、选择策略(产品生命周期) (1)成熟产品扩大生产能力的策略 增加固定资产策略:适用

11、于需求增长比较稳定的情况 调整生产组织策略:适用于需求增长不太明朗和不太稳定 的情况 (2)新产品或风险产品扩大生产能力策略,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一.种类和作用 (一)企业的生产计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1、长期计划 是生产方面的长远规划.按五年或更长期限编制。 2、中期计划 是按两年或三年编制的生产发展规划 3、短期计划 是年度生产计划和时间更短的生产作业计划 (二)作用 1、长期生产计划是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年度计划是编制其它计划的重要依据 3、企业生产计划既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手段,是组织企业生产有计划进行的依据,又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基础。

12、,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二、指导原则 1、科学性 2、严肃性 3、应变性 三、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1、产品品种指标 生产什么 品名、规格、型号、种类数等 2、产品质量指标 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 一级率、合格品率、废品率、返修率、成品交检合格率(一次交检合格率、二次交检合格率)等 3、产品产量指标 生产多少 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工业产品(合格品)的实物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 4、产值指标 (1)商品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或工业性劳务的价值 包括:最终产品、准备出售的半成品。 来料加工的加工价值。 工业性作业或劳务的

13、价值。,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2)总产值:企业在计划其内完成的以货币计算的生产活动总成果的数量。 包括:商品产值。 企业在制品、自制工具、模具等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 (3)净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通过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 净产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生产法 净产值=总产值物质消耗价值 物质消耗价值是指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价值以及其他物质消耗费用 分配法 净产值=工资+税金+利润+本企业的非物质消耗 本企业的非物质消耗包括差旅费、市内交通费、工人干部培养费、利息支出、罚金支出等。 商品产值

14、、净产值用现行价格来计算 总产值用不变价格来计算,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三种产值对照表,四、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滚动式计划 (一)计划的编制步骤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目标 (1)需求分析与预测 有三个途径: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建议数字、有关指标。 用 户的直接订货 市场需求预测 (2)资源分析 (3)能力分析 2、统筹安排,初步提出计划指标 内容:品种的选择和搭配;产量指标的选优和确定;产品出产进度 的合理安排;车间之间的选择等。,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3、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1)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的平衡 (2)生产任务与劳动力之间的平衡

15、 (3)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 (4)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 (5)生产任务与资金占用的平衡 4、报请批准,确定计划 5、实施计划,评价计划,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工业产品产量计划表 年度,工业产值计划表 年度 单位:万元,(二)滚动计划的编制 1、滚动计划的特点 将整个计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执行计划,后几个阶段为 预定计划。执行计划具体详细,要求按计划完成;预定计划比较粗略, 允许调整。经过一段时间,计划向前推进一个阶段,原预定计划中的 第一阶段经调整修改后变为执行计划,而预定计划也向后延一个阶段。 制定原则:近细远粗 2、滚动期和计划期 (1)滚动期:修订计划的间隔时期,它通常等于执行计划的计划 期限。年度计划一般以一季为一个滚动期;五年或五年以上计划以一 年为一个滚动期。 (2)计划期:滚动计划所包括的时间长度。,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3。滚动计划的优点 (1)使计划的严肃性和应变性更好的结合 (2)计划的连续性强,为组织均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使两相邻年度的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